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山名门     
“门”乃宫室垣墙所设之出入处;一扇谓之户,两扇谓之门。这是辞典上对“门”本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诗经》读札(二)陈柏华《周南·卷耳》,《集传》谓其为后妃思念文王之作,今人则多以之为思妇怀人之诗,两说大同小异。仔细揣摩诗意,似还当以征夫思妇说之为妥。《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应为征夫想象中之情形。“嗟我怀人”即叹“...  相似文献   

3.
此扇來自澄江署潮州佳裂精磨鑢告君懷袖十五年仲父游幕歸裝豫仲父樹藩公游澄海知縣蔣公定權幕掌書啓將歸豫製此扇當時小子十二齡眼見明月雙瞳青廖祥妙畫秋江別握手驢鳴話短亭賢宰蔣侯矜筆陣靈飛小楷倍妍潤蔣公浙人善書有文學於扇背臨鍾紹京靈飛經極精硬黃真似碎金書絹光還認鵝溪襯先君對客時一揮清談如屑落霏霏小子愛書兼愛畫眄仰神情興欲飛誰知人事浮雲改死生轉眼五十載無復王公仁者風劇嗟廋亮塵來浼破畫殘書一(?)  相似文献   

4.
梅珍生 《江汉论坛》2002,(10):58-61
《周易》损卦六三中,“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讲的是人际交往的损益行为。《彖传》中认为损之道是损下益上,而益之道是损上益下,这是将损益之道化约为君民之间的关系。如果将传统社会的君民关系推衍为一般的人己关系,损益之道,就可以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损益行为所构成的不同的交往模式。本文揭示了损益之道中所蕴含的六种损益模式及其所体现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5.
《诗经》有赘婚和弃夫现象的描写和反映:赘婚是一种男“嫁”女的婚姻形态,是远古母权制时代的野蛮婚俗———对偶婚的遗迹;在赘婚家庭中,女子居于支配地位,“弃夫”现象几乎成为当时一种常见的婚姻现象而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李秀成的評价問題的論爭中,苑书义、吕翼祖两同志力图把以戚本禹同志和罗尔綱同志为代表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調和起来,合而为一,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見解虽然是“針鋒相对的”,然而“都含有正确的因素,但也都带有不够全面的地方”。在他們看来,《李秀成自述》既是“頌扬了敌人、詆毁了革命”,“背叛了太平天国革命”,又是“頌扬了太平天国前期領袖們的英明和軍事形势的飞跃”,“緬怀天国”。李秀成既是有过“背叛革命的变节行为”,又是一位“农民革命領袖”,“在历史上应該是基本上肯  相似文献   

7.
1、嗟我怀人《诗·卷耳》《卷耳》是一首“劳者自歌其事”的诗篇。过去注家不知“怀”这个词在先秦为忧伤之义是很普遍的,却只拘泥于“怀念”一个意思。于是“嗟我怀人”变成“采卷耳的妇人怀念她在外远行的爱人”了。这样一解,下文许多“我”字,只好沿用“代我”的旧说,把这些“我”说成是“妇人设想的爱人的自称”,于是全诗除开头四句,全是“妇人幻想出的她爱人在外的情况”了。诗写得那样具体,那样真切,怎么会幻想出的呢?“代我”之说,是过去注家解释《诗》《骚》不透,开了这条方便之门而曲解,情理上是不会有的。“采采卷耳,不盈倾筐”是行役者从采卷耳的妇人慢腾腾的优闲情态,因而兴起自己的劳苦之感,所以紧接“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又紧接“陡彼崔崽……”,是一口气的呼号,岂是别人的幻想呢?寘,读“遂寘姜氏于城颖”的“寘”多少有  相似文献   

8.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尤中一、西周王朝的建立、发展和华夏民族的稳定《史记·周本纪》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孕者”。其后乃生周之始祖父后稷(弃)。姜原是有邰氏的女子...  相似文献   

9.
《管子》书中具有丰富的富国富民思想.对富国与富民的关系的论述,便是其富国富民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于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先秦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儒家注重富民,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主张先富后教.并说:“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姓不足,君熟与足.”孟子说:“易其田畴,薄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主张“以政裕民.”法家则比较侧重富国,商鞅提出“国富者王”、“国富而治,王  相似文献   

