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公室成员和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宣部、中编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公室有关人员在各省(区、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6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内容见《资源与人居环境》7月上半月号),6月26新华社全文播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了系列解读。本刊将对解读内容分期进行连载,让读者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以下简称《通知》)。今年5月14日,曾培炎副总理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会议,并决定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土地调查工作。下面,我汇报两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第二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依据国务院部署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已于近日通过了省政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和全国土地调查办审核批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川府发[2007]20号)的要求,为保证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全省土地调查“)的顺利开展,依据国务院部署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制订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数据的真实性,是土地调查的生命。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这个问题至关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这次调查所得数据失真,全国花费巨资、耗时几年的努力就将付之东流。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为确保二次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严打弄虚作假 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30日,在第二次全国土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强调,国土资源部将严打弄虚作假,确保调查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12月30日)根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按照上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部署,我市精心组织开展工作。目前,已查清了全市正射影像图资料;完成了各县区土地更新调查和城镇地形地籍测绘验收工作;完成了部分区县航摄资料的验收和坐标转换,实现了全市航摄影像资料全覆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按照上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部署,我市精心组织开展工作。目前,已查清了全市正射影像图资料;完成了各县区土地更新调查和城镇地形地籍测绘验收工作;完成了部分区县航摄资料的验收和坐标转换,实现了全市航摄影像资料全覆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土地问题已成为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从2007年8月开始启动、为期两年半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连续三年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在国务院土地调查办  相似文献   

19.
正我省制定了《四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汇交办法》、《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核查及检查验收办法》、《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项目招投标办法》等一批技术规范规定办法。与此同时,各市、州、县狠抓制度建设,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了实施方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从1984年起,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十年开展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工作完成开始,每年进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后称为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是在上一年度调查成果基础上对本年度内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管理信息等,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进行调查、监测、核查、更新、汇总、统计和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