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批评信奉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的同时,积极进行国家干预,提出一系列抵御危机、刺激经济的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加强政府投资,重振实体经济;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外贸政策趋于保守;国有化措施的运用.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在对挽救本国经济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对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产生了利弊兼有的多重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领域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深入剖析这些影响,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1694午,世界上第一个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起来的英格兰银行起算,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制度形成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商业银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通货膨胀早日益普遍,国际游资投资不断增大,利率和汇率频繁波动,资金供求矛盾加剧,以及国际债务的出现,其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特征性走势体现在: (一)组织形式趋于股份化。股份制银行产权关系明晰,并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目前西方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人都按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成立的,只有少数私人银行存在;即便象法国这样—些对商业银行进行国有化改造的国家,也并未完全取消股份制的形式,而是由国家或国有企业对银行实行控股。商业银行不论规模如何,内部组织机构一般都包括股东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危机事件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路  李颖 《船山学刊》2004,(3):160-162
在充满竞争与风险的现代社会,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常常招致危机的到来.对商业银行而言,高负债性及由此引起的银行脆弱性使得银行机构更易受到"银行危机"的侵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8年5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银行危机"界定为:实际或潜在的银行挤兑(bank runs)与银行失败(bank failures),引致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或防止此一情况的出现政府被迫大规模提供援助.①  相似文献   

4.
论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之异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津 《中州学刊》2006,(1):44-49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非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公营企业,不存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公营企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间接结合;国有企业主要设立于竞争性领域,公营企业主要设立于非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是政企分开,公营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政企不分;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公营企业归属各级政府所有;设立国有企业的目的是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设立公营企业的目的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明确区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并将目前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制度演化为规范的具有国家一般性质要求的公营企业,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建设现代规范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典型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存在原因的分析在一些典型发达国家,与国有企业涵义最接近的概念是公营企业。一般说来这些国家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有:1、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要求,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例如在英国,随着19世纪产业革命的兴起,在最发达社会的工业部门中,大规模生产单位开始占居主导地位。美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中电力行业的国有化,主要就是考虑到国家控制是在电力工业中实现大规模资本扩张的最佳手段。2、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影响。在欧洲一些国家,当标榜“社会主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应地,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问题也日益凸出,成为相关各方都必须面对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融资特点及融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中小企业自身、商业银行、社会、政府几方面分析、探讨,提出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多方联手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融资不畅的对策与建议,共同构建良好的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机制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模式和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会在基本面上决定一国的金融市场风险构成,不同的市场风险构成会引导政府对金融危机有不同的应对措施.针对有可能再次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在理论上概要地梳理出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构成,如何依据这些构成来解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发生的冲击及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问题的研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考察中国现存的各种制度安排与现实的关联,要求我们结合体制模式或制度安排来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途径.国际金融危机在许多领域对中国产生冲击的事实,在规定着政府必须依据现实做出战略决策和手段选择的同时,也对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这些任务和要求的一种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8.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步入了“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都面临重大的变革.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企业特征和社会性特征,通过研究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风险管理、改革转型和强化对实体经济服务的影响,以达到全面评价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即资本充足率监管有利于商业银行强化对实体经济服务,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改革转型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各国(包括美国)都举起干预主义的大旗,并且在一些领域采用了国有化的手段.中国自危机爆发以来,从4万亿的资金流向到产业振兴政策,以及2009年以来的国企多个兼并民企,涉足竞争性领域都引起了"国进民退"的讨论.同样是经济干预政策下的国有化,在一个发达的经济体和一个转型中的经济体中有何不同?经济影响一样么?对此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等刺激经济措施.虽然经济刺激政策确保了我国经济的稳定,但是其财政政策所配套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这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其货币政策所增加盼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反而推动了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倾向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化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化也会使商业银行的风险大量累积.在当前世界经济走势尚未见底、我国经济形势尚未回稳的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须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风险的大量累积和不良资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