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是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我们自身的存在状态。恪守语言的工具性,是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自律性问题;突破语言牢笼,将语言置入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即他律性,是诸如詹明信之类的文学/文化批评家的兴趣所在。语言并非中性的"零度写作",它无法脱离言者所处的社会上下文,并充满了意识形态因素,因此,从语言内部批判到语言外部的意识形态批判是语言本身的逻辑发展之必然,这也顺应了各种后学思想从语言到言语的转向。本文将从语言性、主体性、宏大叙事/微观叙事等层面简评詹明信的马克思主义语言批判。  相似文献   

2.
叙事与伦理结合构成作为批评方法的叙事伦理,其知识合法性基础在于三个方面。首先,伦理是对人类生活应然状态的一种规定,而叙事,尤其是文学叙事(或称虚构叙事)是对生存的一种展示,加深我们对应然生活的理解,这是人类学基础;其次,叙事和伦理都是人的自我确立方式,这是叙事走向伦理的心理学基础;最后,“美是道德的象征”是叙事走向伦理的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卢卡奇把"总体性"作为检验"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之后,总体性始终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和核心。总体性思想的产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论的继承,是对第二国际、物化意识、实证主义的批判,是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回应。深入分析和研究总体性,对理解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部著作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建构了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也对这一时期以及后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学说。它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的哲学",对构成资产阶级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法律的社会结构以及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进行总体批判。这种总体革命观要求把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来对待,它的目的在于把消灭哲学作为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一个部分。柯尔施的这种"反哲学"为我们从本质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总体性”概念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文本中的关键词。卢卡奇首次针对第二国际的教条主义和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提出,并以此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卢卡奇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从总体性维度来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和研究视域,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转向的先河。二战后,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萨特,提出了“总体化”概念。他基于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哲学诠释促使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总体性到总体化概念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我们可以从这一理论发展的走向上,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化的逻辑宿命。  相似文献   

7.
总体性方法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把总体性方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内容的丰富性与课时的有限性的关系;科学性与时效性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上述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8.
科尔施在192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在这部著作中,主要描述了他提出的著名的。总体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论思想,以及他对列宁哲学思想的批判。80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和研究他的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新时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的理论回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在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与批判资本主义最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批判而无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解放叙事并没有失去信誉.正确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面对剧烈变化的政治与理论环境,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对新变化作出新解释.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考虑文化多样性的后现代走向,由此对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新的解释,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和解放叙事的威信.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当作总体,从而为总体注入一种内在动力,使总体从一种静止的封闭状态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状态。马克思将社会历史过程看作总体,从而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总体的根本含义是和谐,是各种不同的要素之闻有差别的同一。我国当前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正是意味着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差别的同一,是它们共同构成的总体社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从实践的总体性来理解人的总体性,以在实践方式变革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着的人作为政治哲学的逻辑根基,超越了以抽象的人性假设作为逻辑基础的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开创了超越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学说,对当代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合法性(legitimacy)问题在政治科学和组织科学两大领域都得到了重要关注。虽然两类合法性可以共同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对社会价值和规范的思辨起源,但从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合法性进行系统论述之后,两者分别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学理架构。目前我国学术领域的实际情况是,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引入和应用较为广泛,但组织合法性理论及应用在国内文献中很少出现。为此有必要通过比较两大合法性理论之间的异同,来进一步推动国内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理解和应用组织合法性理论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诊断中,“总和”是作为一重要的哲学概念来使用的,其深刻内涵有两层:一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二是指构成事物全部要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与哲学进程,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资本,现代市民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逻辑地推理出现代市民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5.
新文学史的研究者们用来证明新文学的合法性和必然性的,最初是文学进化论的观念.本文追溯了五四时期进化论如何成为知识界的常识以及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变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那些对新文学所作的进化论式的阐释如何重建了文学史的"秩序"和"分期".  相似文献   

16.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吸收了西方阐释学的思想资源,与当代西方各种学术思潮展开积极的对话,重视历史、意识形态、形式和辩证思维,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詹姆逊的阐释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学.他的探索既丰富和发展了西方阐释学和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也对重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和中国阐释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化危机和人的生存困境引起了本体论研究的复兴,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合法性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该文对文化危机、本体论复兴以及哲学界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认识逐一进行解读,希望借此能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具有本体论意义;意识形态和科学并不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发展史。没有创新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一步创新,只有通过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才能更好地回答和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这一复杂问题研究的系统化。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有利于科学地、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及功能,为有效地批判虚假意识形态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认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同时,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也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索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