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为谁开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这个听的人也一脸的崇拜。我们一致认为,如果说微软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2.
他是知名作家,可生活中却并不如意.大儿子天生智障,小儿子也被确诊为残障.他沮丧极了,捂着头大哭:“我怎么这么倒霉,接连收到上天的两份烂礼!” 为了让生活继续,他不得不耐下性子照顾两个孩子.可有时他真被惹恼了,恨不得两个儿子早点死了. 他不敢带儿子们出门,天天把他们关在家,玩些无聊的游戏.他在墙上写下很多国名,说是带他们去各国“观光”.可教了几百遍,他们什么也记不住,只会问:“爸爸,我们去哪儿?”他没好气地答:“我们去阿拉斯加逗熊玩,被熊吞掉了;去圣米歇尔山的流沙上散步,陷入地狱……”儿子们听不懂这些幽默,只会傻笑.  相似文献   

3.
王春华 《社区》2012,(20):35
对于每个人来说,50个春秋可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在浙江省杭州市甘水村,有一位87岁的老人张锦德,他和癌症搏斗了50年,被人传为佳话。初遇癌症,村民的关怀给予他力量1962年,37岁的张锦德正值中年,他是甘水村里的"大队长",也就是现在的村主任。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  相似文献   

4.
北大有多远     
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把一天所学转教给他,儿子当老师,他当学生。  相似文献   

5.
父亲     
《北方人》2008,(5)
一个乡下老汉,他的儿子因为与人口角,被人打了,儿子的伤势很重,被送到医院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可是他唯一的儿子啊,老汉寸步不离地守在儿子的身边,终日以泪洗面,心急如焚,他恨不得将凶手抓到面前来,生生撕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显然,那把椅子没有错,母亲似乎也没有错,只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儿子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吗?不会的,而且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家成 《新少年》2014,(1):10-11
有时候,特殊的经历可以使一个人彻底改变,大人如此,孩子也如此。营口市老边区虎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宫希哲,就是这样一个被他自己的一次“经历”改变了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投考不中,榜上无名。也用来比喻选拔时未被录用。宋朝时候,有一个聪明而又有才华的读书人,名叫孙山。有一次,他去京城应试,邻居吴人的儿子也跟他同行,吴人就拜托孙山照顾他的儿子。到了京城,两个人住在一块儿,形影不离,一起进了考场。没想到,发榜时,孙山考取了最后一名。邻居吴人的儿子,却没考上。孙山就先回家了,邻居吴人的儿子留下来,准备参加下一次考试。孙山回到家,乡亲们来看他。吴人也跑来问自己儿子的情况。他说“:我儿子呢?他考试考得怎么样啊?”孙山笑着说:你儿子在京城念书呢,准备再考一次。”邻居…  相似文献   

9.
程世余的妻子去世后,身价过亿的他成了“钻石王老五”,很受欢迎,但因为儿子还在上学,所以他一直按兵不动。今年他儿子大学毕业,他松了口气,准备找老婆了。他很快认识了一个叫莉莉的女孩。莉莉啥都好,就是年龄太小。可莉莉说,她爱的就是程世余  相似文献   

10.
梅寒 《百姓生活》2010,(9):23-23
他们50岁那年,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她去给城里的儿子看孩子。儿子原本想把他也一起接走的,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说,城里有啥好,除了车就是楼,没有岭上空气新鲜。儿子知道他的脾气,不再坚持,带着母亲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相似文献   

11.
别人打开微信先看朋友圈,胡大爷却先看儿子的微信步数。其实看看倒没啥。可他一发现儿子的微信步数突然减少,就会往不好方面想:"儿子是不是生病了?他一个人在外地,我和他妈也照顾不上他,这可咋办啊?"这种焦虑很容易传染给儿子。有一次,胡大爷的儿子在和老妈视频聊天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父母过分关注的不满:"我服了,我爸每天盯着我的微信步数,猜测我的生活状态,你们是不是没别的事做了?我不是生气,就是觉得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12.
一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个人。他被诬陷嫖妓,证据是卖淫者的供述。他被拘留了42天,放了。校长当不了了,儿子的婚事也吹了。对方说:他爹是个大流氓,他人还能好吗?他告了16年,路上没带两  相似文献   

