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的歧义结构及其分化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就某一种语言来说,语言形式总是有限的,而意义内容则是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以有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无穷无尽的语义内容,必然会出现“一形多义”的现象。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里都客观地存在着歧义结构。就汉语而言,由于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的序列和虚词的使用都有较大的灵活性,造成汉语句法结构成分之间的组合常靠“意合”连缀,因此,汉语的歧义结构的产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当“一形多义”的现象出现在动态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2.
"我也V不好"是汉语中可以构成6种意思的歧义结构.这一歧义结构在句法结构、预设、语义指向、变换式、语音等方面有差别.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一定限制.造成这一结构产生多种歧义的原因有有三个一是句法结构的多义性,二是词的多义性,三是语境.  相似文献   

3.
语法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相同的语义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也可以用相同的语法形式表达。前一种情况使句子和词组的结构丰富多样,后一种情况便造成了句子和词组的歧义现象。本文仅就词组的歧义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歧义词组指的是同一个词组可以做两种或几种分析。造成词组歧义的原因有词汇上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汉语歧义成结小句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采用概念框架的研究方法,对具体实例"跑丢"小句和"追累"小句的语言表达和概念内容的体现关系进行了微观分析,重点研究其概念结构的不同重合方式。结果表明:动词的多义性以及句式分析的不同方法都不能有效地解释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而概念框架的认知分析为该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歧义就是事件参与者的概念语义角色组合关系的差异,更确切地说,是事件概念框架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概念框架来进行形式表述。  相似文献   

5.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汉语里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种类繁多,根据语言的三要素,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前两种易消除,对于语法歧义,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汉语程度副词具有语义二重性,往往与性质形容词组合成状中结构。这种结构形成特定的语义域,称之为程度域。在不同语境下,结构相同而语义不同的程度域可能产生歧义现象。只有确定程度副词的语义取向,才能有效地消除歧义。程度域可以进行比较,分为同等域、差等域和极限域等。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短语结构的歧义现象。一般表现为同一结构形式包含着两种或多种语义内容。在壮语里,由于偏正结构中作定语的谓词出现在名词之后,而主谓结构中作谓语的谓词也出现在名词之后,因此,壮语的偏正关系和主谓关系就具有统一的形式:两者都  相似文献   

8.
语义结构与歧义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法单位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义关系 ,形成一定的语义结构 ,通过语义格、语义指向和语义辖域等语义形式表现出来。语义结构分析能比较有效地分解歧义 ,从而较为全面地显示它在语法研究中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①一文中,从句法歧义的性质,歧义句式的分化,到“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②举例分析,对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演绎论证,这种论证使我们对歧义现象的性质,及其分化与不能分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下面仅就歧义现象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因素的差异来分析歧义现象的实质。歧义现象的外在形式是指词、词组、句子等形成歧义的表现方式,它表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本文在这里对汉语歧义现象的表现形式作如此的界定,目的是为了廓清作为语言构…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语言交际的常用手段,英汉缩略语在语义方面都有语义的模糊性和表达的一致性特征,但英语缩略语中的Initials和Contractions在汉语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汉语缩略语比英语缩略语多含有非名词性的缩略语形式和大量的数量词缩略语形式。在语用方面,英汉缩略语都有表达的简洁性、语体的非正式性、语用的时代性特征,但其组成成分和组合方式各有不同,在应用时应注意消除歧义,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3.
平行原则对英汉VP省略结构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都有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英汉、VP省略结构).英语VP省略结构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严格与松散释义歧义、局部性效应、淘汰效应.一些语言学者也发现汉语VP省略结构也具有严格与松散释义歧义和局部性效应;其实汉语VP结构也显示了淘汰效应.英汉VP省略结构的上述三个典型特征在平行原则下均能获得合理解释,这充分说明平行原则制约着英汉VP省略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诗歌中除了少量语法歧义句,还有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歧义句。句法歧义句对诗句结构的分析有可能不同,但在意义理解上没有明显不同。五言诗中,仅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判定首二字结构及其与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有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导致语法歧义或句法歧义。上述语法歧义和句法歧义概念,与诗歌批评中所讨论的歧义问题分属不同层面,无法为后者提供例证。受到汉语结构和五、七言诗形式的限制,汉语诗句也是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一种模糊语义形式,把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语言研究者却甚少涉及。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歧义这一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在言语行为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借助多层语义所产生的施事效果;简单回顾歧义的性质和分类、从语用角度探讨歧义在社交互动条件下对语言交际行为的意义和效用,这对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 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 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 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汉语中的"N的V"结构成立的情况,并列举了N与V的语义关系以及"N的V"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歧的办法,指出该结构从整体上看是名词性的,其中V脱落了一些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十四行诗和七律诗在韵律和结构上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诗歌体裁.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语义连贯上都呈现出汉语传统的"起承转合"语篇结构模式.卡普兰认为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影响英汉语篇结构,但从研究结果来看,尽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思维模式有别,但他们在语篇的语义结构上仍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卡普兰的语篇思维模式说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法歧义及其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最常见的歧义即语法歧义包括句法功能歧义、修饰语歧义和并列结构歧义,是由句子的语法结构引起的.根据转换生成语法,句子有深层、表层两层结构,二者通过转换规则联系起来,它们与语义都有关系.本质上,任何一种语法歧义都是由句子深、表层结构的多对一关系引起的.所以,语法歧义根源在于句子结构层次的不一致性,即深层结构不同而表层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20.
从"潜在歧义论"的观点出发,指出现代汉语中"NP+自己+VP"结构是一种潜在歧义结构,并运用义项和语义特征理论分析了"自己"在"NP+自己+VP"结构的主谓句中的语义指向有前指主语NP和后指谓语VP两种可能,揭示了"NP+自己+VP"结构在实例化为具体语句时,因动词V蕴含的语义特征有[+单方主体]、[-单方主体]之别,从而影响着"自己"的语义指向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