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現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現象,也是一个迷惑了不少人的社会現象。弗蘭克林·罗斯福1933年初就任美国总統后,立即在全国发动了一个“重建运动”,或称“新政”。 在对外政策上,罗斯福在美国执行了十六年“鸵鳥政策”之后不得不承認了苏联;宣布了对拉丁美洲的“睦鄰政策”,在“中立”和資产阶級和平主义的伪裝下推行慕尼  相似文献   

2.
李铁映同志谈学风与文风的创新李铁映(1·1)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重要讲话(5·封二)·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郭华红(1·5)“三个代表”的理论渊源徐维检(1·9)毛泽东反腐倡廉的特点及其启示姜义军(1·13)贯彻“三兼顾,三为主”方针,繁荣山西社会科学事业武步云(2·3)·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指示笔谈·迎接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艾斐(5·3)“三个代表”是根本尺度时新(5·4)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王生钰(5·5)关…  相似文献   

3.
百日新政时期罗斯福在领导立法方面的实践,揭示了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由罗斯福所倡导的美国总统和国会关系的一次调整,改变了国会垄断立法议案的局面,形成了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议案的一个惯例,使国会的立法工作逐渐依赖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括号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代表新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郝铁川(6·3)治党与兴邦的有机统一…………施岳群(6·9) ——“三个代表”与三大执政考验“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奚洁人(6·12) ——“三个代表”的思想方法论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阶级基础……………………………………贺世友(6·15)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王邦佐 谢岳(7·3)党的性质与“三个…  相似文献   

5.
浅谈"9·11事件"的经济思想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作为世界性重大突发性历史事件,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过程和经济思想观点正产生转折性的变化与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居经济思想主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将弃守更多的阵地,而与之相对的凯恩斯学派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观点将重返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舞台。同思想理论层面的转向形成对照,美国政府在经济步入衰退的情况下,实用主义地采取凯思斯主义的危机应对政策的举动令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外交李良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且迅速扩大事态,野蛮侵占了我国东北。次年3月,它又一手导演,成立了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近代对华侵略战争规模的扩大,严重恶化了中日...  相似文献   

7.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他在就职典礼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郑重而明确地宣告,本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将坚定地奉行“睦邻的政策”。关于“睦邻政策”的评论,国内学术界意见历来存有分歧,而多以贬为主。比如认为,“罗斯福的‘睦邻’政策,是美国在罗斯福执政前期用以欺骗拉拢拉丁美洲各国的政策”。在前些年出版的美国史著作中,认为“‘睦邻’政策的实质是在伪装‘平等’、‘不干涉’的口号下,以迂回的方式向拉丁美洲继续扩张”。“美国对拉丁美洲提出睦邻政策。实际以‘睦邻’为幌子,对拉丁美洲进行粗暴干涉。”上述这些对罗斯福“睦邻政策”持完全否定态度的观点,论据是不是充足,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仅就“睦邻政策”产生的背景,简要实施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略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史上的一个杰出作家。他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开创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以及后来的作家们。本文从真实客观性 ,现实性和悲剧性三个特点入手浅析了西奥多·德莱塞自然主义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三十 “千百万人亲身体验失去了什么”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原最高苏维埃主席); 第一个问题,关于苏联解体。 我是在军工厂开始革命生涯的。1954年起,开始接触苏联社会的上层。从1991年到1993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1991年8月到9月,反共产主义、反党的政变。第二次是1991年12月,反社会主义苏联的政变。第三次是1993年9月到10月,反苏维埃的政变。第一次政变发生的时候,敌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只要把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摧毁,整个社会就会很快崩…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开始于地中海时代;接着是大西洋时代,现在它进入了太平洋阶段。”英国著名历史学家A·J·托因比在1974年也曾预言:世界的重心将从大西洋摆向太平洋。美国前驻日本大使迈克尔·曼斯菲尔德则明确认为“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在1985年2月的一次讲话中谈到,“里根总统同罗斯福总统一样,满怀热情地对待太平洋出现的大量机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总目录(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页码)政治·社会·法律略论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续)武文军(1·19)“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被“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取代——对国内外发展战略选择中目前最大分歧之一的评析胡义成(2·1)建立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神韵”说之关系试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神韵”说之关系试解·周祖谦一王国维《人间词话》第9则曰: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诗话》‘公’作‘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影’作‘月’)、...  相似文献   

13.
“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曹竟成毛泽东(1893·12·26—1976·9·9),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常说:“我以前常用的‘润芝’一名,是杨怀中先生为我取的。有一次,我在给杨怀中先生的信中署名‘毛学任’,杨怀中先...  相似文献   

14.
世纪献辞……………………本刊编辑部(l·3)·寄语21世纪中国学术·辩证发展的新世纪学术……………蔡尚思(l·4)新世纪的期望……………………张岱年(l·4)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蒋学模(l·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张世英(l·6)我的希望……………………钱谷融(1·8)·新世纪与学术创新·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张立文(l·9)思想的原创性要求………………赵汀阳(l·1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原创…………吴炫(l·13)原创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怎样正确认识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目前学术界“肯定论者”所提出的“确凿证据”充其量只可作为一种间接材料。靠一二条间接材料加上逻辑上的“猜想”,在理论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这也是中国学者疲于应付“怀疑论”者论战的根本原因 ;而“怀疑论”者对马可·波罗的某些苛求 ,在逻辑上讲确实是站不住脚的。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 ,“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丁焰辉(4·2)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周策群(4·12)GNP指标质疑……………………陈朝阳(4·ZI)___、。_、。转轨时期政府职能弱化与强化辩析一,·—·,。…………………………·‘……·朱兀(4·25)对“九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思考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刍议唐贤秋(1·2)”””“““”””““““”””“”“”””””··”·”………·吴容年(4·28)广西基本建设投资短缺问题研究强化理财管理措施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之前 ,美国在中亚虽有所渗透 ,但并没有形成战略支撑点 ,没有真正“进入”中亚地区。“9·11”事件之后 ,美国大举进入中亚地区 ,这使中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10月,美国又公布了得到威尔逊批准的关于“十四点”的注解。本文拟对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提出背景及其影响做个简单分析。一、威尔逊的“理想化”战争目标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外交史上以奉行“理想主义”外交而著称。由于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1917年4月2日,他在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发表宣战咨文,呼吁对德宣战。他为美国制订了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战争目标。他把美国参战原因简单概括为“正义…  相似文献   

19.
1996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弗兰克·萨勒维出版了《生就反叛》(Born to Rebel)一书,在西方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学界引起震动。该书提出“生育顺序”(birth order )概念,认为生育顺序是科学革命时期影响理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以M·所罗门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萨勒维提出责难,认为:1、生育顺序作用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2、在理论选择过程中,生育顺序作用不能取代科学的理性的作用;3、以生育顺序作用为基础的进化认识论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控制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提出的。1901年罗斯出版了名为《社会控制》的论文集,以其对人性的假设,以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为背景,阐述了有关社会控制的问题。罗斯认为,社会秩序的破坏,是由于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要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