13.
壹有一个小偷本事高强,儿子长大了,就缠着要他传衣钵。有一天被儿子缠不过了,就答应当天夜里带他去偷。贰父子偷偷摸进了一家人家,发现房间内有个大柜子,这个父亲想办法把锁打开了,叫儿子进去拿东西。  相似文献   

14.
写文章和读文章都有一个特征:词句只能一个一个地出来.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他只能耐心地把他的思想通过一个个词来实现.如果一个人要读他的文章,了解他的思想,他也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从这些词中逐步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语言特征被语言学家称为"线性特征",意思就是语言的出现就像一条线,这条线把一个一个意识串在一起.我们把这种现象简称为"意识流".而这条线的基本单位就是词.因此,读文章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意识流当中最基本的单位--词的"破译"的过程."破译"的词越多,读者对作者的思想了解得就越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阅读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破译"能力不强.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发现利用完形填空来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办法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做一个宇航员的儿子真难!人人都希望你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然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我不但学习成绩普通,篮球、足球、棒球的水平也很普通。我常在心中暗想,我的爸爸怎么会有我这么一个儿子?他那么杰出,那么了不起,什么事都做得那么好!他在中学就是足球队的队长、学生会的主席,还是校报的编辑呢!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6,(7)
曾经有一个男人,32岁的时候妻子得了重病。生命垂危的一刻,妻子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8岁的儿子,把他养大成人……"男人含泪点头答应。男人为了让儿子不受到委屈,就一直没有再婚。他细心地照顾、关心着儿子。儿子也真争气,高中考入了省重点中学,学习在全班排名第一。男人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几年后,他当上了高级工程师。正当儿子准备考大学的时候,却遭遇一次意外的车祸,夺去了生命。男人痛苦至极。他从小失去父母,年轻时又失去了至爱的妻子,儿子成为他全部的希望。想不到,如今人到中年,上天竟残忍地夺走了他心爱的儿子。他每天回到家里,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着雪白的墙壁发呆。也许这世界上,他再没有一个可以牵挂的人,也再没有一个人来牵挂他。男人越想越痛苦,越想越绝望。他已经是高级工程师,并不缺钱。但他身边再  相似文献   

17.
每个当父母的人可能都会遇上这样的烦恼:就是儿女身体长大的同时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地“长大”。有一天你会突然间发现,他们对性别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总会在你猝不及防中向你提出一些令你无所适从的问题。于是在这种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含含糊糊地敷衍过去。我,作为一个八岁小男孩的母亲,同样也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开始我也总敷衍着,但渐渐地发现,这不是最终的办法,因为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会穷追不舍。就算这次被糊弄过去了,过几天又会提起。有一天,我干完所有的活后躺在床上,儿子也躺在旁边。儿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间开口了:“妈妈,为什么有的…  相似文献   

18.
《源流》2007,(10)
被外电称为"中国第一代财神爷"、曾经是国家财经战线大管家的薄一波同志,前不久去世了。他的儿子薄熙成在回忆父亲时说:"他干了一辈子经济,兜里没有过钱,到他走也没有所谓的遗产问题。他没有一个存折,  相似文献   

19.
李镜 《山西老年》2011,(6):16-16
离休干部老王,今年82岁,身体倒也强健。他三年前丧偶,从此独居。一个月前,经不住儿女们相劝,老王决定到大儿子家住些日子。他原计划住个一年半载的,结果不到一个月,便回来了。问他为何匆匆而归,他说":不如一个人自在。"究其原因,老王娓娓道来。原来,儿子儿媳都很孝顺,特别是儿媳待他更是不错。儿媳常常变着花样给他做饭,还给他换洗衣服。但是,儿媳就是有个"毛病"———爱干净。老王用过的马桶,她还要重新冲洗一次。有一次,老王在吃饭时打了个喷嚏,儿媳不由地皱眉,儿子忙说:"以后要打喷嚏去卫生间。"老王有点耳背,有次打电话时声音高了些,儿子便出来干涉,"低声点,  相似文献   

20.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俩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王徽之也是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