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里兰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是斯里兰卡的两个主要民族。历史学家认为,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的祖先都是从印度北部和南部移居到斯里兰卡岛的。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该岛所处的特有地理位置,斯里兰卡岛逐渐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国家。在岛上中部和南部居住的僧伽罗人中间逐渐形成了与其祖先有很大差异的传统文化;然而,主要居住在斯里兰卡北部地区的泰米尔人,由于与南印度仅一水之隔,来往密切,一直保持了同南印度泰米尔人相同的文化和传统。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之间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历史上,这两大民族有时和睦相处,有时却互相仇杀。纵观历史,虽然前一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崛起于长江三角洲的句吴、於越文化(本文简称为“吴越文化”),是我国上古时代南方越族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河姆渡文化时代到秦汉一统近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古代越族在相对独立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古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形成灿烂伟大的中国上古文明。本文拟略述吴越文化的概貌,由此而窥见古越文化区别于荆楚、华夏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习惯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哈萨克族习惯法便是其中之一。清代对哈萨克族的治理沿用了中央王朝历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因俗施治"的统治策略。这使得哈萨克族习惯法即保持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气息,同时也注入了中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内容,它不仅丰富了哈萨克族的习惯法,另外也使得哈萨克族习惯法至今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朝的舞乐,与南朝截然不同之点,即混杂着我国的匈奴族、鲜卑族,西藏族等北部与西部的民族好尚,自呈面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疆域广大,把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艺术,融合为一,在南北朝隋唐时,进行着勇敢的革新与创造,其间吸收了不少新传来的东西。如北朝的拔头舞,即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5.
民族可以划分为“古代民族”与“近代民族”两种类型,古代华夏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自在民族”到“自觉民族”两个发展阶段。夏、商、西周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在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觉民族”。作为“自在民族”的华夏族之所以能够在夏商时期出现,是因为夏商王朝具有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王朝国家框架内能够容纳众多部族。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则属于华夏民族的滥觞期,这一时期经过族邦联盟,众多的部族国家最后走向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6.
沈鸿 《学术交流》2007,(1):143-147
古代各民族早期的诗歌往往和历史传说错杂在一起,是以诗歌的形态展示历史。《诗经》中《周颂》和《大雅》在周诗中产生的年代最早,其作品保留了有关大禹的传说。但是,禹之前尧和舜的传说却没有任何记载,至于比尧、舜更早的历史人物,更见不到任何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周族与尧舜后裔接触机会少,二是源于政治上的冲突。相反,由于政治上的合作与婚姻上的嫁娶,使周族先民与夏族先民建立起密切联系,因而《周颂》和《大雅》中保留了大禹的传说,显示出周人对夏族历史传说的熟悉以及周文化对于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东方文化根基的儒家文化,为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发展和特有的东方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此之下产生了具有东方特点的疆域与国家观念和边疆治理思想。它不同于以国家主权、边界条约为核心的近代西方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体系。在倡导新型安全观的新世纪里,作为东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仁、义、礼、智、信”,依然具有一定的哲学价值。但是,今天我们回顾古代中国疆国观念的演变,还要警醒,看到“大一统”的不足之处,看到东方文化历史遗产中的糟粕性一面。特别是在新世纪转折前后,周边国家出现了所谓“中国威胁论”,并为之寻找历史文化或理论依据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邓伟龙  尹素娥 《创新》2012,6(3):106-110,128
从多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刘三姐文化现象,探讨刘三姐文化符号对于多民族认同的作用、价值与意义,以及这个文化符号在多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中的历史与变化是新时期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实际需要。刘三姐的多民族文化认同不但没有导致民族文化个性和差异的泯灭,还为多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相互信任与包容的文化心理,这不仅为广西也为其他多民族地区和国家解决民族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尽管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但通过不同时期的求同、会通、创新等阶段实现了理论上的互动融合,并且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三元一体”文化格局.三者的互动融合除了知识精英的理论探索与努力外,现实的需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因祭祀祖先这一实践需要而出现的“寺观立祠祭祖”现象成为儒释道互动融合的路径依赖之一.本文即选取“寺观立祠祭祖”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士僧道交往”和“祭祖仪式的彼此影响”三项内容具体分析儒、释、道互动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韩星 《唐都学刊》2006,22(4):70-73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浸透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和”观念的起源很早,先秦“和同之辨”推崇“和”而贬损“同”。