10.
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教会女校起了开先河的作用。传教士为“宣教”的需要,克服重重阻力,积极倡导女子教育,创办女子学校,资助女子出国留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记录了一个女性“去夫亡”的案例:女子甲去夫亡,男子乙亦阑亡,相夫妻,甲弗告请(情),居二岁,生子,乃告请(情),乙即弗弃……。整理小组认为,“去夫亡”即“离夫私逃”。女子甲以非法的方式私自逃离夫家,之后再与乙结合。从秦简记载看,当时这一类已婚女性逃亡甚至逃亡后再婚的情况或并不少见,如:女子甲为人妻,去亡……。(《法律答问》)甲取(娶)人亡妻以为妻,不智(知)亡,有子焉……(《法律答问》)“为人妻,去亡”亦即“去夫亡”,而“娶人亡妻以为妻”则是“去夫亡”之后再婚,同于“女子甲去夫亡……相夫妻”条。另据…  相似文献   

12.
任何优美的诗歌都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空”是诗美的容积,“筐”是它的限度。所谓空筐结构,指的就是兼容诗歌里所固有的艺术形象、艺术气氛、艺术情趣以及供读者自由联想并参与艺术再创造的广阔的艺术世界。简言之,它是艺  相似文献   

13.
昨日入城市自恨还山晚一朝云树深又念斯民远坐此两无成蹉跎复缱绻八闽有君子操行同琰琬日抱饥溺怀幽情寄翠巘为君写崖谷两心共关楗何用相校。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读李文初同志《释王勃诗中的“儿女”》(贵刊1981年第1期),感到把“儿女”一词只解释成年轻的女子,似不太妥当。唐诗里使用“儿女”一词很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而论。例如,杜甫《赠卫八处士》,有“昔别君未婚,儿女已成行”之句。很难想象,卫八处士的孩子全是“年轻女子”。到了近代,儿女的用法固然有专指女性的(如毛主席诗《为女民兵题照》),但也有兼指男女的。例如,孔厥、袁静合著的《新儿女英雄传》的“儿  相似文献   

15.
楚弃疾论     
昔楚康王将有讨于令尹子南。以语其子弃疾。斯时为弃疾者将如之何。以告其父则泄君之命。不告。则坐视其父之死而不救。左右皆荆棘也。东莱吕氏谓楚王以杀人之父之事语其子。则弃疾之为人可知。以为弃疾之得失不足论。呜呼。以此持论。乌足以穷天下之变哉。吾谓君子固能弭变。亦必善于处变。夫弃疾不能谏止其父之失于事先。律以君子之道。诚哉其不逮。然观其请尸以葬之后。既自疚其与杀吾  相似文献   

16.
贾谊论(节)     
苏轼 《船山学刊》2003,(3):99-99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吕氏春秋》多次以孔墨并称,如云:“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当染》)“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不侵》)“孔丘墨翟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顺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有度》)古代谚语又有“孔席不暇暖,墨突不暇黔”之说。这  相似文献   

18.
魏晋是政治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也是士人自我觉醒的时代,治史者对此虽时有论及,“魏晋风度”虽亦是后世之常言,但是马良怀君此文独能对此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鲜明指出,魏晋是我国封建社会唯独的一次权威思想崩溃与重建的时期,而所谓“魏晋风度”者,即是当时士大夫在此过程中迷惘与困惑的外在表现。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使人耳自一新,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9.
近读沈智《辛亥革命前后的女子报刊》文(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发现有这样一段文字:“1912年1月,上海成立了神州共和协济社,一致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会长。”阅罢颇感疑惑,查1912年3月22日《时报》刊《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开会纪事》中列有同年3月16日该社成立大会上领导成员选举结果:“名誉社长孙中山夫人、伍廷芳夫人、吴芝瑛君、刘青侠君。”孙中山与宋庆龄于1915年10月才在日本东京结婚,宋庆龄怎么可能在1912年初成为“孙中山夫人”呢?显然,这里所谓“孙中山夫人”实指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另外,1912年宋庆龄正在美国佐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弃智”之缘由、“弃智”之策略和“弃智”之归宿等方面对先秦老庄的“弃智”思想作简要论述,以期厘清其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