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希波战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波斯帝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甚至是波斯帝国灭亡的直接原因。然而这种观点由于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无法使人信服。笔者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希波战争对波斯的影响和波斯帝国衰落的原因两个方面上分析认为,希波战争并不是波斯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与古代许多帝国的征服政策不同,它对被征服地区往往采取极为宽容的统治方略,这一点在它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犹太民族不仅建立了神权自治政体,后来甚至取得了行省自治;经济上,犹太民族的负担从帝国与行省的双重压力向帝国的单一负担过渡;宗教上,犹太民族成功地重建了圣殿并取得了神权自治地位。波斯帝国对被征服民族统治政策的独特性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萨珊波斯帝国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是早期拜占庭面临的重大外交问题。达拉斯城战役是查士丁尼积极谋划的全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对波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辉煌军事成就的序幕。它为拜占庭军队的西征准备了条件,也展现了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军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亚述帝国公元前8世纪后期至前6世纪昙花一现式的辉煌,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四周无强敌的国际环境为亚述实施军国主义政策提供了条件;亚述军国主义政策主要表现在其对外扩张的穷兵黩武和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残暴统治;对外扩张和残暴掠夺使其最终作茧自缚而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战争史上,古波斯与古希腊两国间的战争,其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比较突出的一例。本文仅就波希战争对波斯帝国的影响,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波希战争,如果从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92年统兵西征希腊算起,到公元前449年缔结“卡理亚斯和约”(又称苏撒条约)结束双方战争,时断时续地进行了历时四十三年之久。是以希腊的胜利,波  相似文献   

6.
大流士是波斯帝国颇有作为的国王。他上台后,对内消平内乱,厉行改革。对外侵略扩张,开疆拓土,极大地促进了波斯帝国内部、外部的全面交往。他不仅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波斯帝国,而且把它推向强盛的顶峰。本文从历史交往的角度,探讨大流士在促进帝国交往中的积极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他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关于上古中东帝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新的史料和观点,讨论了有关上古中东帝国的几个长期受到忽视的问题。作者认为 (1)古代帝国是社会经济、中央集权、军事技术和组织、文明交往发展的后果,而不仅仅是军事征服的后果,它们的寿命一般并不短; (2)所谓亚述帝国“残暴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3)古代中东帝国频繁地进行对外战争主要与争夺商路和防御外敌有关; (4)城市长期保持了自治地位,这是帝国政治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5)所谓居鲁士和亚历山大“解放”巴比伦的说法只是统治阶级和史学家的一种臆造。  相似文献   

8.
雅典国家兴起于阿提卡半岛。这个农业小邦在实现内部统一后,随着国内公民集体内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海外扩张之路。雅典人占领萨拉米斯,殖民卡尔西斯,击败埃吉那,制服提洛同盟诸邦,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海上帝国,国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古代世界其他奴隶制霸国或帝国一样,雅典帝国的富足和强大是建立在征服、剥削、奴役、屠杀异邦人的基础之上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文化昌盛的历史前提就是雅典人对帝国臣民的压迫和剥削。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阻滞了它继续扩张的步伐;重新成为小国寡民之邦的雅典,对外扩张有心无力,在艰难缓慢的复苏中成为北方兴起的马其顿人鲸吞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帝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然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帝国政治中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彻底崩溃,帝国研究也被严重忽视。21世纪帝国研究再度受到关注,这既有弥补帝国研究不足的学术动因,但更有人类在全球化时代探索新的国际秩序的现实动因。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强大帝国,例如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等等。这些帝国持续的时间,长久者多达千年之上,短命者则只有区区十几年。帝国的产生和兴亡既要遵循一般的普遍规律,也有其各自具体的特殊原因。从普遍规律看,国家的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综合国力、政治制度、战略决策、领袖品性、国民素质和地缘政治等,都是影响帝国命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重商主义与英第一帝国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在欧洲产生的一种经济理论。从17世纪开始,英国确立了对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这一政策和原则的指导思想就是重商主义,先前体现为民间性的殖民拓殖逐渐转化为政府的有意识的政策行为,建立商业帝国成为英国国家追求的主要目标,到17世纪后期英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重商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殖民体系和殖民制度,形成了第一帝国。第一帝国形成后,在重商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英帝国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贸易和帝国扩张。重商主义是英第一帝国的重要国策,是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1.
骑兵,一般在古代战争中作为步兵的辅助力量存在,而在帕提亚帝国骑兵却是军队的主要力量。由于帕提亚帝国发源于游牧民族传统,帝国幅员辽阔,内部多元和分散,东联中亚草原,西接两河流域,上承古波斯帝国军事优势,造就他们的骑兵称霸西亚。其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构成伊朗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上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帕提亚的骑兵分为重装骑兵和轻装弓骑兵,他们装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铠甲和武器,并配备了当时后勤保障最有力的骆驼队,双方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战争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双方的相互配合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往能产生震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国家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死罪犯而不是沦为奴隶,无株连罪犯亲属为奴隶法。秦汉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高级阶段———国家公有奴隶制阶段:除了公民家庭使用私有奴隶外,奴隶制帝国还大量使用公有国家奴隶。国家奴隶来源部分为战俘,更多的是帝国刑法将犯有不同程度罪行的公民沦为不同级别的国家奴隶,没有像巴比伦那样大批处死罪人。为了防止奴隶逃亡,两河流域和中华文明奴隶社会都通过发型和肉刑给奴隶打上识别记号。秦汉国家的严酷的奴隶制法律加强了国家和君主的权力,获得大量的最低成本劳动力,由此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国家水利工程和征服战争。  相似文献   

