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刘慧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7-108
在陶然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中,"乐感文化"退隐而去,"悲剧色彩"彰显出来。细读其作品,会发现其中差不多所有男女互动的爱情故事当中,最终都是以中年男子的悲剧命运而告终的。 相似文献
2.
姚桦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58-62
伊凡·蒲宁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乡土作家,以其创作与文本分析为基础,并从自然植物、自然动物、农民和童年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乡土深情。 相似文献
3.
4.
世俗爱情 复杂人性 悲剧人生——论张爱玲爱情小说的深刻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40年代上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选材是平凡的,多以“恋爱、婚姻”为题材,而她爱情小说的内在意蕴却是深远而不平凡的。这些意蕴主要包括:1.浓厚的悲剧生命意识;2.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发掘;3.执著于世俗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韩国传奇小说在爱情描写方面,呈现出独特美感,其美感特征有二:一、抗争、超越的悲剧美。此类小说的人物都敢于冲破封建禁欲主义的藩篱,对爱情忠贞不二,生死追求,表现出对死亡的超越欲望和不屈从于生命毁灭必然法则的抗争精神。二、浪漫、氤氲的意境美。其作者创造一种充满诗意的意境美.即化情于景,制造一种浪漫、氤氲的艺术氛围,从而抒发主体的情致.衬出主人公的品貌,或者描写男女间的情事,给人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论马华女作家朵拉的爱情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3)
朵拉爱情小说最触人眼目的是她始终如一、顽强执着地表现一种现代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描绘现代女性追求独立人格之后所付出的沉重的人生代价,并艺术地揭示隐藏在这种追求和代价背后的两性永恒对抗的生活规律。这是朵拉的爱情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朵拉区别于其她女性作家的个性所在。 相似文献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6-91
随着全球化与都市化发展,都市爱情小说创作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创作局面的繁荣使其缺陷显现:从地方性角度审视,都市爱情小说尽管以都市为背景,但故事空间逐渐变得模糊,呈现出鲜明的去地方性特征。来到某个城市的开局设定、单一的情感关系、干瘪的城市形象书写以及城市形象的女性化,是都市爱情小说呈现的创作特征。这与全球化、消费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分不开,还缘于作品缺少地方性意象、意境的营造,不注重地方精神的书写,忽略建构人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8.
理想倾向的有无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考察一个作家能否获奖的唯一标准。作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俄罗斯作家,伊凡.蒲宁的理想倾向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他的授奖词往往是人们解释这一问题的重要依据。多年来,中国学界也据此找到了隐藏在诺贝尔奖光环深处的许多可怕的真实,诸如蒲宁的叛逆、另类、忧郁、幸运等等,甚至制造了一个中国学术语境里的多面蒲宁。 相似文献
9.
李达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26-29
"百花时代"的爱情小说是反映当时知识分子心态的重要文本,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极其微妙复杂,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忏悔与救赎、矛盾与焦虑、悲情与感伤。上述心态是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当时以及后来知识分子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丽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5):116-118
无名氏的爱情小说故事中媳藏着乍明乍现的哲理意蕴与文化反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风格,对现代小说文体革新具有创造性的意义。以无名氏为代表的后期现代派的艺术创作给传统的言情传奇文学带来不可思议的革命,后期现代派虽然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但是它丰富了新文学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色彩,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黄伟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40-43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还魂型爱情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历代还魂型爱情小说创作中的四种形态,并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之幸福观的角度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12.
许兴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69-73
金庸小说虽然为通俗小说,但其典型的悲剧内涵却独具特色。金庸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悲剧民主性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因素,从而使得金庸小说具有了雅文学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悠久的创作传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心里成长的关键阶段,研究成长小说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等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文学呈现大繁荣多元化的态势,研究成长小说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成长小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着重从文学史的角度追述了美国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勾画出美国成长小说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姜荣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6):98-103
以往,研究者习惯称六朝为个性解放的时代,并以此为前提来观照此期的婚恋小说,而忽视了礼法观念与婚姻制度等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失偏颇。六朝的婚恋小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起来研究才能合理解释它的产生及其诸多特点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陆新武侠小说崛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丕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
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蕴含着重大的多方面的文学意义和价值.它是港台新武侠小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对传统的雅俗观念的强烈冲击和微妙消解,也为当代文学如何在困境中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京派作家的小说文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才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63-67
散文化的追求、独特意境的营造以及语言的诗化是京派作家对小说文体的独特追求,京派小说家具有非常自觉的文体创新意识,他们发展了“五四”以后的抒情小说体式,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陈苏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75-78
明清小说描绘的封建大家庭中,次要女性也具有一定的财产事务管理权,她们或轮流管理财产,或为了管理权争风吃醋,然而最终只有暂时管理权没有专有权。 相似文献
18.
黄三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2):124-127
《醒世姻缘传》的结构神似树形,因果观是树形结构之根,晁源和狄希陈的前生后世的婚姻是树形结构的主干,晁夫人的后半世是树形结构的次干,诸多大小轶事构成树形结构的枝叶。依托树形结构,整部小说以惧内故事为主要讲述对象,展示明代中后期乡村及城市中下层各色人物和社会生活,其结构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黄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9-74
在民国的小说创作中,无名氏善于用一种极喜极悲、极冷极热、极动极静的大起大落式的情感叙事,来叙述人间的悲欢离合,抒发生命的爱恨情感,塑造极富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从中展现生命在情感漩涡里久久激荡的情形,以形成一种极致的情感冲突之美,使小说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度和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