中华文明发展历史就体现了“和”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结果,中国思想文化自身也以“和”的精神进行自我整合。“和”的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对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前途和世界文明的未来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颂词作为蒙古族的民间文化多元的展现了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生活,是蒙古族文化的结晶。青海海北蒙古族颂词具有特殊性,因为海北环湖地区及湟水源头蒙古族长期与藏族、汉族等兄弟民族连片而居,有些民族习俗已吸收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多文化元素,海北蒙古族颂词在基本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了不少藏文化特征,与海西蒙古族的颂词既有共同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论述海北蒙古族颂词在蒙古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影响、颂词的发展现状及今后颂词的传承、保存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朝的文化建设,都不仅仅是一元化的"汉文化"继承和选择,而是对前朝及同时并立的各民族王朝的多元文化作出重新选择、吸收和整合工作,从而建立起一种有别于以前的"汉文化"、同时也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三文化"的新质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不断选择、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的选择、吸收和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钟纯 《唐都学刊》2023,(1):49-55
“士孝”是儒家知识分子所尽孝道的道德伦理要求与义务。就《孝经》而言,儒家的孝道思想体系是有次第、层级的。对比天子、诸侯、卿大夫、庶人孝的内容,“士孝”具有独特的伦理意义。在“善事父母”方面,“士孝”具有普遍的赡养义务,对双亲具备爱、敬、顺等特殊情感;在“为教以孝”方面,“士孝”不仅要协调内在的家庭、家族和睦关系,更要将“孝”的内容外推于社会、国家,从而实现“移孝作忠”的政治转型。在文化、价值多元的当代,我们应借鉴中国古代“士孝”的伦理意涵,为当今社会新型家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南亚各国独立后民族问题非常突出,情况又十分复杂,民族矛盾和教族冲突时起时伏,有时表现得极为激烈和尖锐。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及人民日常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有时还影响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斯里兰卡的民族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南亚各国的民族问题有共同的一面,也有各自特殊的一面。独立后各国的民族问题变得严重起来;语言问题、宗教问题、教育和就业问题、移民问题比较突出;各国政府不承认本国多民族和多文化的现实而对少数良族采取同化政策;少数民族要求自治或独立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多民族和多文化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即是一种为了谋求多民族、多文化在一个国家内共存而形成的国民统合措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在上述两国以什么方式或多大程度上能够付诸实施,学者们难以达成共识,评论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概述文化这一概念——从18世纪末最初作为与社会相对的概念到以后“主要作为与民族相对的概念”(埃利亚斯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相应出现了文化的阶级作用到国家作用的转变,以及作为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到民族国家出现的情况下作为动员群众的替代物,即宗教的转变。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一概念本身的变化(从文化的普遍意义到特殊意义的转变)找到这种阶级作用到国家作用的变化的原因。在社会理论中,普遍性常常与理性和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一个从小到大,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一般地说自秦王朝建立之后,就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但是,在学术界和理论界有一种说法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即认为自秦始皇消灭东方各诸侯国之日的公元前221年起,就完成了统一。这实际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认识,也是与历史发展不相符合的。从文化和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成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除去其在春秋战国的社会母胎中孕育时期外,自秦王朝建立、统一国家的出现到真正完成统一,应历经三个时期:第…  相似文献   

19.
<正> 童书业先生曾论周人出自氐族,且谓其族姓姬即支,亦即氐。说固难从,因为周人自承“我有夏”,又谓“我周出白天鼋”,显与水族图腾的夏族同宗,而非牛图腾的神农氏羌人一系。但周人与羌人(非战国以后形成的西羌)有血缘关系(如姜操文王祖母太姜,康王之母王姜,便都是羌女),而且在文化上颇受羌人影响,则为事实。如羌人有用牛马之奶洗足的习俗,《穆天子传》载周穆王远行后亦多次用“牛马之湩”洗足(湩,读如动,即《左传楚人谓所“豆榖”豆榖急读如滢。湩即乳),即为一例。这儿再说一个语言方面的例子。武王伐纣,将战于牧野,发布之动员令即誓师词曰《牧誓》。《牧誓》命令战士们勇猛进攻,曰: “如虎如鼹,如豺如离”。虎、鼹(熊)、豺(野狗)都好解释,离之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我国北方民族政权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是由各民族政权的属性及其与主体民族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的。作者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北方各民族政权的关系,阐明这些政权发展的层次及特点,并把北方草原的游牧型及东北地区的农业型政权作为“边境”民族政权的类型;把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开创的封建割据式政权以及北朝作为“中国”的民族政权类型;而夫余、高句丽等政权则是不同样式的奴隶制政权。建立在中原的属“中国”型政权,建立在边境的属“边境”型政权,同在“天下一体”之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体观是历史形成的,它构成了我国各民族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