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昔日红红火火,如今冷冷清清大学少年班成长的烦恼大学“少年班”,是培养智力超常少年的基地。19年前,中国科技大学首先办起少年班,考入少年班的学生最大的15岁,小的仅12岁。当他们带着一脸稚气背上“神童”的美誉,跨过高等学府那道高高的门坎时,他们无疑成为...  相似文献   

2.
超常教育作为个别的事实、案例,并非始于今天;但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思想,一种明确的、系列化了的教育体制,却始于当代中国,始于少年班的创办。1984年8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会见美籍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就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功的超常教育指出:“少年班很见效,也是破格提拔,其他几个大学都应办少年班,不知办了没有。至少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应办一点少年班。”为此,1985年1月26日,教育部决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20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发展轨迹,介绍适应创新教育的少年班招生改革思路及实践,以利于“少年班”人才选拔、成长及成材,提出了针对少年班个性化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认为少年班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今后改革的趋势应该是加强招生模式的改革,注重创新人才的选拔,实施个性化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机会是上帝的别名。”那么,机会究竟是什么呢?在一个画室里,一个青年站在众神的雕塑面前,指着一尊塑像好奇地问:“这是谁?”那尊塑像的脸被头发遮住了,脚上还长有一对翅膀,雕塑家回答道:“机会之神。”“那为什么它的脸要藏起来呢?”年轻人又问道。“因为在它走近人们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看见它。”“那它为什么脚上还长着翅膀呢?”年轻人又追问道  相似文献   

5.
读者网站     
“拍卖”灵魂? 日前,笔者读报看到一则奇闻:美国有人登广告曰:“谁愿意把灵魂卖给魔鬼将得到三十美元。”广告登出后有很多人赶去“拍卖”。有人感慨道:“灵魂就这么不值钱?”也有人说:“灵魂算什么?好多人不要灵魂照样活得光鲜、滋润!” 我就想不通,人怎么能不要灵魂?近日,却又真真实实地得知,不少人确实不要灵魂,真的还能那么行走尸走肉_地“潇洒走一回”。报载:湖南某女大学生抛弃四年所学的机电专业,到海南去当三陪小姐,做皮肉生意。春节回家时  相似文献   

6.
现在与过去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如下一些情况 在督促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时,有人说:“老干部坐着领离退休费,还争什么待遇?” 在谈到要尊重老干部时,有人说:“老算啥?老干部老,是他妈生得他早!” 在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时,有人说:“别罗嗦了,我不爱听这一套!” 这些恶言恶语,不要说老干部,就是每一个正常的人听了,也会寒心的。  相似文献   

7.
摆地摊不知为何,8岁的侄子一心想长大后摆地摊。他妈妈训斥说:“以后不准说摆地摊,没出息!再有人问,你就说长大后要出国念书,上哈佛大学!”后来,再有人问他:“小宝儿,长大后干什么?”“出国念书,上哈佛大学!”那人又问:“那上学回来呢?”侄子白了那人一眼,说:“摆地摊啊!”  相似文献   

8.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速度。”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8,(5):51-51
局大长夫“::“大把夫头,向请右问边减转肥到有左何边良,方再?从”左边转到边,如此摇头不止。”局长“:何时这样锻炼?”大夫“:有人请客的时候。”珍妮订购了一打鸡蛋,但送到家里时只有个,于是她去找商店的主人。“先生,我早上订购的是一打呀?”“不错。”商人点点头。“可是你  相似文献   

10.
过年菜某专家,专,享誉海内外。专家至。有人问:“您最爱吃的菜是什么?““萝卜丝。“专家信口答。很快,报上有人撰文《专家与萝卜丝》。专家又至。有人问:“您最喜欢吃的植物是什么?““冬苋菜。“专家调侃。不久,报上有人撰文《冬苋菜与人的健康》。专家又再来。有人又问:“您认为哪种动物最有营养?““鼠尾巴。“专家胡诌。翌日,报上又有人撰文《鼠尾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负笈海外留学,有人选择“一心只读圣贤书”,专心完成学业;有人选择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也有人选择“专心赚钱”……那么,究竟哪种选择才是正确的呢?据了解,现在留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留学与打工的关系?打工与留学成才留学生打工,无疑是件好事。打工不仅可以培养留学生的自身能力,而且还可以减轻留学生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公司招收了一批应届毕业生,按照惯例要对他们进行半个月的培训。第一课,由公司党委书记上课。书记问:“水是什么形状的?”大家不解地摇头,有人小声地说:“水哪有什么形状?”书记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书法的本质?书法生命底源泉是什么?曾是近几年书法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有人根据汉字形体不同于其它文字的这一特殊性,而认为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或者依据书写工具的独特性,提出书法是:“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并又不断发展出,书法是“汉字载体基础上的主体情感抒发的艺术”等等。同时,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观点,提出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是“抽象的造型  相似文献   

14.
假如有人问您:“您到过北京吗?”[Have you been to Beijing?]您有可能回答说:“是的,我到过。”[Yes, I have.]假如有人对您说:“您参加史密斯先生的宴会了吗? (Did you go to Mr.Smith′s party?)如果您没参加,您可能这样回答:“我倒想参加,不过他并未邀请我”。(I would have gone. buthe didn′t inviteme.)这两段对话中英语have的读音各不相同,其中是强读式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书坛上,人们对一种似字非字的“书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类似字非字的“书法”有人称为“流行书风”,有人称为“现代书法”,有人称为“现代风格”,……等等。“名”既未正,其“实”亦尚无定准。有的随意拚凑字迹,不成句读;有的故意拆散正规汉字另行组合,不可辩认;有的干脆不写汉字,让人去捉摸一堆线条;有的分明是幅图画,定要说它是“书法”。但是,人们注意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书法”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抛弃“传统”为宗旨。 若问:何以要抛弃传统?回答是:“时代变了,书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智者在向他的观众宣讲时问道:“谁知道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于是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智者摇头,又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智者笑着说:“没有木板。”也有人说:“石头是假的。”智者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一个小孩子站起来大声喊道:“打水漂!”智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但是,我们却很少有能从中感悟到它的这一深刻道理。人生没有为你准备等待的机会,你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论”,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一些同志对此似乎持有保留态度。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指出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现在又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实质上这是不是“创造”和“发展”;还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怎么又讲“科学技术第一”呢?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保留”和“疑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  相似文献   

18.
信任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以为我可能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有人会溜,也有人不会溜。”“哎,也就是说,您还是认为我可能会溜?那……我把我的帽子扣在您这儿。”“您说哪儿去了!”司机生气了,“我要您的帽子干嘛?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吧!”“啊,什么?”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只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您不信任我吗?您以为我会开车溜掉?”“我可是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有人喜欢帽子,也有人喜欢公文包。”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5月11日,吴邦国委员长来到了呼和浩特市中专路西社区丁香苑小区。 进入社区,吴邦国委员长边走边询问情况。当他看到社区居民小潘臂上的红袖章时问道:“这是什么标志?”小潘答道:“我是片长,这是社区管理人员的标志,黄的是志愿者,绿的是楼栋长。”“如果外面有人来看亲戚、朋友,怎么办?”“一般情况不许他进来,劝他回去,特别情况的登记,测量体温,允许他进来。”“已经到了门口也不让进?”“不  相似文献   

20.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这究竟是一部什么内容的小说?评家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一部政治小说,有人说这是一部“做官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部“做学问做人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部“传道的书”,也有人说这是一部“文化小说”,其说不一。笔者认为这部小说,是刘鹗用小说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他的救国安天下的方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如下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