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文字记载蜀与中原发生关系最早当在殷末。如殷墟卜辞有“至蜀”“蜀射三百”周原甲骨有“伐蜀”的记录。《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于《尚书》”,而《尚书·牧誓》确有此记。但古史有关巴蜀事端零若散珠,又多讹误,故不能详其考。因此,运用考古材料来研究古蜀历史文化,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那是在两汉时代出现了令人恐惧的病症,只要有人感染上,就会一个一个地死去,乃至一家一家地死绝。当时,人们观察出这其间的注连关系,就把这种可怕的病症叫做“注”。史游《忽就章》第二十三章:“寒泄气注腹胪胀。”作者自会其书“分别部居不杂厕。”此章专言疾病,则注即疰也。郑玄《周礼·天官·疡医》注写道:“祝读如注病之注。”刘熙《释名·释疾病》第二十六写道:“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注之为病,在《说文·水部》无注病义,《疒部》无疰病文。《广雅·释诂》一: “疰,病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据《周礼》郑注及刘熙《释名》写道:“‘注’与‘疰’通。”钱大昭《广  相似文献   

3.
聚居于海南岛上的黎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其以“黎”作为族称,最早见于唐末的记载。《岭表录异》卷下云:“紫贝,即砑螺也。儋振夷黎,海畔采以为货。”唐之前“黎”称为“俚”。吴·万震《南州异物志》谓:俚,“在广州之南”。广  相似文献   

4.
五刑是我国古代的五种主刑,其内容因时而异,多数法史著作认为北齐时代,流刑方列入五刑,新版《辞海》更认为隋代始定为五刑之一。因流刑之列为五刑的时间关系到我国法史的发展阶段,故略加甄辨:《隋书·刑法志》记北齐五刑道:一曰死,二曰流,三曰刑,四曰韩,五曰杖。这是现存最早的五刑中包含流刑的明确记载,其实,在更早的北魏时代,流即被定为五刑之一。《魏书·刑罚志》引《贼律》云  相似文献   

5.
司法审判的《易经》探源——革卦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人认为《周易》革卦是讲“革命”的,认为革卦的卦义含有变革、革命的义蕴。但具体考证,革命一说乃《易传》对革卦的发挥,革卦本义中并没有革命的意思。《易经》革卦主要是关于司法审判的筮例。  相似文献   

6.
查《竹枝》歌声,最早的记载是唐·长庆二年(822年),中唐诗人刘禹锡(772—842)的《竹枝词九首引》: 岁正月,余来建平,闻里中儿联歌竹枝……,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 如吴声……。 “黄钟之羽”,“末如吴声”(明·胡震亨《唐音癸鉴·卷十三》)是由哪些音组成的呢?还是先从“竹枝”、“女儿”在中唐时的读音说起。 据王力《汉语语音史》载:  相似文献   

7.
试论《周易·革卦》给我们的启示顾凤威《周易·系辞下传》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在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上,变化(改革)是必然的规律。无运动就无变化,无变化就陷入停顿、阻滞,产生固步自封。中国的始祖黄帝、尧帝、舜...  相似文献   

8.
一、文情运动文情,即文章情感,是我国写作理论古老而复杂的课题。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写作家作过许多探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是,最早谈到情与创作关系的并不是《诗大序》,先秦《礼记·乐记》就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说法,屈原《楚辞·惜诵》有“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之句。嗣后,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则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情感视作诗之“根”。迨至明、清,诗话、诗论之作诸家纷起,蔚为大观,不少著作都不乏独到的见解,袁枚《答蕺园论诗书》说:“且夫诗者由情  相似文献   

9.
<正> 《红楼梦》中有薛蟠把唐寅误认为“庚黄”的细节描写,与《坚瓠集》的某条记载相似,有人认为这是“暗合”,笔者却认为“相似”的不只一条,很可能是曹雪芹读过《坚瓠集》,涉笔时受其影响。理由如下:一、《坚瓠集》刊于康熙年间,作者褚人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为同时代人;且为《坚瓠集·补集》与《坚瓠集·秘集》作序的洪升、尤侗俱是曹寅密友(参见曹寅《栋亭诗抄》、尤侗《艮斋倦稿》),他们极有可能将《坚瓠集》赠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中肯而生动的格言。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谚语,《广雅》解释为“传言也”。《说文段注》:“传言者,古语也。”陆德明又解作“俗语”。总之,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是前代的故训。论“谚”,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可见“谚”这个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籍中,并且在古代就已进入诗文。例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孔颖达疏:“醉不自知,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了王国维《水经注校》,“置此一书,便齐备了明清以来近十种的主要版本,”①诚有功于学林。美中不足的是该书标点疏漏甚夥,笔者已撰文讨论过。②兹更择其有代表性者六十余事,分类辩正如下。一、不识专名致误例1.按《史记·年表》煮枣靖侯,亦索隐曰:汉表作革,朱革音棘,棘姓也,棘子成之后。262)③按:《索隐》前有“亦”,显误。“朱革音棘”,亦不可解。“亦”,《史记》作“赤”,乃“煮枣靖侯”之名。“亦”字当属上。《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十二年六月,靖侯赤。”《索隐》:“煮枣端侯棘朱。《汉·表》作‘端侯革朱’,革音棘。……棘,姓,盖子成之后也。”(974)可据以订正。2.《左传》云:延陵季子去郑适卫,说蘧伯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课本注:“有要于时,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要,适应。”这种译法未将“有”和“于”字的意义落实,译文中又多出了“需要”一词,欠妥。翻译这一句,关键要弄清“要”的含义。我认为,该句中的“要”不作“适应”讲,应释为“约束”。《释名·释形体》、《广雅·释言》皆曰:“要,约也”。“要”作“约束”解,最初,仅限于君臣之间。《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要盟可犯”,阿休注:“臣  相似文献   