13.
亚历山大大帝的军渡活动至今未见专门论述。笔者用大量实例介绍了亚历山大在战争中以武装泅渡、船渡、皮筏渡、舟桥渡等众多渡河方式克服江河障碍的概况。并发现亚历山大巳通过军渡活动达成了维持战略目标、保障军队安全、维系战术机动、创造进攻态势、提供奇袭机会等一系列“军事原则”。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与哈拉智所生活的年代差异跨越了近千年,各自所接受的是不同形态文明的影响。前者来自19世纪的德国这样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国家,而后者则生活在9世纪下半叶至10世纪20年代的西亚与阿拉伯半岛这片由政教合一的哈里发所统治的广大地区。两者所生活的地域的信徒们皆视对方为异教徒。两者在宇宙观方面也大相径庭。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而哈拉智则是一位"信仰虔诚、纯正"的苏菲派穆斯林,泛神论思想的倡导者。然而,正是这两位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世界观迥异的哲人,对各自不同文明背景下的社会群体所笃信的神祗及其相互关系,均作了一番人神一体化的解构,在诠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出惊人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伍德认为,"美国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帝国",它与传统帝国不同,属于新的帝国。传统帝国的统治模式是殖民主义,超经济手段(军事征服、政治统治)成为帝国统治的主导力量。新的帝国的统治模式是资本主义,纯经济手段(资本原则、市场机制)剥离于超经济手段,成为美帝国主义统治的主导力量。伍德还认为,由于资本的特性,美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比以往更加需要民族国家,因此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都加强了对民族国家的控制,形成了一个等级制的全球国家体系。她特别提到了美国目前出现的"无限战争"战略,认为这也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经典文本并非独立存在,它与这个世界的众多方面,如政治、社会、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大英帝国历史背景下的写作,挖掘其小说中蕴涵的殖民话语与帝国意识。这种解读不仅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好地欣赏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以往纯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与空间。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为了摧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消灭主力红军,在军事上发动"围剿"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封锁。针对敌人疯狂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鄂豫皖苏区针对当时战争的特点,制定了正确的政策,从而保障了反"围剿"战争的军费、军事装备、军粮和兵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爆发的几场大规模战争中 ,私营军事企业通过外包的方式参与战争 ,其作用越来越大。军事外包既是美国政府政策主导的结果 ,也是现代战争的客观需要。军事外包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全球战略 ,在战场上给予美军以可靠的保障 ,并促进了美国企业对当地经济的渗透。军事外包促进了私营军事企业的膨胀 ,催生了战争经济 ,也增加了战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联着整个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和平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军事伦理范畴 ;二战后随着核武器的发展 ,维护和平、避免战争是有其可能性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我们反对以武力或以武力威慑来解决国家利益分歧 ,主张武力的防御性、自卫性原则 ,在军事安全领域内也同样开展合作、对话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游牧贵族掠夺农耕地区物质财富的需要,为消弭西亚亦思马因派的刺杀恐怖活动对蒙哥大汗自身安全及统治构成的严重威胁,13世纪中叶蒙哥大汗委派胞弟旭烈兀统兵征讨尚未降服的西亚诸国,发动了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蒙古第三次西征严重地阻碍了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西亚社会生产力遭到空前的破坏,但是蒙古第三次西征客观上也对伊斯兰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