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有人撰文,以今锦州地区的兴城为古代的柳城,相沿既久,至今以讹传讹,实有驳正之必要。汉初,东胡族中的一支称鲜中,活动于今辽宁。公元三世纪,鲜卑分为三部: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慕容氏初居辽东,后渐次向辽西发展。传至慕容魔时(公元  相似文献   

2.
<正>鲜卑这个民族,东汉以前和中原王朝是没有过接触的,《史记》、《汉书》中都不曾提到它,东汉初年才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东汉的鲜卑主要有两个系统:起源于蒙古草原东北角的拓跋鲜卑,东汉时向南、向西进行过两次大迁移,后来建立北魏王朝,历史学上称为“北部鲜卑”。在蒙古草原东南部发展起来的鲜卑人,东汉桓灵时曾建立以檀石槐为首的部落大联盟,习惯上称为“东部鲜卑”。下面我们探讨的即是东部鲜卑的起源问题,文字上一般仍使用魏晋以来汉文传记中“鲜卑”这个名称。 一、关于鲜卑起源的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3.
史书记载的五处鲜卑山事实上是三座山,即鲜卑族的发源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大鲜卑山”;慕容鲜卑部落联盟聚居地,位于朝阳附近的鲜卑山,以及吐谷浑部落联盟的聚居地,位于敦煌附近的鲜卑山.这三座山不仅是鲜卑族兴起和发展不同阶段的直接展示,更是鲜卑诸政权兴起和发展的摇篮,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走向有着重大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发展到东晋(317—420年),中国东北地区鲜卑族各部落以慕容氏为盛,其渐渐统一了鲜卑族。由于两汉、三国、两晋时代鲜卑族逐渐开放,接受汉族人的一些进步文化教育,所以到慕容鲜卑时自然具备向中原学习的基础。慕容氏在政治上明确维护晋朝一统的思想,始终承认鲜卑地区是晋朝的一部分。其重用汉族贤人,使通朝廷,表白忠于朝廷的心  相似文献   

5.
慕容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教民族之一,曾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和北燕五个政权,是十六国时期建国最多的一个民族.前燕一度成为东北唯一强国,对东北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慕容鲜卑最初奉晋室为正朔,在军事上协助晋室平定叛乱;随着前燕的发展壮大,慕容儁在位时结束了对两晋的臣属关系,双方进入征战阶段.慕容鲜卑十分重视对晋人的招抚,这些晋人在慕容燕政权从建立到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交往,慕容鲜卑仿效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对其内部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对汉文化的学习使其文明产生了巨大飞跃,在北燕灭亡后,大量慕容鲜卓人融入汉族之中.  相似文献   

6.
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族群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纠葛的历史时期,"华夷之辨"思想的长期存在与汉文化的主流地位使慕容鲜卑在确立自身正统地位的道路上面临重重困境.通过追祖溯源、比附祥瑞、五德历运等手段,慕容鲜卑逐渐深入地对自身统治合法性进行了阐释,从理论上为自身位列正统提供了文化依据.而随着自身正统地位的确立,慕容鲜卑对待晋室正统地位的态度亦同时产生着变化,这种转型成为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政治心态转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慕容鲜卑是来自塞外的少数民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4个燕国政权.在发展过程中,慕容鲜卑人逐步接触、了解了佛教.虽然在慕容鲜卑统治下,诸燕国的佛教信仰情况不宜估计过高,但因诸燕时期始终保持了较为宽容的宗教态度,从而使佛教得到了一个较为平和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导致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辽西龙城地区成为我国古代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中心.这是慕容鲜卑人对于我国古代宗教发展的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史书记载的 “鲜卑山”共有五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五处“鲜卑山”实际上指的是三座山,即鲜卑的发源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大鲜卑山”,朝阳附近、混有乌桓、匈奴部落的慕容鲜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和敦煌附近、以鲜卑为主体,包含乌桓、匈奴及氐、羌部落的吐谷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这三座山不仅是鲜卑族兴起和发展阶段的展示,更是鲜卑诸政权的摇篮,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叙论契丹本源于鲜卑宇文部.而宇文部,属东胡民族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大约自首领莫那时起,始居于辽西塞外,经过匈奴、东胡等民族系统间的融合,在十六国时期,宇文鲜卑已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中一支力量比较强大的民族共同体.库莫奚也同出于宇文部中.因此,诚如许多同志所考证的那样,契丹及库莫奚,在风俗文化的继承上,都有诸多与鲜卑或匈奴等北方民族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只能说,契丹与库莫奚的先世,都共出于东部鲜卑字文部这一民族共同体中.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时代,社会环境复杂纷乱,能最终完成北方统一的政权都应该是一个具有绝对实力和非凡政治手段的政权,在激烈的争夺北方统治权的斗争中,最终拓跋鲜卑脱颖而出,历史选择了它,有必然性也有合理性.本文通过展开拓跋鲜卑和同时代有类似经历的鲜卑各部的比较,让大家以另一种角度来理解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北魏末年,封建性的鲜卑—汉文化模式在北方社会占主导地位,这种文化模式与部族文化的差异,使羯族首领尔朱荣在权势达到顶峰时丧生,其部队随后分裂并被鲜、汉联军消灭。这说明鲜卑—汉文化在当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北魏前期和后期对汉族士人的政策有很大差别.北魏前期,"位尽王公"者乃拓跋鲜卑贵族.拓跋鲜卑对北方世族不得不用,却又心存疑忌,乃至于有意识的打击.民族矛盾是解读北魏前期政治史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和亲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魏晋时期的和亲更具特色,但迄今却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并对其中有关问题予以考述。 一、轲比能与步度根的和亲 轲比能与步度根都是鲜卑族。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檩石槐(136—181年)统一鲜卑各部,立庭于高柳北弹汗山。其统治区域东西一万一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汉患之,桓帝时  相似文献   

