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琉球的归属问题,中国知识界、军政界展开了对琉球问题的介绍与研究,发表了多篇文章,出版了几部专著,取得了初步学术成果.这些研究看重琉球的军事价值,主张将琉球纳入中国版图或实行国际共管,反对日本力量再次进入琉球,开启了20世纪中国大陆的琉球现状研究.这些研究属于国防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与长远目光.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研究资料匮乏等因素,中国知识界还意识不到琉球群岛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产资源、矿产资源,及其与中国大陆、台湾的密切经济关系.这些介绍琉球的文章、书籍属于普及性研究、宏观研究.对于美军占领下的琉球,国民政府的关注度仍然不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开展有利、有节的斗争,丧失了共管琉球或实现琉球独立的最佳时机,给中国东部海域及中日领土争端埋下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柳岳武 《人文杂志》2007,(3):126-135
康乾盛世时期是中、日、琉球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中、日对琉球的不同政策进一步导致了中国对琉球的影响之日益衰落和日本对琉球的影响之日益增强。通过康乾盛世近二百年时间,日本极大地增强了对琉球的实际控制。而与此相反,中方的琉球宗主权相对于日本而言却在日益衰落。  相似文献   

3.
王瑛 《云梦学刊》2006,27(1):59-61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对于日本在琉球的行为,李鸿章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张琉球自主,这一主张最终导致了清朝对琉球宗主权的丧失,但也反映出李鸿章在同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的近代国家利益思想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他将国际公法同中国传统的“存祀主义”糅合在一起,试图以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传统的宗藩问题,具有开放性;其同意琉球自主,又体现了他主权观念的萌发,表现出新旧思想的杂糅。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占琉球,清政府爱莫能助,坐视日本的侵略扩张.1895年,日本窃占钓鱼台列岛,又通过《马关条约》,侵占台湾岛、澎湖列岛等.民国前期,中国知识界对琉球问题鲜少研究,社会大众一般也不知道琉球沦亡的经过及其与中国的宗藩关系.蒋介石早有收复台湾、琉球之志,因实力所限,收复琉球并未上升至国民政府的大政方针.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明确提出收复台湾、澎湖、东北等失地,建议中美在战后共管琉球.为了战后建设一个新中国,胡焕庸等人深感中国必须汲取东部沿海遭到侵略的历史教训,不但要收复台湾,更应将与台湾相连的琉球群岛收归中国版图,来保证中国东部大陆有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他们努力搜集资料,汇编成册,介绍给社会大众,毋忘琉球,提出收复琉球的建议.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书》,中国将收复包括钓鱼台列岛在内的所有失地.因美军攻克整个琉球群岛,中国需与美国交涉,来收复钓鱼台列岛.  相似文献   

5.
王瑛 《云梦学刊》2010,31(6):89-91
1874年日本派军入侵琉球,1875年3月吞并琉球,废琉球国王,将琉球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在中日琉球之争中,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调停成为李鸿章条约交涉之居间调处法的典型运用。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05-110
康熙二十二年,清帝有意加强藩属国及海疆管理,命汪楫出使琉球。汪楫一行与琉球国的交流集中反映在汪楫所撰《使琉球杂录》和《中山沿革志》中,其交流活动包括:关心琉球安全问题,向琉球国王提出加强兵防的建议;部颁谕祭、册封仪注不备,重为酌定,仪注详备,且显有变革,为后来琉球使臣效法;对出使旧例与琉球风习进行改革;与琉球能诗之士往来酬唱,将赠答诗汇编成集;鼓励琉球兴办教育,归来代为奏请琉球生入监就学。汪楫出使琉球在清代中琉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强化了清政府对琉球的交往,而且大力促进了中琉政治文化交流,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位于东南亚的古琉球国很早就是中国的属国。它虽然与日本地缘相近,但却归属于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经济关系。大量证据表明,日本所谓的琉球、日本祖先“同缘论”只是日本为其吞并琉球行为所作出的无聊狡辩;相反,早在明以前的古代时期,琉球就同中国有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07-114
清代中琉交往的主体,是双方雅好诗文的士大夫阶层。而山川秀丽、经济富庶、人文昌盛的江南地区,是琉球诗人赴京的必经之地,亦是赋诗吟咏的多产之地。琉球诗人笔下的江南题材汉诗,展现出壮丽多姿的画卷,表现出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姿态和风貌,是诗人穿越时空阻隔,实现中琉对话、古今沟通的津梁。藉此可探析琉球江南题材汉诗的审美特质与意义,进而发掘琉球汉诗的儒家文化底色以及琉球诗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9.
早在1943年开罗会议举行时,罗斯福总统曾提议将琉球交付中国,蒋介石考虑中国实力不足,遂拒绝罗斯福的提议.二战战后,国民政府顾及自身实力,又考量美国在东亚的布局,遂放弃由中国托管琉球的方案,主张中美两国共同托管琉球,并再三强调中国与琉球的历史关系,不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蒋介石退守台湾后,暗中扶植琉球革命同志会,聊以自慰,并藉琉人国籍问题的操作,作为“中华民国”正统地位的筹码.“外交部”虽机关算尽,但在台湾当局仰赖美援的现实之下,琉人国籍或琉球归属问题沦为台湾当局与美国、日本政府交涉的外交策略.正因为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被排拒在国际社会之外,台湾当局亦未能得到对日交涉话语权,只能维持“冷战”的东亚局势,未能妥善处置琉球归属问题,丧失后来的“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处理之先机,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  相似文献   

