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选择“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节庆与媒体报道的密切关系,运用媒体影响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吐鲁番葡萄节媒体影响力与媒体报道的关系。认为,吐鲁番葡萄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庆活动,对媒体的影响力却不尽人意,除了本省区和北京、广东外,它对其他省区的媒体影响力明显弱小。这很不利于吐鲁番旅游品牌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品牌构建视角的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节庆的举办不断增多,但真正成为品牌的却很少。阐述旅游节庆品牌的内涵及战略意义,在对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品牌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打造秦皇岛旅游节庆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庆旅游发展迅速,给举办地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秦皇岛实际现状出发,分析其开展节庆旅游所具备的条件,并对秦皇岛进行节庆品牌设计,指出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结合自然优势打造秦皇岛旅游节,最后提出注意事项,以保证节庆旅游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的发展现状信息,对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紧扣节庆文化主题,理性办节;培养节庆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减轻污染,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节庆旅游的积极效应,有效地规避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厚彬  永华  国勇 《金陵瞭望》2011,(19):24-24
以“葡萄熟了——品果纳凉、亲近自然”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南京江心洲葡萄节.将于7月29日在江心洲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举办.葡萄节将历时一个多月。江心洲从1985年开始种植葡萄.葡萄品种已由单一的“巨峰”发展到现在的130余个。葡萄节开幕当天.将有6个早熟品种开始上市.8月10日后.大多数的品种将集中扎堆上市。  相似文献   

6.
金夫 《金陵瞭望》2005,(3):32-32
由市委宣传部、建邺区政府和市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江上人家新春乐”旅游节暨2005“建邺新春旅游月”2月9日大年初一正式推出,为期20天。  相似文献   

7.
民俗节庆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办好民俗旅游节庆对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居民在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期间对民俗旅游节庆的认知态度,在对延边民俗旅游节庆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节庆的开发模式及发展对策。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可以通过大力开发参与型的民俗旅游节庚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开发特色精品民俗旅游节庆项目、不同的民俗旅游节庆活动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民俗活动结合其他旅游产品等方式,真正达到提高延边知名度、增加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入境旅游趋势线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趋势线的概念 ,依据 1980 - 1998年共计 18年中国国际旅游发展数据中来华旅游入境人数的统计数据建立一条本底趋势线 ,其意义在于它具有解释现实的功能和它的自然延伸具有预测功能 ,将预测未来数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将于2005年4月28日至5月28日在中国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隆重举行。本届茶叶节、旅游节是溧阳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打造天目湖旅游名片,充分发挥茶乡和天目湖旅游品牌优势,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海外客商来溧投资合作,加快溧阳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届时有300余名海外客商来溧参会。  相似文献   

10.
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文化是现代旅游的灵魂 ,旅游文化主导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因此 ,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也成为旅游商品开发的核心 ,影响着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发展。节庆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多样性和参与性恰好对游客购物动机的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也为文化旅游商品的展示和营销创造了极好的平台 ,因而节庆旅游成为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办好旅游节庆 ,多形式、多层次、多专题发展节庆旅游 ,协调好节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 ,改善文化旅游商品的购物环境等方面 ,就大力发展节庆旅游、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彝族神话《石尔俄特寻父买父记》文化积淀厚重,内涵十分丰富,是彝族民间文学中最富于诗意的珍品,世界上绝无仅有。凉山州应该科学合理地打造与石尔俄特故事相关的民俗节日、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民居建筑、工艺美术、服饰饮食等文化品牌,不断吸引外地游客来凉山旅游观光,推动凉山旅游文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省三川地区的土族“纳顿”节为例,从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农事性与组织性等方面,分析了传统节日凝聚功能形成的基本要素,并指出当前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凝聚功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三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实证分析,旨在构建国际旅游文化的新理念,探索一条广东旅游、文化、经济共同繁荣、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为以后开展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其庞大深厚的体系,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洋节日"搭乘西方文化的快车迅速传入中国,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所以,在当前"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对待西方节日文化应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不但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实现传统节日文脉精华的传递,还要与西方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通过现代化的调试,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不断地提升其与时俱进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青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在诞生之初都是原生态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节日逐步演变成集文化、商贸、旅游等于一体的开放性盛会.除了它原有的庆祝、娱乐或祭祀功能外,这些民族节日还通过人际、大众以及网络等对节日信息的传播而产生广告效应.这种广告效应具有双重性,因此在民族节日的宣传和报道中,应充分发挥其正面效用而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从而为青藏地区的经济、旅游及文化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丰县举办了多种节庆,其功能发生了从扬名到营销,再到娱乐的转化,构成功能转化的典型。案例表明,功能差异是功能转化的学理基础,干系人的强化是功能转化的直接动因,举办地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功能转化的基本条件。同时节庆具有功能互补的特性,若忽略之则有可能造成成本较高、效应分散、主体难转的弊端。只有辩证发展看待功能,因地制宜地实施功能叠加,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以《诗刊》、《诗歌月刊》、《星星》、《诗潮》等刊物为中心的2008年诗坛的突出趋向,是聚焦于悲喜交织的时代现实书写,注意培养和发掘具有潜力的诗人,在经验丰富的诗人身上打造经典品质,隐藏着对力量感的呼唤;但也有大量诗作让人感觉平淡,在艺术上缺乏明显的创新气象与撼人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8.
喇叭人述略     
“喇叭人”是明代初期屯兵贵州西南部的军事移民和当地土著民族长期融合产生的族群。在长期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喇叭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本文对喇叭人的形成以及其族称“喇叭苗”的来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喇叭人在居住、宗教信仰、服饰、语言、婚丧习俗、节日和禁忌等方面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自考生”身份构建的话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话语和话语研究的时代。这里的话语已不是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与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具有人文力量与实践力量的二重性。从话语的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考生"这个词为主体的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可以揭示渗透在这一话语实践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对自考生身份构建的消极影响。拨开话语的迷雾,让"自考生"这个词的原初意义显现出来,有助于自考生重建学习信心、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