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大法,在大学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大学章程的制定,必须基于法治的基础,以此来审视和创新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通过大学章程,构建行政与学术并重的二元权力结构体系,确立以民主参与为基础的开放服务型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体现现代行政分权的内部组织机构,以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章程之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背景会影响行动者对策略的选择.制度既具有制约选择与行动的作用,也会赋予行动者权力,对行动者具有使能作用.大学章程的制定实施是大学的一种重要行为,大学是否制定章程、是否认真按章程办事,与其所处的制度背景有重要的关联.设置一套合理的制度能保障大学章程的制定实施,问责制就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问责机制包括权责体系、问责内容、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后果等要素.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问责机制,才能使高校问责与大学章程制定实施高度契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保证大学章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可以分为高校外部治理结构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行政化.高校“行政化”势必会降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阻滞决策程序的多元化参与、助长行政机构及人员的越权干预、妨碍学术事务的有效开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依法治校,通过大学章程的建设,重新定位高校与外部的关系;调整高校内部的决策、行政、学术治理结构.使大学章程作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执行力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执行力是指大学实现战略目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执行力不是现成的,它是在一定的学校情境中通过多种手段建构而成的。大学执行力建构的基本路径包括:选择适切的战略目标;合理行使和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整合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培育一种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等。在中国语境下,大学执行力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与学术大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耀华 《学术论坛》2006,(2):184-187
大学既是行政性组织,又是学术性组织;既有行政权力又有学术权力。大学是学问之大、大师之大。学术大师是大学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传承者和守护者。  相似文献   

6.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作用于大学内部的核心权力.我国近代大学内部权力随着清末、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博弈始终贯穿于大学发展的整个历程.清末,行政权力独揽,学术权力微弱,两权合二为一;民国初期,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服务,两权初步协调;国民政府时期,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此消彼长,两权再度走向平衡.这一变迁的历程对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内部权力治理具有较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占春旺  曾志嵘 《河北学刊》2012,32(3):217-220
本文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行政化表征及成因,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路与路径进行思辨,提出认识大学本质,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是去行政化的思想前提;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是去行政化的法制保障;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培育大学自主办学能力是去大学外部管理行政化的核心;健全大学章程,改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学术权力的主体作用是去大学内部治理行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术和谐的内涵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的学术责任是在一系列张力处于和谐状态中得以实现的.大学的学术和谐有赖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者角色与公民角色、学术成果数量与质量三组张力的和谐.只有学术张力达到和谐状态,才能最终推进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治理理论及我国大学的治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是指调动与大学利益相关的各种力量,使他们之间通过权力分割、责任分担与利益分享,共同为实现大学教学科研的目标服务。我国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中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建议我国从落实大学的法人地位、建立完善的校长遴选机制、扩大学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学事务等方面着手推进大学的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苏君阳 《人文杂志》2007,(3):165-169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其组织的身份与角色是多重的。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角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大学治理过程中三种最为基本的权力,即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市场权力。每一种权力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怎样的职能定位以及应该发挥一种什么样的作用,一方面是由大学机构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大学每一种治理权力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大学治理的权力类型不同,那么其产生与来源的基础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培养优质中学师资的重要途径。免费师范生政策下,传统的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积极关注师范生教育实习动态,认真反思并切实优化实习模式是让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真正受益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例,围绕免费师范生政策下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与中学历史优质师资的培养探讨新形势下实习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徐吉洪 《阴山学刊》2006,20(1):112-115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文化沉淀。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因此,在大力提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今天,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进行诠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揭示大学校训背后隐藏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3.
教师参与现代大学治理是高校教师的法定权利,这一法定权利的享有与行使是关涉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问题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教师参与"的内涵与外延上都存在原则性纷争。"教授治校论"者认为高校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管理权的范围应该涉及全校事务;"教授治学论"者则主张将高校教师的管理权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其他事务不予干涉。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权力配置失衡,学术权力缺乏实质性的话语权,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现代大学理念,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的权威地位,构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治理结构,实行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教授治校。这应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持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实施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调整学校内外部责权关系的重要依据,更是一所高校理念、精神、文化的总概括。据此,探讨大学章程的科学制定是必须而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大学章程的发展历程,剖析大学章程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从充分彰显学校特色、充分体现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应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应引入责任追究制度和解决争议制度四个层面提出大学章程的制定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之后,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从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入手,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为开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图书馆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开展终身教育的大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通过以书育人、以馆育人、以技育人、以服务育人的培养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社团实际上已日益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的工作领域。学生社团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特点,正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的优势并探寻学生社团的发展机制,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余年,社会处于转型期,一些大学生远没有树立健康的道德人格意识,发生了的触目惊心的事件,引起了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加强对社会转型期中的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子系统,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搞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在积极挖掘、研究、开发,创新和利用地域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大学精神文化教育,培育先进大学精神文化增长点和校地文化互动新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和人类精神家园,成为地域文化精神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