14.
鲜卑是我国古老民族东胡的一支。西汉时居住在大鲜卑山一带(兴安岭北段),随着匈奴势力衰落,逐渐南迁。至西晋末年,从东北的辽东缘长城西至河西走廊,布满了鲜卑人,各部已不同程度地封建化。十六国时,他们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代等,其中前燕、后燕都曾控制关东广大地区,淝水之战后,托跋珪又重建代国,旋称魏。公元439年,魏统一了北部大半中国。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尔  相似文献   

15.
朝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建城之始,可以追溯到史书记载的黄龙亭.东汉时期,黄龙亭隶属辽东属国昌黎道,其治所在柳城.前燕慕容皝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都,即以黄龙亭为基址,名之为龙城.推溯地名可能涵括的历史深度,黄龙亭应是黄帝族的史迹遗存.慕容皝与其父慕容廆"以棘城即颛顼之墟"一脉相承,在启导边疆民族的认同意识,推动黄帝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核心理念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北魏统治的前期,自道武帝拓跋珪皇始二年(397)至孝文帝改制开始的太和九年(485)的八十九年间,见于史书记载的各族人民反抗斗争,以及某些虽是由各族上层人物发动但有人民群众反抗斗争为社会基础的也计算在内,大约有九十七次之多.这样频繁的斗争,是发生在北魏统治时期复杂的社会矛盾基础上的. 鲜卑拓跋部贵族建立的北魏,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从而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与混战,有利于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但北魏的统治也给北方的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消极因素.鲜卑拓跋部是鲜卑族中比较落后的一支,在它向中原发展势力时,刚刚进入奴隶社会,它不但不会因为进入中原而立即改变其原有经济形态,而且由于奴隶制对它来说还处在上升阶段,与其自身的生产力是相适应的,因此对中原先进的经济形态,还有顽  相似文献   

17.
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论述鲜卑族的历史走向及其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出自东胡族的鲜卑诸部,除与鲜卑本部互为融合外,也融合于匈奴、丁零、高车、蠕蠕、突厥、羯、羌、氏等。至于与汉族的融合,就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屈原在《楚辞·大招》中曾写过“小腰秀颈若鲜卑只”句,在《招魂》中写过“晋制师比,费白日些”句,颜师古注“犀比,胡带钩也”亦曰师比,亦曰鲜卑,总一物也”,这是《楚辞》中两次提到“鲜卑”的字样。在《招魂》中诗人又写出“君无下此幽都些”的诗句。关于鲜卑,做为博学多才的屈原,他是很明确的:前者鲜卑是指部族名,后者师比是指鲜卑族所制的带钩物也。可是这却被历代注释家各种不同的解释弄得混淆不清,如汉王逸注:“鲜卑衮是((纟尼))带头也,言好文之状,腰肢细小,颈锐秀长,若以鲜卑之带而束之也”。这样一来鲜  相似文献   

19.
拓跋魏系李陵之后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卑族一直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直到现在,鲜卑族的遗民,即锡伯族、还有八万六千余人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北京、台北等省市自治区。拓跋鲜卑顾名思义原来是从鲜卑族分化出来的一个部落。因为古代有以部落为姓氏的习俗,所以也简称拓跋氏,即以拓跋为姓的氏族。一般地说,我们现代人总认为南北朝时期的拓跋魏王朝是拓跋鲜卑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汉族毫不相干。但是清朝却有人持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鲜卑代国的成长与拓跋鲜卑初期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拓跋鲜卑建立过中国历史上的北魏王朝,此前近一个世纪中,鲜卑拓跋部在幽并边地汉族士人的影响下,改变其旧的部落形态,向中原传统的专制政权体制转变,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鲜卑代国时期的历史进步是拓跋鲜卑接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并为后来北魏的历史过程定下了发展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