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宠儿>是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塞丝在奴隶制重压下爱情的多种感受、转变历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莫里森质疑美国主流文化准则的主题思想,并对其独特的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让读者在莫里森多重叙述视角中把握故事的发展,更好地理解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宠儿》中塞丝主动示爱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开篇部分塞丝对保罗·D的主动示爱 ,既是塞丝生理、心理需要的自然流露 ,也是种族、历史因素的妙合无垠 ,更是哲学、美学层面的必然选择。整部小说的情节安排、结构特色、矛盾冲突、形象塑造、主题拓展都由此生发。作者这一匠心独运而又合情合理的开篇奠定了《宠儿》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存在主义的境遇、体悟与选择为参照体系,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主人公塞丝的杀子行为及其忍受鬼魂纠缠的生命投入态度,构成了对现实世界荒谬本质的挑战。由此,莫里森作品的审美意趣和情感价值从关注生存境遇的高度可获得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4.
以存在主义的境遇、体悟与选择为参照体系,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主人公塞丝的杀子行为及其忍受鬼魂纠缠的生命投入态度,构成了对现实世界荒谬本质的挑战.由此,莫里森作品的审美意趣和情感价值从关注生存境遇的高度可获得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考察的是马内阿的长篇小说<黑信封>中叙事特征,及其内化于叙事内部的批判力量,着力分析小说以书写极权时代"创伤记忆"为特征的"梦魇叙事"在文本中的具体展开形式,正是这种文本内部"现实与梦幻的交织"的形式力量,实现了对外部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主要是正义、分工合作、教育和哲学王的思想。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当今社会,重新解读和思考《理想国》中的宝贵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还根据《理想国》中的思想提出了为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目标的建议性举措:把正义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分工合作应作为国家的组织原则,教育是国家和谐的逻辑前提,哲学王应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相似文献   

7.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代表作。在书中,柏拉图运用与不同人物对话的方式,从探讨“正义”的概念出发,全面阐述关于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广泛问题的见解。柏拉图提出了由“哲学王”统治、社会不同阶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家模型,并系统论述了“哲学王”培养的教育方案。《理想国》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完整的教育著作,其中所提出的强调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注重精英教育、以心灵提升作为教育的目的以及以“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等主张,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宠儿》中的弑婴事件是以真实故事为原型,反映了蓄奴制对奴隶自我身份的摧毁。其肉体、精神和感情上所遭受的劫掠即使是在重获自由后仍困扰着他们的身心。它给曾为奴隶的黑人自我观念上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谈自己的过去。同样,只有健康的社会才能面对历史,正视历史;只有真正面对历史,才能拥有未来。因此书中主人公要经历心理解放,才能获得新生、体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在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整体主义思想占有着重要地位,它们如何指导哲学家构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这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立足于柏拉图和黑格尔所处的时代背景,考察各自整体主义产生的渊源,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认为柏拉图和黑格尔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都尝试去构建各自的理想国,两者实现了历史的合拍。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品格特征,可以"奸雄"二字概括."奸"即虚伪、疑忌、残暴;"雄"即志大、才高、多谋、善断.两者皆出于他的极端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相似文献   

11.
亨利·德曼的“新社会主义哲学”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基础上,并与资产阶级哲学实行联姻,德曼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的“新发现”表明的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曲解,这一哲学不仅在理论上没有给社会主义运动贡献新东西,而且在实践上蜕变成了与法西斯合流的反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三一式”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展开并完成自身的内在结构 ,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 ,就人由经验存在向超验存在的过渡而言 ,“三一式”表现为“有 (正 )无 (反 )有 (合 )”。第二 ,就超验存在的自我展现及其完成而言 ,它又表现为“无 (正 )有 (反 )无 (合 )”。它们在中西哲学史上都有其典型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没有唐僧的宗教虔诚,没有猪八戒的尘思俗念,没有沙僧的谨小慎微。但毫无疑问,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读者最爱的人物形象:他化解了市民的阅读期待同玄奘取经历史事件间的尖锐冲突,消融了佛门经典要义对真率天性的自然拒斥,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南宗禅"平常心即道"的佛学理念,在文学领域和中晚唐以后"呵佛骂祖"、"离经叛道"狂禅之风实现了异域同构,客观上加速了佛学世俗化、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霸王卸甲》的背景、传谱、题材、演奏形式等进行探析,挖掘琵琶"以悲为美"的器乐特性,从表现手段上加深对乐曲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十八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其怀疑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他用怀疑主义的方法指出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缺陷,驱逐了"虚假的形而上学",为康德批判哲学的产生铺平了道路;进而尝试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建构人性科学的框架,试图建立"真正的形而上学",为现代西方诸多哲学流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全面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已被各国研究家公认为世界伟大的史诗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确认它是世界性的民族史诗,是芬兰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的差异。从多角度入手,对藏族《格萨尔王传》和芬兰《卡勒瓦拉》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实行学分制是高校遵循教育规律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是要从人才培养的整齐划一向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方向转化,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在认真分析了学分制的本质特征以及实施学分制对“两课”教学的影响后,认为改革高校“两课”教学模式是学分制管理模式对教学的必然要求,进而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齐策三>所载<楚王死>一文,既有违史实,又不合事理,且写法独特,故历来被视为奇文.对其由来和性质的探究,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若参照<鬼谷子>所论纵横术细加剖析,则不难发现,此文借事生说,因事设辞,其实是一篇现身说法的纵横术讲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哲学界对于本体论问题的误解可以说是普遍性的。想当然的认为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的学问。"实践本体论"就是基于以上观点,同时借助实践范畴在人化世界的功能性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本文针对这种对本体论问题望文生义的理解,将尝试着从本体与本体论,以及经典著作文本出发,来澄清本体论的画像,提供一个共同的本体论话语境域。并将对于"实践本体论"所走入的误区予以剖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不可能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20.
神话史诗在人类学知识谱系的研究中通常与相应的"历史事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以文学人类学的多重证据法为理论观照苗族史诗《亚鲁王》的一些"史事",由此说明神话叙事中的"历史真实",并以此论证和探讨《亚鲁王》在口述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