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有企业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尚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人力资本运营方面面临着多方面的现实困境。为保证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有效运营,强化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应当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建立一套有效保护、激励企业成员人力资本合法权益,多元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和调控的国有企业特殊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所有权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力资本,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划的东西。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立足点。①但是由于我们将企业产权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物质资本所有权以及与物质资本相关的财产权,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同企业物质资本所有权的改革,这种以物权为中心的改革模式之所以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所有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没有认识到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也…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员聚集在企业中,依赖各自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获得一份报酬,这从他们提供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定价来看,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企业中人的人力资本跟他们与企业结成的契约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与企业结成的契约跟他们分享的企业控制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企业控制权实质上是由哪些人按照什么方式分割的?人力资本总是要依附于活生生的个体之上,且个体的人力资本中总存在一些不能为他人知道的特性,故从事前来看,只能依据某些具有“信号显示”意义的装置来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依据所受教育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有权包括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合约支付后的剩余额的要求权 ;剩余控制权是指合约中未明确规定的状态出现时的相机处理权 (决策权 )。现代企业所有权配置的基本原则是让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对应 ,即企业剩余控制权配置给经营者享有 ,企业剩余索取权配置给企业的股东与经营者享有。改革开放以前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即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均配置给国有企业股东———国家(政府 )独享。因此 ,那时的国有企业由于外部缺乏竞争机制所产生的压力 ,内部缺乏激励机制产生的动力 …  相似文献   

5.
任长江 《江汉论坛》2001,23(7):33-35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以人力资本使用权参与市场交易的,并且,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收益也以工资的形式在市场交易中确定下来;但是,人力资本所有权并没有参与市场交易,只有当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权才能体现出来。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企业制度中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实现机制———人力资本所有权资本以此为基础,化,并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4):227-231
本文从运动员人力资本同人力资本的差异、产权同所有权的关系、人力资本所有权能否与载体分离、人力资本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借助文献资料法,通过对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界定分析,笔者认为,所有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所有权等于产权,运动员狭义所有权归属运动员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分享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的是否有效取决于企业所有权的是否合理安排。基于此 ,本文首先对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理论作了简要概述。其次 ,对国有企业中企业所有权的分配进行了分析 ,认为企业所有权的无法合理分配是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障碍。最后 ,指出了企业改革所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人口达到11亿多、空间地域广至960万平方公里、资产量达3万多亿的国家所有制社会中,当不再实行产品经济而是要搞市场经济时,试想,国家所有权应该如何行使呢?把现代市场经济和国家所有制结合起来的突破口就是要确立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制度。 一、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内涵 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是指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资本及其权益但不直接拥有企  相似文献   

9.
继农村改革成功以后,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又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方面,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是1951年建立的一个以生产柴油机为主的企业。近年来,他们大胆进行股份制改造,走出了一条搞活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三要途径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如果从1984年的城市改革算起,迄今已有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作了进一步分析,并从产权博弈角度讨论了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中如何达到均衡的安排。本文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并不存在所谓的“究竟应该是谁(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雇佣谁(人力资本或物质资本)”的“准则”,“究竟应该是谁雇佣谁”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确定的“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实际上是基于市场环境、企业组织形态和制度环境等现状点之上、由产权主体间行为和谈判能力决定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所有权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范围内经营权同经营成果所有权的结合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会形成复杂的结构关系。而在其某一环节上,又会形成双层所有权关系。在“双层所有权”结构中,国家是全民财产的统一的但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作为法人的国有企业也都应是其财产的所有权主体。承认国有企业享有法人所有权,将是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国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此后,理论界对两权适当分开的必然性与分开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提出不少很有启迪的见介和方案。有的正在付诸试验。本文拟就两权适当分开的必要性,“适当”的程度及其模式,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提出,理论上是个重大的突破,实践中必然导致深层次的变革。始终作为改革重点与难点的国有企业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无疑是个引入瞩目与深思的问题。目前情势是国有企业现有制度尤其是财产权制度上的内在弊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在法律形态上的混浊,致使国有企业改革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受到严重抑制。国有企业摆脱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重构企业财产权,并为之选择适合运行的法律实体形态,从而为国有企业拓展崭新的生存空间。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来自现实经济生活的挑战改革以来以放权让利为基本线索而实行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其结果之一是发生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一定程度的产权分割,国有企业资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的外部流动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净流出更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稳定性受外部环境、内部制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制衡。为此,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稳定性进行测度及剖析其影响,对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运营效益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再造企业工程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梁琦再造企业工程兴起的背景80年代,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和日本的经济腾飞曾使美国人瞠目结舌,很多美国公司纷纷向日本取经,以日本公司模式进行管理变革,可惜效果不尽人意,以致于日本人洋洋自得地嘲笑美国人缺乏竞争力。然而90年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大批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在将资金和技术输入中国的同时,必然并且已经开始实施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战略,市场竞争已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同时,国际经济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再墨守现有的产权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只有更新观念,实现制度创新,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新型企业所有权制度,才能在这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循环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7.
18.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与我国国有制经济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我国国有制经济的改革思路是:以国家是货币投入者的身份为制度运作的起点,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制度运作的过程,以货币投入者产权的实现为制度运作的终点。具体改革方案是在强化国家货币所有者地位的同时,实行两权分离。这一改革思路在知识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中货币资本所有者对剩余价值无偿占有的剥削现象,代之以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占有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新制度。按照这一公有制本质,去理解国有制经…  相似文献   

19.
翟云岭  周平 《理论界》2001,(6):47-48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几乎是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同时被提上日程。迄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97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扩权让利”试验;1983年国务院提出《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的推行办法》,即所谓“利改税”;1987年受农村承包经营成功经验的启示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年来,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国企改革却因为思路上的缺陷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一、产权明晰系国企改革的关键 江泽民同志指出:…  相似文献   

20.
自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以来,理论界对国有企业用生产发展基金等自有资金所购置的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一直持有争议。大多数人认为,既是国有企业,留利自然归国家所有;也有人认为,企业留利应当归企业所有。而笔者则认为,一个国有企业上交税、利之后的利润余留,其所有权应当归属于该企业的劳动者集体,它是劳动力所有权在企业盈利中所具有的收益索取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