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改革开放与第一生产力解放、发展关系问题的提出 正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出现新的转机的重要时刻,邓小平同志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见解。深入学习、全面研究一下小平同志近十余年的一系列讲演、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精髓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改革的思想;三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四是,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和建设解放、发展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小平同志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阐发、坚持和发展,是科学的、革命的、彻底的、完整的,而不是空想的、保守的、庸俗的、片面的。因为,这种历史观,不仅坚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那时以来党中央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反复强调,始终坚持,在任何情况下毫不动摇。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又一次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点。这对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个思想贯彻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所有一切工作中去,无疑将会产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二大破旧创新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并产生了和正在继续不断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一 改革,就是破旧创新。改革的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一切不适应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曰之旧,一切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日之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这个矛盾是对抗性的,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这个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存在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行调节来解决不适应的部分。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旧东西,我们都要破除;凡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新东西,我们都要创建。这就是要改革。  相似文献   

4.
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综合国力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因此,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实力的大小,生命力、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所以,从根本上说,改革就是首先为了解放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就是为了使国有企业充满勃勃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上的报告中反复强调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确,“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邓小平同志语)因为发展生产力,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为共产主义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只有充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斯大林认为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苏联没有对抗性矛盾,认为苏联各族人民的友谊和苏维埃的爱国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在社会发展动力上,恢复了历史唯物论,后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又把阶级斗争当成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当前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迫切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其中一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变化,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必然会产生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需要不断地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社会逐步由不  相似文献   

9.
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在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即资产阶级政权之后,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时而临的任务,除了继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外,主要精力应花在加速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上,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善与提高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增长物质财富.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作为能够最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体制的同时,也作为社会分化体制而加大了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把握社会主义财富生产的功能性要求与合法性要求的同时,确立起与从"如何增加财富"到"如何支配财富"的历史转变相适应的社会财富生产观.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的实现形式。决定生产方式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 ,而不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传统政治经济学错误地认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 ,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只能是资本的生产方式 ,资本的生产方式在运行层次上就表现为市场经济 ,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范畴就是资本的生产方式。资本的生产方式并不是永恒的 ,资本的生产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产生并将不断地产生否定资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和深化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继续不断解放社会生产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历史任务.本文从广东改革发展的实践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角度出发,分别从“问题的提出”,“理论判断”,“改革行动”三个层次着重探讨若干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忠实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苏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政教室赵学斌、赵龙志认为,所谓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共产党如何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呢?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要地位。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力。第三,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发和用好人才资源。第四,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提出了必须坚持全面改革的长远指导方针,他说:“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九年间,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绚丽光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又一次革命。我们靠改革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 改革是历史的动力。凡是前进的社会,无不依赖于改革;只不过有大改与小改,自觉地改与不自觉地改之分罢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只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其他任何一种阶级社会的改革,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群众性,即是社会主义改革独有的品质,是社会主义改革先进于其他社会改革的最显著标志。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最深刻的原因和最强大的动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任何社会的变革,最终都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需要改革,自然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来的客观要求。在社会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而劳动群众对社会的各种要求,是社会变革的最深刻的原因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和平时期,对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调节与解决,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改革。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是一个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过程。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改革将因其有着适应社会基本矛盾发辰的客观要求,而与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共始终。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之一。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允许的,凡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应改革的。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我们检验一切工作的一个最明确、最简单、最切实、最可靠的标准。因此,生产力标准问题实际上就是怎样才能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怎样才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呢?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是很复杂的,它涉及  相似文献   

18.
高培元  李妮亚 《理论界》2008,3(4):12-14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29年的历程,是生产力不断解放又不断发展的历程。与生产结合的科学技术发展是生产力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最有利的平台。“科学发展观”是更高层次、更佳水平的发展生产力理论,将要继续的改革开放任务仍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工作的中心任务。我国少数民族是在极其复杂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广大汉族地区低得多。在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已经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但生产力仍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坚持生产力标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重要谈话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概括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是,如何解放生产力,又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笔者认为,实行劳动力商品化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机制。这是历史的启示、现实的必然和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