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自出版"是指由作者编辑、制作、印刷、营销、发行、仓储和售后服务并承担全部出版费用的图书出版业态。图书"自出版"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基本模式特征,形成了美国全民写作与出版的出版景观。与传统出版相比,"自出版"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其在美国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一种崭新出版业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图书出版业与大众传媒业中的报纸、期刊、电视、电影、网络等业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竞争中相互促进。而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媒介融合是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进步结果的分析,依据媒介与图书出版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我国图书出版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3.
新闻受众心理存在着自身的张力,其张力影响着相关图书的出版与接受。图书正可以借助新闻受众心理的张力,实现自己的出版营销策略,使新闻受众心理在出版物中得以延伸。文章以大量的"新闻与出版互动"实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新闻受众心理在相关图书出版与接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模仿就是继承。万事成于模仿,出版也不例外。中国现当代编辑出版史上的一些成功案例,充分论证了模仿的合理因素与积极意义。首先,出版中的模仿主要是在选题思路、编辑形式方面的学习与借鉴,在书刊内容方面必须有高质量和高水平,绝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粗制滥造。其次,出版模仿应“得鱼忘筌”,不可“刻舟求剑”,要善于推陈出新,在继承中有发展,在模仿中有创新。  相似文献   

5.
出版软实力是否能够释放与增长,能够有力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理想中发挥作用,需要改革者的远见与力度,需要出版者的经营理念和文化责任感,也需要科技的发展与学者的创建。只有打造真正的出版市场主体,激发企业创造性,才能充分挖掘文化潜力;要建立软实力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硬指标"与"软指标";要加快构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国民阅读,才能有效扩大软实力的辐射空间。此外,还需要努力增强国际文化融合力,扶植原创,推动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雕版生产方式书籍出版史上的"黄金时代",构建起了灿烂的出版文明。宋代出版文明是宋代文明的标志性文明之一。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刷印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以及富有特色之书院出版、寺院(道观)出版系统,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此后出版的基本模式。国家及社会机构、组织与个人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出版业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业(职业)。全社会形成了创作→编辑出版→发行→阅读一整套出版产业链与出版意义链。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了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宋代社会公共阅读空间得以赖雕版图书的大量生产而变为现实。这对宋代文化乃至文明的生成意义,乃至对宋代以后中国古代文化乃至文明的生产意义其价值之巨大之深远之丰富,实在是无法估量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代,是宋代书籍出版史上一项伟大发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等新媒体在农村的广泛使用,农民的认知结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传统图书出版中的"单媒体"思维缺少对农村受众的互动调查,同质的传播内容无法适销对路。在图书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发行渠道单一,鲜有图书推介制度和促读活动的问题。此外,在农村图书产业链的下游,衍生产品开发不够,城乡产业缺少互动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图书出版的效益。为满足农村市场和农民的多元化需求,最大化地提升农村图书出版产业链的效益,必须摒弃落后的图书出版思维,树立农村图书出版"全息"、"多元"和"互动"等"全媒体"思维,加强对农村读物的受众互动调查和多元选题开发,整体规划农村图书产品,建立政府引导下的营销网络,加强城乡互动沟通,深度开发农村图书出版衍生产品,并通过提升农民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农村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8.
出版社是图书、杂志的生产者,读者是图书、杂志的最终消费者。一方面,如何使出版社生产的图书、杂志能迅速而又及时地送到读者手里,另一方面,读者想看什么样的图书、杂志,需要使者 信息,这些情况如何能比较准确而又及时地反馈到出版社那里是现代出版流通体制研究的重大课题,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出版大国,其高效率和现代化的出版流通体系不仅具有日本本国的特色,而且为繁荣日本文化和推进日本出版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任凭  相似文献   

9.
