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妍  宋昕 《理论界》2005,(12):12-13
由于制度本身的功能是提供制度服务,所以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同时,制度非均衡以及制定制度的主体——政府自身的缺陷,导致寻租行为与制度具有内在的共生性。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对政府寻租的路径依赖,提出治理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寻租,必须进行整体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分析近年来逾演逾烈的“新闻寻租”事件,笔者认为媒体在转型进入市场后其内部运作制度的缺陷是其发生的土壤,而媒体体制的扭曲和功能障碍则是新闻寻租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了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的五个必要条件,即寻租活动降低了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并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统治者对如何治理寻租拥有充分的杜会科学知识存量;官僚代理机构中的内部人寻租从根本上危及到统治者目标的实现;统治者在政治上所依赖的是寻利的压力集团的支持而得以巩固其统治地位;正式制度安排必须得到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认可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肖峰 《社会科学论坛》2005,(18):118-120
分析近年来逾演逾烈的"新闻寻租"事件,笔者认为媒体在转型进入市场后其内部运作制度的缺陷是其发生的土壤,而媒体体制的扭曲和功能障碍则是新闻寻租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背景的分析,揭示了以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为主的小企业在制度变迁中的寻租行为及地方政府在腐败的寻租中所起的作用,并设立了资产界定和寻租力度的简单模型,分析了资产界定高低和寻租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倡减少政府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干预,通过竞争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盐,上关国计,下系民生,因而盐政向为政府要政。但在近代,盐政却以乱著称,而乱中之最乱又当属专商引岸制度。专商引岸制度何以积弊至深,而其改革又经年历久 ?本文试引入寻租经济学提供的寻租分析思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寻租视角,对民国初期专商引岸制度改革作一典型剖析,探寻其中原由,以求有鉴于今。  相似文献   

7.
寻租理论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转轨体制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寻租的含义、经济特征、寻租产生的制度原因,及对寻租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希望有助于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从而能从体制入手,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8.
金太军  汪波 《文史哲》2007,24(3):154-162
“制度模式化”可最大化特定发展路径的制度收益,但制度模式化所形成之“垄断性收益体系”,亦会内在地导致制度衰退,此即“制度模式化悖论”。在变化的制度环境中,制度变迁既非以“自执行”方式自发完成制度变迁过程,也不会由于“路径依赖”而必然陷入良性或恶性“锁定”,而是呈现出发展——停滞——新发展螺旋上升之“间隔性制度变迁”过程。任何制度优势都只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比较制度优势”,若将一种制度模式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理解为恒定优势,就极易导致制度僵化与制度惰性。而多模式竞争能促使各模式保持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快速反应机制,有助于形成多元、持续、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因而成为“制度模式化悖论”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更多地将研究的立足点放在路径依赖的性质上,而对制度变迁过程中状态和结构依存的特征却不甚关注。实际上,状态、结构依存和路径依赖特征都是影响制度变迁方向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一个最优化的理论模型综合分析了制度变迁理论中有关这两个特征的一些问题,并且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为例,具体地说明了这两类因素所起的相关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0.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变迁模式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 《天府新论》2002,(4):3-12
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变迁模式应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企业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在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上 ,既要承认路径依赖不可避免的影响 ,因而采取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变迁方式 ;又要充分注意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消极影响 ,确立更新性制度变迁方式的主导地位 ,以最终克服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1.
权力寻租,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是经济人趋利动机与权力滥用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双重体制的并存及制度的不完善,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并滋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针对权力寻租产生的原因,转型经济中治理权力寻租的相应对策主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租金消散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走出“寻租”误区鲁济典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学界称之为“寻租”现象蔓延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自觉地、坚决地走出“寻租”误区,中国改革的前途是令人担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建立,将是不可能的。“寻租”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发的场域视角,非典型腐败主要包括政治域的隐匿权威、法律域的立法腐败、经济域的信息腐败、社会域的语言腐败、学术域的学霸腐败和艺术域的权威腐败。本质是民主政体和市场体制不完善及相应制度规范缺失状态下权主为个体或集团利益实施的一种滥用公权、私权和共权侵占公共利益的行为,且具有隐蔽性、全域性、泛权性、阶段性、群体性、相生性、致损性等行为特征。非典型腐败的动力机制可解构为其生发运行的人性基础、内生力量、心理基础、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制度条件。从体制转轨角度看,大量存在于夹缝中的制度租金不但诱发了寻租行为,而且因以权力粗暴干预市场为特征削弱了治理寻租的正当性,也为非典型腐败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相对于权力治理,非典型腐败宜采用制度治理。以制度约束权力,建立对市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重塑社会治理结构;制度供给及时响应制度需求,消除制度租金,并坚持以市场化为制度供给的基本导向;强力反腐,制造“奥尔森震荡”以改变反腐制度的演进路径,推动反腐制度变迁退出低效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4.
论制度变迁与“中国模式”的逻辑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及其三大构成要素关系的理论,可将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变迁逻辑,在理论上分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两大类型。其变迁手段是通过创设式制度变迁和移植式制度变迁的交替使用来进行的。具体路径体现为:产权制度变迁、组织运行体制变迁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关系及其创新过程。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变迁以“制度环境变化→意识形态变迁←→产权制度变迁→政府组织形式变迁→制度绩效”的独特路径,验证了“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其所包含的逻辑路径,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可资借鉴的一般范型。  相似文献   

