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执政党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引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收入来源渠道等日趋多样化的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整合力量。执政党应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富于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队伍和拥有人民的高度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动力引擎的作用。执政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意识形态整合、组织整合、利益整合、体制整合为抓手,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社会潜能,使社会充满活力,构建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需要以法律整合把社会中多元化的不和谐因素转变为建设性的综合体,使多元化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和价值主体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存、共进步和共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同时,和谐社会又能够使多元化因素及法律整合增显价值。因此,本文从和谐社会的总体性要求、法律整合对于和谐社会的效益性和持续性价值、以及和谐社会对于法律整合的增值性促进等方面入手,论证了和谐社会与法律整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琼 《兰州学刊》2007,(7):10-12,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社会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社会转型期,执政党面临社会利益分化、贫富分化和社会结构分化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等多种挑战,必须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组织整合为重要手段,建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着力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以利益分化为出发点,以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为归宿,建构起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制度整合为保障、以价值整合为基础、以组织整合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5.
社会归属感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逐步变迁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归属感不仅在心理预期、形成途径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对社会的归属感在强弱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社会归属感的变化不仅对我国社会的整合方式、社区功能的完善以及公民意识的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心理层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龚少情 《天府新论》2007,1(2):97-99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有效的民族整合。社会转型推动着中国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价值的转型,使既有的民族问题更加复杂,民族整合也因此日显重要,并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为此,有必要探索民族整合的新途径,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政府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在社会政策、社会资源汲取、社会整合、社会利益平衡、社会控制、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转变和优化管理方式,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整体上实现了高度的整合,社会各主体和要素实现了关系稳定、协调和有序,无根本利害冲突。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野下,社会结构不断分化与重组的趋势要求寻找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与之适应。我国正在告别“总体性社会”,走向多元社会,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治理可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当政府治理达到良好状态,即政府善治时,社会呈现和谐状态;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政府实现了善治的社会。政府治理要求政府成为有限政府,致力于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公共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结构分化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社会整合形态是我国现阶段体制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与相互依赖的整合方式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因此,转型期的统一战线是党和国家整合经济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整合政治资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整合多元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0.
袁泽民  莫瑞丽 《理论界》2008,(5):185-187
通过对道德事实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进行分析,区别了涂尔干提出的社会整合的两种不同类型,即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并说明了它们被建构的过程。最后,对目前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社会整合,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对社会整合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整合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凸现给社会整合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加强对社会整合问题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共同的价值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社会调控手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整合工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衍涛 《齐鲁学刊》2007,(1):139-143
社会冲突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必然现象,社会冲突既具有正功能也具有负功能,如何对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也就是如何使具有负功能的社会冲突转化为具有正功能的社会冲突,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事实上就是解决当前所存在的社会冲突问题,或对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冲突控制和整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党在局部执政时期逐步构建了政党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积极构建多元契约性社会整合模式。细致梳理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创新脉络,归纳其时代启示,以期为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社会秩序形式上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与多元价值协调整合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体的外在行为方式与主体内心确信和心理认同的高度统一,是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有序发展的高度统一.市民意识是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权利意识、契约意识、理性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机统一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培育现代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直接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可协调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功能,整合和谐社会,催化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氛围。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迅速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理想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发挥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论整合     
整合不等于相同,整合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矛盾的统一。整合思维则是抽象普遍性向整体相关性的一种跃迁,是一种多元因素互动交融的集合性思维过程,认定相关事物的量和质的变化与发展具有一定内在的“协同互动性”。中国古代所倡导的“和为贵”社会思想,与整合思维有着内在联系。构建和谐社会,应当科学确立整合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用“十个和谐”来解析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体系。重点提出了提高党的构建和谐社会能力需要着重解决的六个问题,即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整合阶层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推动社会公平,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化解社会安全隐患;加强党内和谐,使共产党成为团结和谐的示范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冲突理论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主流学说,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家对此作过精辟的阐述。他们的理论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利益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质就是一个利益关系冲突的协调过程。文章在回顾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和谐构建中社会冲突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整合社会冲突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