10.
陈文龙在抗元斗争中壮烈殉国后,宋、元两朝皇帝并未对他敕封“水部尚书”和加封“镇海王”;至于“册封琉球”更是清代的事。第一个问题:究竟于何时陈文龙才有上述的封号?对这厂.问题,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天帝”所封。“天帝”为何方人物?看不见,摸不着,纯属子虚乌有。笔者以为这与明洪武五年(1372年)之后,直至清光绪十年(且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琉球与中国建立藩属关系有关。明清两朝政府遇上琉球新国王登基,必定派遣册封使团前往参加“册封礼”庆典,并宣布中国政府对琉球新国王登位的认可。这是疏球举国上下极隆…  相似文献   

11.
杨邦勇 《东南学术》2012,(3):257-265
华夷秩序是中国古代君主建立的传统的国际关系体系,而宗藩关系则是华夷秩序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明洪武年间,琉球王国接受大明王朝的册封,称臣入贡,宗藩关系正式建立。明清时期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琉球进行了有益的交流。通过本文的分析和阐述,从整体上分析了中琉朝贡关系的来龙去脉,揭示天朝宗藩体制下中国与琉球的密切关系,研究了宗藩体制在琉球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琉球三十六岛与钓鱼岛列屿考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具有不可争辩的主权。在明代,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我国行政划分上,隶属于台湾管辖。郑舜功《日本一鉴》,明确记载钓鱼岛列岛是台湾的一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来就不是琉球或冲绳的一部分,是有确凿的历史文献根据的。琉球附属岛屿从来没有钓鱼岛列屿,是确凿无疑的,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陆、台湾、日本已经出版的档案为基础,全面收集、分析清朝因遭风漂往台湾的琉球难民事件。文章指出,在清朝统一台湾以后的 175年间,共有 64起琉球难民因遭风漂往台湾,平均每隔两三年就有 1起。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当时琉球国内的农业生产及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海潮风汛、船只航行等因素有关系,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些琉球难民在台湾得到很好的救助,并形成一整套抚恤制度,显示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清代处理涉外事件时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明初中琉宗藩体制建立以来,中国与琉球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本文通过探讨儒学移植琉球的途径,阐述了儒学对琉球影响的具体表现,明确指出,琉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实为儒家思想极为成功地整合琉球社会秩序所致.深入探究明清时期儒学在琉球的传播和影响,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琉球来华留学生有他们相承于国人的学制、课程设置及成效,他们学成回国后在移植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教育体制和推动琉球文教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琉球汉文学史是一个尚无人研究的课题。琉球汉文学大致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从13世纪甚至更早至16世纪;中期是琉球文学的黄金时代,从17世纪至18世纪;后期至日本明治政府以暴力侵占琉球,“废琉置县”止。三个时期各自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诗人与散文家。  相似文献   

17.
明初,凡外商入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①。清袭明制,福建仍是中国通琉球(今日本冲绳)的唯一口岸,因此福建成为中琉关系发展的重要省份。中国册封琉球使团在福建造船、招募使团人员,福建是中国册封琉球使团启航和返航的地点;琉球来华进贡使团均在福建上岸,进京人员均由福建政府派人护送;琉球政府曾派遣大批的留学生在福建学习各种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为了发展中琉友好关系,明政府还曾颇令让闽人36姓移居琉球。由此可见,福建在中琉两国之间政治交往、文化交流、贸易交通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福…  相似文献   

18.
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性质目前有"北方官话"、"南京官话"、"南方(地区)官话"、"福州官话"四说。将琉球官话课本与同时期北方官话作品"清本老乞大"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语法上存在一系列的差异;与吴、闽、粤、客的方言材料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语法上存在一系列的对应。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是吴、闽、粤、客四大南方方言在"官话"层面上的投射,即南方官话。  相似文献   

19.
一、沈葆桢对台湾洋务活动的倡导 鸦片战争前夕,由于腐朽的清延长期以来对台湾施行的颟顸政策,台湾的政治、经济发展,就全国范围而言,属于相对落后的地区。 1874年,日本以琉球渔民遭风漂至台湾,被高山族牡丹社人所击杀为借口,悍然出兵台湾,中日琉球交涉事件发生。由于受到琉球交涉事件的冲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的石敢当关于中国南部各城市及其周围农村的石敢当的事例和特色,本人做了一些阐述,然而在拙著“日本本土和琉球民俗的比较研究”一书中却没有记入宁波、绍兴、杭州等地的石敢当,虽然做了一番调查,遗憾的是没能找到线索。由于文化大革命,各地的寺庙和石敢当都遭到了破坏,其破坏程度不亚于日本当年的废佛教运动。可是,近年来,随着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宽裕,宗教和民间信仰也在逐渐复兴,石敢当的风姿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本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