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复句与单句、复句与句群的划界问题是中学语法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浅见,向同志们请教。一、复句与单句的划界复句与单句的划界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论。这给复句教学带来不少困难。有一个中学出考试题,对“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这个句子,老师们有的说是单句,有的说是复句,争论不休。最后只好另换个句子不了了之。可见通过深入探讨,逐步明确复句与单句的分界,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教学体会,我认为有几点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2.
对20世纪上半叶的数部经典著述中关于复句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在单复句划界标准研究上,具体有过"单句""主谓词组"/"句子形式""结构关系""语音停顿"和"多元结合"五种标准;在复句的分类研究上,具体有过"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三种分类法。  相似文献   

3.
单复句划分的“结构标准”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子可以划分为单句和复句,这早已被多数语法学家所肯定.但是,有些句子,在这种语法著作里分析为单句,在那种语法著作里又分析为复句,其症结所在就是划分的标准不同.标准不同,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关于单句和复句的划分,语法学界曾提出过种种不同的标准,如结构标准,意义关系标准,语序标准,语音停顿标准,关联词语标准等.多数学者认为,单句和复句的划分是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完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结构标准应作为区分单句和复句的主要标准.“因为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的.单句也好,复句也好,都是语言的结构单位,研究它们的不同,必须从结构入手…….”①  相似文献   

4.
单句与复句的划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有较多分歧。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分析,认为产生单句与复句划界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复句概念理解不一致、停顿和省略说、词类的两属现象等三个方面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 0 单句与复句,是句子的两个模糊子集。某些具有不相连复指关系的句子是归入单句还是归入复句,目前说法不大统一。寻求某种标准进行约定性划分是对模糊现象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本文试图对人们现在实际使用的单复句划界标准作出归纳,并据之对不相连复指句的归属问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1 语法,和客观世界中的许多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我们需要自觉地运用处理模糊事物的方法来处理它。  相似文献   

6.
句子的类别是句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结构的不同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这是世界语言中的一种普通分类法,绝大多数汉语语法著作也都是这样分类的,只有少数语法著作有不同的分类法。尽管句子划分为单句和复句早已为汉语语法学界所公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维吾尔语词组、单句和复句的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   

8.
1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单句表达,也可以用复句表达,单句和复句能够相互变换。单句和复句的相互变换可以说“是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研究,是不仅仅满足于找出一些静止的格式,而是要进一步观察这些格式结合和变化的规律”(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变换前后,语义基本相同,但有一定的差别,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可适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2 一个简单的单句,如“大家笑了”是不能变换成复句的;一个复句也需要具备某些条件,才能变换成单句。根据句子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变换方法。变换方法有分合法、出纳法、代替法、伸缩法和标点法等。2.1 分合法。“分”就是将单句的某些词语拆开,分解成几个结构基本相同的分句;“合”就是将几个结构基本相同的分句合并成一个单句。又可分为并列式和连带式。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内部的加的夫语法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为汉语单复句的划分标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在加的夫语法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种划分汉语单复句的标准——过程标准;过程标准以句子的过程数量为依据,在语义层找到了区分汉语单复句的根本不同——单句只表达一个主要过程的发生,而复句则表达多个过程的发生。以过程标准为依据,本文还对汉语句型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汉语句型在第一层次只存在两种句型,即单句和复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单复句是句子内的两个下位原型范畴。区分现代汉语单复句不应套用印欧语的标准,也不应以"圆满、公认"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界定单复句。单句的确立以句法结构为基础,复句的确立以逻辑关系为基础。"主张句子不再分单句、复句,统一按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包括语义逻辑关系)分析",无论在形式上、逻辑上、论据上、概念上、析句方法上、思维方式上,还是方法论上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中国语言(或语文)学家对"句子、单句与复句"所下的定义有数十种.本文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及观点,在吸收前人部分合理见解的基础上,归纳出认定"句子"及区分单复句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认为,"句子"是一个无法从一种角度衡量的语言单位.它既有自己的内在特点,也受到文体、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完整的语气是本质的特点,语用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制约因素.在单复句的区分上,逻辑语义仍然是最首要的区分标准;句子的构件之间是否互相充当句子成分,是第二个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2.
四上面我们已扼要说明,单复句划界为什么只宜采用结构的标准。为求行文简洁、省略了许多例句。下面我们试用结构标准对一些文章中常常提及的若干有争议的句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言里的句子,按照构成句子的单位,可以分成单句和复句。 一 单句 单句可以按照句子成分的情况分为主谓句、省略句和无主句。 (一)主谓句 主谓句是具备主语和谓语这两个主要成分的句子,也叫完全句。例如: (1)公问其故。(曹刿论战)——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2)虎见之。(黔之驴)——老虎看见驴。  相似文献   

14.
汉语单复句划界研究问题论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单复句划界研究问题论说邓文彬一单复句的区别,在汉语中是客观存在的。可是,这些年来却有一些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张世禄先生指出:“从‘独词句’到多重复句,都是属于句子的范围,实际上都是关于结构的繁简问题,与句子的根本性质及其所以成立的问题无关。汉语里句...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紧缩句,从结构来说,它是单句的形式,如:前后分句只出现一个主语,后一分句没有主语;至少有两个谓语合并为一个整体,中间没有语言停顿,书面上也不用标点符号隔开;一般有关联词语联结两个谓语等。但是,从意义来说,它却育着复句的内容,如:表示假设、条件、转折、因果等关系。对于紧缩句,可以概括地说,这是复句的特殊现象,用单句的形式表示复句的内容,是复句的紧缩。不过,概括的认识毕竟只是概括的认识,有若干问题还需进一步分忻研究,其中之一便是紧缩句与单句的复杂谓语的区别和辨认的问题。下面举几个例句看看: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体的句子应该比其他语体的句子短,这是由新闻的易读性决定的。但是目前的一些新闻语言研究中,统计出的句子比其他语体的句子还要长几倍。一些新闻语言研究中同时以单句和复句为单位。单句和复句在语法结构上不是同一层级的语言单位,同时作为计算单位,是违反逻辑的。语法系统中,小句是基本的句子,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新闻语言研究中也应以小句为计算单位。  相似文献   

17.
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之分,复句又分为一般复句和多重复句。多重复句跟一般复句不同。一般复句大多由两个分句(并列关系和连贯关系的复句有时可以多于两个分句)组成,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多重复句则要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同时在结构上也必须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句子的比较分析,看出多重复句和一般复句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英句子都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尽管句子分类不尽相同,汉英句子一般都包含着一个或几个主谓结构。这个主谓结构,便是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它的表现形式。比较汉英句子基本结构的异同,对于学习两种语言,了解汉英互译规律,研制翻译机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汉英基本句型  相似文献   

19.
单句复句区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句子语法学自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公认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马建忠没有提出单句复句之类的名称,严复《英文汉诂》(1904年)叫做单简句,繁句,刘复《中国文法通论》(1929年)叫做简句、复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1952年—1953年,该著作后来修改成为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叫做简单句、复合句)。1983年,孙良明在《汉语句法分析问题》上(《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三期)提  相似文献   

20.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于结构整个保留下来或只稍加改变,但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如果囿于原文,把每一个英语句子都译成一个汉语句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就会出现译文的句子臃肿或层次不清。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造句方法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有时需要把一个英语复句译成一个或一个以上汉语单句,有时又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英语单句译成一个汉语句子。我们把前一种方法称为分译,把后一种方法称为合译。分译和合译是改变原文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分译与合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合乎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