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评选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核心学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课题研究 ,并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文章分析了《要览》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与对学报的影响 ,提出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组织评选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报的建议 ,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积极意义进行了论述 ,以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学报对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扩展区期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语言文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本刊不受理工作方案、教学研究、调研报告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3.
经对《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参加《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的样刊评审和对《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电子文本的跟踪检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认定,《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已达到《规范》执行评优的标准要求,决定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颁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证书,并邀请《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正式代表参加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  相似文献   

4.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监督,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通过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研究议题,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阐释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体系框架,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重点内容、主要模式和制度规范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3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发布。报告显示被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高等院校主办学报有411种,涉及学报约有1150种。排名根据学术系列期刊的全文转载数据,用"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指标"进行。2016年《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15篇文章,索引收录147条,在全国1150种高校学报  相似文献   

6.
《宿州学院学报》2014,(2):27-27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为加强高校期刊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联合对安徽省高校期刊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办刊质量监测,近日公布了调研报告和质量监测结果(皖教秘思政[2013]62号文),其中《宿州学院学报》列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现行评价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论述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原则,提出了指标设计、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以达到改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2009~2012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对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总体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影响力较低,且有下降的趋势.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必须凸显文化传承与载体功能,依托地域优势结合省文化发展目标,提高学报论文质量,才能更好地为河北文化强省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进入 2 1世纪 ,学报进入了第二个一百年的发展时期。展望 2 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前景 ,其成果必将超过上一百年。面对充满各种矛盾、机遇和挑战的 2 1世纪 ,如何做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工作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文仅围绕如何坚持办刊宗旨、编辑主体现代化和编辑手段现代化三个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清楚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以下特称学报)的特性和性质,以期端正学报编辑工作的业务指导思想,近几年来,学报界相继有若干研究文章问世。其中,《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一期发表的胡益祥同志的《浅谈高校学报的特性》(简称胡文),《淅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一期发表的汪根年、赵贯东同志合写的《试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简称汪,赵文)两篇文章,则可以说是专题性的代表作。余躬行拜读这诸篇文章,获益匪浅,但亦感到有几点看法难以颔同。因此,愿书陈拙见,以期求得与胡益祥等同志商讨。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9-16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教育学院分会(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0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市召开,来自全国51所教育学院从事学报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编辑工作者近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徽教育学院承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伊为民,安徽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清国,副院长洪祥生、汪敏,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许牧,安徽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长、安徽大学学报主编汤奇学教授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南蓉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对会议表示祝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  相似文献   

12.
"主编论坛"是《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为全国社科期刊、高校学报主编以及相关的学术期刊主编开设的有关期刊编辑、期刊评价、期刊建设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河南大学学报》始创于1934年,是我国创刊较早的高校学报之一,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河南省社  相似文献   

13.
融入新经济--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经济--市场化、金融化、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知识化、法制化、人本化、虚拟化、循环化……新特点,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和探析.由于人文社科学报期刊与一般期刊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高校学报发展的阶段性、技术与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的辩证的角度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其发展将呈现八个并重的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平竞争,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的特点、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前评价可以将同行专家评审与比较评价法相结合,从而对申请项目进行择优立项.  相似文献   

15.
人文社会科学对治国安邦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新疆面临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性任务,这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也带来了新机遇。该文围绕文本数量、作者单位、文本来源等维度对2001-2011年间新疆高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文本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并总结了这一时期新疆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文本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疆高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扩刊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引文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人文社会核心期刊要览》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相似文献   

17.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了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经研究会总评委会议评定,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海南研究"特色栏目。这次是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次获得此殊荣。  相似文献   

18.
经教育部社科司同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于2006年1月至4月开展了第三届评优活动,旨在展示2002年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工作会议以来学报取得的成绩。经总评委评定,《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夏研究”栏目被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2008~2010年度评优活动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其“空间法”栏目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栏”,其常务副主编杨丹阳同志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主编”。  相似文献   

20.
<正>《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扩展区期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本刊不受理工作方案、教学研究、调研报告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