较为完善的监管是韩国图书出版业多年位居世界前十的重要保障,韩国图书出版监管具有依据多、变革快、落实细的特点,不管、严管和厚爱三种不同的监管理念相互穿插,但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的韩国式监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图书所具有的精神属性、政治属性和民族属性等.以文化安全为基准的中国图书出版在促进文化繁荣的伟大进程中,要批判吸取韩国图书出版监管的经验得失,构建有的放矢、宽严相济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集形态出版物是指由出版单位把许多学者数量众多的单篇著作或者单张作品(包括未出版发表的和已经出版发表的两类),在一定编辑传播思想理论和文化优选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研究主题和编辑主旨与编辑原则分类选择收集,使单篇散籍在归并的基础上汇编成册,编辑创构成定期或不定期的一部或者多部、具有连续性或不连续性的文化传播载体.研究集是一种介于图书和期刊之间以图书的外在表现形态和期刊的编辑内容为基础,定期或不定期编辑出版的具有交叉性的大众出版传媒,这种融书刊两种媒体某些功能元素于一体的传播媒介,在书刊媒体之间扮演着纵横联通的传播纽带作用."集"是中国编辑先贤创造的一种重要的编辑体裁和出版传播载体以及图书收藏编辑类目,它也具有传媒性并且是蕴涵着中国传统编辑思想与编辑智慧的一个词汇.编辑出版传播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延伸扩展并生成了以"集"为内涵的出版文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图书出版中的十大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图书出版存在十大误区 :重数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功益、重迎合轻引导、重策划轻审稿、重商品价值轻文化价值、重模仿轻创新、重选题轻作者、重竞争轻联营、重炒作轻制作、重外部出击轻内部管理。必须纠正这些错误倾向 ,以促进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将民文出版一直界定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最近才将其已包含于文化产业范围,但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政策的认识和执行上存在偏差。本文从民文出版业发展角度,以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产业政策等四个方面解读文化产业政策,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地方政府制定民族地区出版产业化政策;区别对待"民族地区出版"、"民族出版"和"民文出版",重点扶持民文出版;加大民文图书出版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民文出版业的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发展民文出版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清代前期官方积极推动满文典籍的翻译,各种汉籍的满文译本不断完成,促进了满文出版传播的开展.顺治年间,宫内刻书还利用明朝的刻书机构经厂.康熙十年(1671)左右,因翻"书"的需要而设立"内翻书房",康熙十九年(1680)又设立了武英殿修书处,专门负责编纂和刊印宫内编纂的各种图书,也成为满文出版传播的中心.顺康雍三朝满文出版传播在满族社会历史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映了满族的文化发展及其与汉文化的互动,为乾隆朝满文出版的鼎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海量信息的漫游时代。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文学出版存在着严重的"审美"缺陷。文学出版的"审美"内涵包括文学出版的文化理性和文学出版的装帧艺术两个层面的内容。出版从业人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应对当下文学出版的"审美危机",其具体策略一是要努力规范和开拓文学畅销书市场,二是要加大对严肃文学的出版和宣传力度,三是要优化文学图书的装帧设计,四是要挖掘文学新人和文学精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编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省的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编辑问题,如价值法则泛化,导向功能缺失;编辑策划流于形式;文献信息密度低;内容缺乏创新,语言表达形式不完美,等等.加强编辑自身修养,提高编辑业务素质,是克服目前我省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存在问题,提升其文化品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面对风起云涌的诗歌民刊,我们应该思考"民间出版"与"独立出版"现象,因为这或许更具有实质性意义,这也是为民刊寻找合法性的最后依据。杨克版《中国新诗年鉴》和民间出版人潘洗尘等个案透视出民间出版在传统的体制化出版与现代独立出版之间的文化境遇,同时也预示了真正意义的独立出版已经绽放萌芽。而汉语诗歌资料馆、不是出版基金(The Atypical)、黑哨诗歌出版计划、坏蛋出版计划等层出不穷的民间印行机构,则已经形成了崛起的"独立出版"现象。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出版走向市场、走向产业,重视图书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版的终极追求是经济效益,我们更应重视图书的社会效益。这是因为,出版的本质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它通过文化建设与文化积累来教育人、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出版业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它的价值追求最终指向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是以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为宗旨,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思想交流为目的,使用一定的物质为载体,通过编辑、复制等手段将著作物制成各种形式的图书出版物,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发挥图书出版的舆论导向、文化积累、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功能,宣传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是时代赋予图书出版的庄严主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文化产业化大环境下,为了改善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业的现状,有必要进行一次大改革。本文提出的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思路如下: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与汉文图书出版分开管理;蒙古文图书出版积累经验和资本,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转企改制;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与内蒙古出版集团联合经营,开发蒙古文图书市场;使蒙古文图书出版选题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发行渠道以实体书店为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受众心理存在着自身的张力,其张力影响着相关图书的出版与接受。图书正可以借助新闻受众心理的张力,实现自己的出版营销策略,使新闻受众心理在出版物中得以延伸。文章以大量的“新闻与出版互动”实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新闻受众心理在相关图书出版与接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