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 ,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 ,对中国农业的合作化、集体化进行了艰辛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消灭了农村的小农经济 ,解放了生产力 ,使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现今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之改革前有所发展 ,这为完善集体经济提供了条件 ,重新认识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的探索 ,对现今农业走出低谷 ,再放光芒仍然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着客观历史的必然规律;它不但具体地体现着列宁斯大林所指示的农业集体化的精神,而且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集体化的实际内容;因此,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中又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无一不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与展开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发表又一次以事实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与伟大。在这一伟大的文献中,毛主席总结了我国多年来农业合作化的经验,明确地阐释了农业合作化的必要与可能,批判了各种右倾错误思想,对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步骤和领导等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极深刻而详尽的指示,从思想上与组织上给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准备好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规模经营有两种形式,一是发展资本主义农场,一是实行合作化。恩格斯明确指出,必须通过合作化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阐述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具体途径,并在我国实现了合作化。邓小平提出了要从低水平集体化发展到高水平集体化,并强调集体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4.
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建立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根本出路的大问题。根据毛主席关于“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第426页),以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指示,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在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以后,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在  相似文献   

5.
在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联系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从中认识到,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继农业集体化之后又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我国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是从实现集体化上路的。在这条金光大道上,要向前迈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强调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去剥夺小农;列宁要求通过农民自愿的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经济。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违反农民自愿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对富农实行错误的过火政策,从而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建设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务必坚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建国三十年来,我国农业战线和其它各条战线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变化。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改造了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初步实行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农业技术改造,现在正在向农业现代化进军。去年,党中央再一次指出:“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农业的技术改造,这是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忘记了这一点,就不能巩固工农联盟,就不能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背离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蓬勃发展,国内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本文不准备过多涉及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本身。仅想就开展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前提之一,苏联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这一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再明确一点就是:20年代苏联农村生产关系是什么性质的?是旧的资本主义,还是新的社会主义?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将直接影响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认识和评价,而且也会影响对苏联整个30年代政治和经济领域内斗争诸问题的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关于我国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少议论。例如有人认为: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生产力水平很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非常薄弱,因而1956年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生产资判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一个工业落后、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进行的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决定性环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领导广大农民首先实行土地改革,紧接着就发展互助合作化运动,把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到一九五六年。我国五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创造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如何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多年来一直是各国史学界争论的问题。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也必须这样。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任何一个向社会主义道路迈进的国家,总是要实现农业集体化的;但是,怎样实现这种所有制的变革,却都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倡导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将农业合作化作为发展农业经济、改造农村社会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主张通过集体化和工业化来不断丰富农业合作化的具体内涵,以全新形式的农业合作化作为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从历史维度考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发展历程与演变逻辑,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的心理特点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 :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使斯大林过早提出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并过早地发展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心理更加速了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进程 ;斯大林粗暴、专断的个人性格对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我国经济地理的落后面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关于生产力分布问题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于作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重要问题之一的生产力分布问题给予极大重视。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就开始注意到纠转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落后与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局面,并着手在内地建立了不少工业。但由于这一时期集中力量搞经济恢复工作,工来生产力分布的不平衡状态仍未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入手,提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不是单纯的农业经济改造活动,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是苏联历史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共和国头30年间,我国的国家建设征地制度与征地实践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征地制度正是形成于集体化时代,并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国家建设征地制度.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集体化时代的延续.当前征地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带有集体化时代国家建设征地的影子.全面深入地理解我国的征地制度,需要关注包括集体化时代在内的60余年间乡村土地征用的实践历程.在征地问题引发日趋激烈的社会冲突的今日,总结集体化时代国家建设征地实践的得失利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 ,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 ,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 ,曾付出高昂的代价 ,留下深刻的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不争的理论和事实,但怎样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却是许多人模糊的问题。只有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从我国农业、工业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其必然趋势。在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化上要有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成就和问题嘉定县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紧靠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是上海的一个郊区县。农业集体化以来,嘉定县在农业现代化的征途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县已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实现了耕耙、灌溉、农付产品加工的机械化和植保、脱粒、中长途运输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到一九七九年底,全县拥有各种农业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从中国历史与现实出发,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问题的解决,提出并实践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思想,要求以现代化的生产力来改造传统农业。毛泽东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延缓了这一战略规划有效实现的进程。但是瑕不掩瑜,毛泽东农业发展思想不失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探索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也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