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资本主义大国,在短短的两百年里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军事超级大国。创造这奇迹的原因何在?在多种复杂的原因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历史进程受到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的极大影响。这个移民浪潮从 17世纪初期开始,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整个历史时期。在世界移民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曾吸引了数目如此众多、民族(或种族)如此庞杂的外来移民。 在广袤的美国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经过长期的繁衍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美利坚民族,并建…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拉美国家引进外资的经验[俄]H.什克利亚尔新的投资浪潮。90年代初,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外国投资的再度大量流入。近5年内,外资总额突破卫千亿美元。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第二次投资浪潮的到来(第一次浪潮发生在60-70年代)...  相似文献   

3.
车承军 《求是学刊》2001,28(5):65-69
一些国家在反腐败和惩治职务犯罪的实践中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如道德教化、高薪养廉、法律严密、赋权惩治、政治透明、正本“浚源”等模式。注意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 ,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反贪浪潮中引人注目的一种有效对策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青睐 ,只有对职务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闫汝启 《探求》2000,(3):39-41
一、“银色浪潮”的到来与“银发”产业的 兴起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带全球性的、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早在几十年前,日、美、英、法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先后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多项人口预测实例表明,由于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到21世纪中期,全世界人口中的五分之一将是60岁及以上的人口,发达国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将达到或超过60岁。即使在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将接近五分之一。人类不但面临人口老龄化,同时还将出现人口高龄化: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5.
世界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促使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之中,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程度有很大差别,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概括说来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西欧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拉美模式和苏东模式。随着世界现代化实践的开展,也形成了三种现代化理论流派,先进工业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发展理论。文章对此三种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6.
聚焦中关村     
《创新时代》2011,(8):20-22
今年是国家高新区建设20周年。20年前,在全球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国家火炬计划点燃了创新之火。如今,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力量,为培养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7.
张鸣宇 《社会工作》2008,(11):40-40
在浙江义乌,有这样一个特点:到处都是外国人。这里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八千多名外国商人在这里淘金,加上家属,共有一万多名外籍人士在这里长期居住。他们有的已经买了房、车把家安在义乌,有的租住在义乌的居民家中,就拿义乌江东街道的鸡鸣山社区来说,这里长期居住着二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名人员,鸡鸣山社区被称为“联合国”社区。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日本金融体制的改革及其启示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舒随着世界经济向国际化、一体化发展,西方国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开始逐步改革原有的金融制度,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在此基础上,于1992年3月16日日本第三次金融改革法案出台,该...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素质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奇 《北京社会科学》2002,(2):143-146,157
近现代以来,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众多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追求。在全球化浪潮将人类带进新世纪的今天,每个国家都跃跃欲试,意欲借助新世纪的风帆引导本民族驶向现代化的理想彼岸,或将现代化推进到更高的层次上。在现代化的三层面……  相似文献   

10.
新旧文化汇流中的困惑与颓败——未来主义文学流派的命运●李克20世纪初叶,在意大利社会各领域内,掀起了一股裹挟着各种交叉混杂的思想但却有着共同创作倾向的浪潮,它发端于意大利,波及俄国、法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虽始于文学,但却在绘画、音乐、戏剧、雕塑、建筑、...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十大特点郝时远20世纪人类社会的民族过程,出现过三次重大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它们分别发生于一战、二战和冷战结束前后。不难看出,这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泛起,都是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背景的。冷战格局的瓦解,是以前苏联和东...  相似文献   

12.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散的历时性的泛西方化过程。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显著的模仿特点和时序倒置特点。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泛西方化浪潮的衰落,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共同面对一个共时性的现代化发展前景,中国也将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原点以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厦。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论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察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泛西方化浪潮,并论述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浪潮冲击下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和现代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个国家身份与文化的象征。随着世界全球化,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迅速占领了许多国家的语言领地,威胁到了其他民族语言的生存和发展。汉语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威胁。本文在对目前语言使用现状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汉民族语言所面临的危机,藉此提高民众保护中国民族语言的意识,推动中国民族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使现代世界变得哑然无语的一个最为重要、也最出人预料的现象,是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疾风暴雨般的民族主义浪潮。民族问题甚至在昨天还自认  相似文献   

15.
一、时代的新课题百年一遇的世纪之交即将来临,这也是人类自纪元以来的第二个千年更替。当此历史稀遇之机,俯视过去,心潮澎湃,百感交集;瞻望未来,深感需要坚定信念,处惊不变,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搏击。自本世纪开元一百年来,世界沧海桑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科技革命兴起,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纪的腾越是干年历史积淀的结果,从中世纪黑暗的封建蛮荒中滋生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幼芽,又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培育出工人阶级和它所奉笃…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与政府干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0 年代以来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引起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 也为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提供了某种示范。本文以先行工业化国家美国并购历史与现实经历为依据,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企业并购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企业并购浪潮兴起的原因及趋势,企业并购浪潮一般发生在经济持续繁荣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并购本身也在经历着由“野蛮”向“文明”的进化;二是企业追求并购的微观经济动因,由于多数关于企业并购动因实证研究的结论自相矛盾,因此规范的经济学推论仍不失其合理性;三是政府节制企业并购的政策及其效应,政府干预企业并购起了规范并购、减少并购之社会成本的作用,因此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迅速崛起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势如破竹的迅猛姿态,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创造出时代发展的新高度。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在承接国家战略、推动全省开放和全市发展等方面都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青岛西海岸新区腾飞浪潮奔腾不息,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港、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经济总  相似文献   

18.
世纪末的民主化──亨廷顿的《第三次浪潮》评介李云龙20世纪80年代,众多国家迅速从权威制转向民主制,当为本世纪最为惊人的政治事件之一。各种各样的人从各种各样的立场出发,对此作了大量的评论和分析。作为著名的政治学家,S.P.亨廷顿显然不会忽视当代如此惊...  相似文献   

19.
技术,现在已渗透于一切领域,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新的"高技术"产业吸引了宣传界的广泛注意.高技术产业极为重要,在该领域中落后的国家将成为一个"落后国家".但同样重要的是,大批的更为平凡而重要的其他发明创造也在诞生.几乎没有一件产品、一次加工、一种材料、一台设备没有得到重新设计和重新制造.技术不是第一次,不是第二次,也不是第三次浪潮,而是永久的浪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始于国外,继而国内,听到一种“老人社会”的说法,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6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世界正面临“老龄化问题”与“银发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已经或即将进入“老人社会”,必须迅速行动,制定相应对策,…··“老人社会”真的来临了吗?“老人社会”的提法妥当吗?回答是否定的。担心“老人社会”的到来,是把人忧天。持该观点的人以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僵化的思维方式界定老人,认为0岁以上的人就是老人,而老人又意味着问题、困难甚至负担人们常说老弱病残,把年老与弱小疾病残废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