13.
一、“一人倡,众人和”的产生《礼记·乐记》记载“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运篇》说:“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朱子类语》说:“清庙一倡三叹者,人多理会不得。注下分明说,一人倡之,三人和之。譬如今人挽歌之类。”这是最早关于“一人倡,众人和”演唱形式的文字记载。清庙是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庙,《清庙》是《诗经周颌》的第一篇,是祭祀文王的“登歌之辞”。其歌唱特点是一人领唱,三人应和之钟鼓备而不用,弦瑟迟而浊,“肃和鸣,先祖是听。”《诗经、鲁颌、有瞽》)一倡众和的演唱方式不仅用于宇庙登歌,…  相似文献   

14.
《司马法》编成于战国初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专著之一,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历史必读的重要文献资料。《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这是关于《司马法》的最初的一个记载。刘向《七略》始入于兵家,《汉书·艺文志》则列为《礼》类,称《军礼司马法》,一百五十五  相似文献   

15.
编辑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有的学者认为,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代,便有了档案编辑活动,包括整理成册、分类储置等。有了编辑活动,当然便有从事编辑活动人(编辑者),但其姓名却无以考实。有案可稽的能知其名的最早编辑者,据《汉书·古今人表》记载,是周宣王时的“史留”。即以周宣王在位下限时间公元782年来计算,他比孔子至少要早250多年;而且在孔子之前,还有《诗经》素材的编辑者太师挚,他是孔子的同乡,集有诗歌3000余篇;与孔子同时代的郑国人邓析,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他编撰的《竹刑》一书,堪称具有改革精神的佳构。只因孔子声名隆、影响大,所以被推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编辑家。 但这众多的编辑家却从未言及“编辑”一词,更未倡言编辑之学;从我们现在掌握的史料看,一般认为“编辑”一词最早见于唐初李延寿所撰《南史·刘苞传》:“(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古书,手自编辑,筐筐盈满。”颜真卿的《干禄字书》序言也有此说:“不揆庸虚,久思编辑。”其“编辑”云云,虽与今天所说殊异,但毕竟始有其说;此后,各类文献,屡屡  相似文献   

16.
山图,古笮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曾写道:“山图采而得道。”其实他并非传说中的“长年神药仙人。”据《后汉书·笮都夷传》记载:山图“为笮都县土出。”并常年于此定居。平素喜欢骑马,一次不幸足被烈马踢断,当其痛苦非常,偶遇一位从山里来的道士见他疼痛难熬便授与一治伤药方,方列地  相似文献   

17.
释“老革”     
《三国志·蜀书·彭羕(漾异体字)传》云:羕因左迁,私情不悦,往见马超,超宽慰之,羕颇恨刘备,曰:“老革荒悖,宁复道耶?”裴注首先引扬雄《方言》:“悈、鳃、乾、都、革,老也”.又引郭璞注:“皆老者皮毛枯瘁之形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金瓶梅》研究的深入,愈来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金瓶梅》早期抄本的流传过程中,晚明时期以麻城为中心的一批湖北学人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而其中尤以“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成绩最著。现存最早记载袁氏兄弟二人与《金瓶梅》抄本关系的材料,乃首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词曲·金瓶梅》,为讨论方便起见,兹节抄其有关文字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记载中,称某人将任令尹为“将知政”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既任令尹为“持国政”(《说苑·至公》)、“为政”(《左传·襄公三十年》),前令尹让贤为“传政”(《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这些表示权能职事的措辞,均突出一个“政”字,这说明掌治内政,乃是令尹的根本要务。 令尹所理之内政,包括哪些方面?综合各种史料,可知有如下数端: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的临江,《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注为今江西清江县。这是不对的。临江最早记载于《汉书·地理志》,为汉代巴郡所辖县,治所在今四川忠县。《旧唐书·地理志》谓:“临江,汉县,属巴郡……贞观八年改临江为忠州,治于此县。”因此唐代临江仍在今四川忠县。江西清江之临江建于宋。《宋史·地理志》记:“临江军……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