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进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世纪充满了各方面的希望 ,为青年的成才与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方面 ,当代青年科技人才有幸遇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 ,当代青年科技人才也将担负起比上几代科技工作者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许多棘手难题要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去解决。也正是因为如此 ,当代青年科技人…  相似文献   

2.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把创意经济理念引入农业,发展创意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开发的基础,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意农业具有农业资源、文化科技以及综合基础设施的优势。要在长江经济带成功发展创意农业,则必须在完善创意农业政策、培育创意农业人才、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发展集体经济组织、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3.
祁娜 《职业》2023,(7):4-5
<正>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 1.以加快发展的环境优化员工的成长空间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创新人才理念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作为优化人才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对该地域的社会,经济及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东北地域文化是由东北的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制度范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东北地域文化对东北青年影响最大的是东北的农业文化和计划经济文化。东北地域文化的先天不足和缺失,是制约东北经济与东北青年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重塑东北地域文化,弘扬创业文化,构建良性互动的新东北地域文化,东北人才有希望,东北青年才能发展,东北经济才会振兴。  相似文献   

6.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归属与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农业中转移出来,进入城市从事其它产业成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进行着的一个过程。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年龄上的特点是以青年为主,近年来35岁以下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持续上升。青年农民工的社会归属和行为选择问题具有其特殊性,此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实霖 《职业》2013,(21):51-54
经济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部分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从生产线上被动操作者转变为主动创新者和综合技术的驾驭者,成为新一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本文针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建设问题,从其内涵特征、现实意义、模式建构和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造岗位技能学习和职业能力研发链接的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往复学习、工学交替”的非连续学程,并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祁娜 《职业》2023,(9):84-8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大军,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相似文献   

9.
万俊毅  柳松 《职业时空》2005,(18):30-31
人才流动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合理的人才流动率是保持企业活力所必须的,能够加快企业新老员工的更替,有利于企业吸纳其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维持组织人力资源的活性功不可没。一般地说,对一个优秀企业而言,人才流动率维持在5%—15%左右比较合适,能够兴利除弊。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其背后有个人、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信任缺乏无疑是问题的症结。只有努力做好扩展人际信任.强化制度信任和优化信任环境等工作,农村中小企业才能摆脱人才“漏斗”的尴尬境地。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不容忽视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多。受区位、人才、资金等资源的约束,农村地区的企业从规模上说基本上是中小企  相似文献   

10.
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高端人才并非仅指科技人才,而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按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人才类别划分包括六类,即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其实后者也属专业技术类,只不过当前比较稀缺、急需而已。  相似文献   

11.
郭锐 《职业》2023,(1):9-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放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简讯     
连利娟 《老人世界》2013,(12):59-59
近期,为帮助“农村好青年”成长成才,正定县委老干部局组织原县级实职老干部与4名“农村好青年”携手互促、共同进步。活动充分发挥了离退休干部的传帮带和“农村好青年”的志愿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农、科教兴农之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当前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制约因素,党和政府要积极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无论是优化农业、农产品结构,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还是解决农户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都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不能孤立地发展,而应当处理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乡镇企业之间的关系,促其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城市问题是同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交通条件密切联系的。要发展经济,就要发展城镇;要建设文明富裕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青年承担了文化传承重要主体的历史责任。通过文化传承保存延续和发展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青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考察高校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刻性和紧迫性。在文化安全的框架下,通过传承教育、认同教育和认知教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每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改变,共同促进和成长,有利于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使我国的文化特质免于消失、消亡或同化的威胁。青年也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安全属性,主动承担起实现我国文化安全主体和重要载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实际,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作出的科学决策。我国是一个有着9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国家的基本问题,我国要建设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社会的小康,也是不现实的;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也是不完整的。可以说,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是未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同广大青年紧密联系,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我们党要赢得青年,就必须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用光辉的事业凝聚青年,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近数十年中都把青年看成是社会上最活跃的群体力量。青年一词的含义也已不限于关系到生物成长过程这一概念,而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虽然人人都须经历相似的生理和心理成熟过程,但是各各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习得条件又使同时代的青年在文化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别。以美国青年而言,在上世纪或本世纪,在二次大  相似文献   

20.
王虹 《职业时空》2008,4(7):44-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村体育运动既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篮球运动在河南农村具有深厚的基础,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运动形式。有效地发挥和利用农村篮球运动的作用,对提升河南农村人口素质,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