15.
一、寻租的四个法律特征“寻租 (rent seeking)”是由安妮·克鲁格在 1974年《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她指出 :“寻租”是指“那种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 ,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有理由说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① 。寻租概念的提出 ,极大地活跃了经济学研究。现在 ,寻租理论实际上已经跨越经济学而进入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研究领域。运用法学理论研究寻租概念及相关理论 ,既可以深化理论研究 ,又能够丰富法学研究领域 ,这种交互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根据安妮·克鲁格提出的寻租概念 ,我们…  相似文献   

16.
“寻租理论”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寻租理论”的基本内容 “寻租理论”的故乡在美国。它萌芽于60年代,正式确立于70年代,至今已得到长足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戈登·图格尔在1967年发表的《关税、垄断和盗窃的福利成本》一文中,就隐约涉及了“租金”及“寻租”的基本原理。而把“寻租”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正式提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他在1974年发表的《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深入研究了由于政府对外贸的管制而产生的对“租金”的争夺,并设计了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和论证。后来,这篇文章被经济学界视为“寻租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克鲁格也被视为“寻租理论”的彝祖。 经济租金的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传统的李嘉图学派的经济租金,是指付给永远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如地租)。后来,马歇尔发展了租金的概念,认为租金除付给永远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外,还包括付给暂时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布坎南在1980年发表的《寻求租金与寻求利润》一文中,给“寻租理论”下的定义是:“‘寻求租金’一词是要描述这样一种制度背景中的行为:在那里,个人竭力使价值最大化造成了社会浪费,而没有形成社会剩余。”①柯兰道尔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一书给“寻租”下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17.
范毅 《中州学刊》2006,(3):38-41
“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中带有普遍性的两种趋向,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一制度变迁中,受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较大。现阶段的中国政府,只有着力制度借鉴,坚持制度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才能排除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走出路径依赖对“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这一制度变迁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政府主导、改革强制为主要特征,但是制度成功的演进是"路径依赖"的结果还是"适应性选择"的必然成为当前争论的热点。通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演进是"路径依赖"与"适应性选择"相互糅合的结果,"路径依赖"强化了"适应性选择","适应性选择"增强了"路径依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或建立起来的 ,用以减少风险和增加信任的行为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 ,制度会因发生磨损而出现短缺 ,因此将打破旧的制度安排而形成新的制度供给。这种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即是制度变迁的表现 ①。制度变迁总是遵循一定路径 ,沿着特定的轨迹演化的。但是 ,由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受到不同变量的作用 ,其路径选择也体现出多样性特征。本文梳理了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制度变迁的三种路径理论 :路径依赖、路径替代和路径偶然 ,以期对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方式进行总体性概括。一、路径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长期延续,是科举制度绩效优势,制度均衡、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的交叉互动,以及科举隐性合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分封世袭制相比,科举制度具备绩效优势。而制度供给对持续的制度需求的响应、以制度养护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使科举制度成为各个封建王朝所依赖的选仕制度。科举制度可以被理解为普通民众和统治者之间的隐性合约,而自我履约性确保了合约关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