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翻译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通常都和忠实性联系在一起,即如何从形式到内容等各个层次上忠实地再现原文,尤其是在西方"等值论"的思想传入之后,这一思想尤为盛行。实际上,在翻译中创造性忠实性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原因有以下几点:传达原文思想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由于文化、地理背景差异而产生的文化缺陷;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总之,没有了创造性,忠实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无法达到的。  相似文献   

2.
翻译过程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翻译过程中的层次感、文化因素、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技巧等,都是翻译中的重要因素,与翻译的忠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结构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真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哲学产生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构主义体现在对确定性的追求,在其影响下,翻译理论的研究强调忠实性原则,这一原则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影响深刻。而当代翻译理论对此提出了诸多不同的看法,认为意义是不确定的,忠实性原则也引起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因此,研究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本质,并考察在结构主义影响下翻译理论研究所具有的特点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兼论文学翻译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翻译标准和文学审美艺术性的探讨,结合相关实例,论证指出,在文学翻译作品当中,文学性是实现译作忠实性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信、达、美"的原则,在保证译作忠实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文学性,使文学翻译最终成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文介绍了三种翻译比喻修辞格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翻译比喻修辞格的时候,应根据“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恰当地翻译。要达到译文在内容上和语言上对于原文的“忠实性”,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还需要译者努力钻研和长期地积累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6.
诗歌翻译要忠实于原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译作对原作亦步亦趋,生搬硬套。译者要在原作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再创造”是法汉诗歌翻译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不同的创造形式,又形成了法汉诗歌翻译中忠实性、牺牲性、叛逆性的创造风格。  相似文献   

7.
译者的职业规范体现一定社会背景下翻译行业从业者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清末民初翻译行业逐渐兴起得益于稿酬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出版业的兴盛及独特的传播方式,但其时并未形成正式、统一的翻译职业规范。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清末民初译坛规范了译者的翻译职责、译者的翻译选材及翻译体例,规范了翻译的标准即译本的忠实性,论证了“信...  相似文献   

8.
由于引进渠道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大陆引进的美国大片片名翻译与港台的翻译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各种参差不齐,风格迥异的翻译充斥于电影以及相关的音像市场。要翻译好美国的商业电影,根据其特点必须考虑到忠实性、艺术性和通俗性等因素,采取音译、直译、补译和创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阐述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释义观,分别从词汇、文化和修辞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其给翻译所带来的启示。自然语义元语言的语义原词释义方法有助于词汇翻译的恰当准确,而其“文化脚本”的引入有助于纳入语言中的特定文化,设置适应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翻译倾向。在修辞层面上,借鉴隐喻释义的可行性,明确其他修辞的释义核心,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和翻译新方法的探索。总之,借鉴自然语义元语言释义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忠实性。  相似文献   

10.
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旨在不同文化的读者能够更好地互相理解.借鉴了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的阐释理论,提出阐释翻译的四个过程,即信赖释意、理解入侵、表达吸收和对等补偿,强调阐释的内容即认知补充的内容,为了避免损失,对等补偿必不可少.阐释翻译对我国翻译理论的构建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翻译"忠实性"的神话,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就文学翻译质量的把控而论,译者作为双语读者和双语文本的比较者,毫无疑问是翻译质量的主导者和操纵者;而双语读者或多语读者能够对译作信息的忠实性、审美性、形象性及文化协调性与原作进行比较,这使得他们拥有了异于其他读者的特殊身份,即翻译质量的"仲裁者"和"独裁者"。  相似文献   

13.
法国当代翻译理论家阿尔比所提出的衡量译文忠实性的有关原则.翻译的"主体性"是"忠实"限制下的主体性,翻译的"忠实"亦是"主体性"的忠实.  相似文献   

14.
广告翻译的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翻译行为日益趋向多元化,在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内难以充分地解释各种复杂的翻译行为,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也已无法完全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功能派的翻译理论一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而修正了传统的“信、达、雅”原则,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商标名是产品的第一"门面".商标名的翻译是一项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行为活动,目的论对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目的论三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在商标名翻译中均有可操作性,但连贯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性原则,忠实性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译者应始终以读者为中心,灵活运用翻译原则,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创作出最能实现商标名翻译预期目的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意象集中体现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如何对诗歌的意象进行翻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庞德的意象翻译观入手,提出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时应该进行"忠实性"和"叛逆性"的创造。"创造性"的翻译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因此,本文对诗歌意象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翻译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翻译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译本中尤其是文化翻译部分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不忠”现象。作为中国文化典籍之一的《浮生六记》,其不同时期两个英译本的译文和原文存在诸多差异。勒菲弗尔的“操控论”为此差异现象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新视角。文章对比分析了《浮生六记》两个译本中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探讨了意识形态与文化翻译策略生成的相互关系,以期引导翻译工作者在文化翻译中能恰当地选择翻译策略,避免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最终达到平等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比较的方法从历史,环境,宗教,思维,习俗等方面探讨了英汉化差异的几个问题,说明译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语言的化差异,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重复在语篇的构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音位、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论证了在翻译中保留形式对等是实现忠实性标准的前提,认为语篇中重复现象的翻译可以作为鉴赏和评价译文的一个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影视片名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片名佳译能为影视片锦上添花,在新片的推介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以及对影片主题理解的不透彻,或为了盲目追求影视片商业价值,片名误译时有发生。影视片名翻译应当遵循忠实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统一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