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纪昀认为天命不只是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神秘力量,更是人期盼生存的最高理想,主张安命,立命,探求人生意义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获得审美意义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最初的神之到天命之,再到天道之,的审美意义日益凸显。在神之中,虽然包含着一个人赋予以意义的事实,但人并无此自觉。在天命之中,这一人赋予以意义的过程已经很明显。与天命之间的象征关系,具有一种潜在的审美关系。随着天命之中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性因素的弱化,这种潜在的审关意义逐渐显现出来。在天道之中,既是天道的客观显现,同时又是现道之人的主观发现,而这种天人合一的过程又是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过程,这时和美才对应起来,成为审美之。  相似文献   

3.
康熙帝的“天命思想”多表现于“为民祈天”、“赈灾救灾”等诸多方面,在关于天与人事的关系上,除了“奉天行事”的使命感外,还重视人的作用。与历代帝王不同的是,康熙能充分使这种“天命思想”与皇权高度统一,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天命思想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讨论孔子对“天命”的悬置态度及对人的存在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孔子学说的中心是道的问题。从天道而言,他阐释了天命说。天命是人的命运的根本规定者,因此,人要敬畏天命。从人道而言,他创建了仁爱说。仁是人的本性,它源于亲子之爱且扩充为人类之爱。对于孔子和儒家来说,成为一个人就是成为一个仁人。这正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道家对人之命运持一种自然的无可奈何的态度。所以如此,因为只有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对待一切,才能保持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而道家把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看得比其他的一切都更为重要。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既是道家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也是道家天命论的立论基础和出发点。不把道家的天命论同其心性论联系起来,就无法区分儒、道天命论的差异,也无法理解道家天命论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7.
〈国语〉诸多内容都是对政治得失的评价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其中对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的思考包含有较为复杂的天命人事观.在〈国语〉中,天命决定论是随处可见的,但强调人事的内容也几乎篇篇都有.其原因是周人既是有神论者,也看到所谓的天命总是由人的活动来完成的.但是,从〈国语〉所重视的民心所向和对人才作用的强调可以看出,其中心思想是注重人事而非天命的.  相似文献   

8.
同其他民族一样,中国哲学也经历了由神的哲学到人的哲学的转变.<诗经>大、小雅中的诸多诗篇,都印证了周人"天命"观念的嬗变,在思想史和宗教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周人敬畏"天命",但不像殷人那样迷信并沉溺于"天命",而是把"天命"作为王朝合理存在的依据."正雅"中的"天"虽威严却藐远,先祖的人事功业在其中却显要而明朗;"变雅"中"天"的形象与周初的"天"又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这一材料为分析点,论述了孔子、孟子、荀子对时运的看法。孔子从“有天有人,天人有分”思想出发,认为时运是“天”的一种自我运行,与人的行为无关,它是不可捉摸、不可改变的;孟子认为“时运”是天对人的考验,人只要积极努力,最终是可以符合天数的;荀子则认为人可以借天命而对时运有所修正,使之符合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一方面流露出较浓厚的“天命”色彩 ,认为“纷纷世事无穷尽 ,天数茫茫不可逃”;另一方面 ,又认为“天道变易不常 ,岂可拘执 ?”从而积极肯定“人事”,热情歌颂人的主观努力 ,赞扬建功立业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这种矛盾建构 ,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哲学虽有重“天命”、“天理”、“天道”的一面 ,但同时又主张“权变”,赞扬“人”的崇高 ,认为“人”才是天地的核心。这种矛盾建构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 ,它统一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  相似文献   

11.
天命论思想作为古代蒙古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蒙古族族源传说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把蒙古族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可以看出蒙古族族源传说脱胎于蒙古人萨满教神话,与早期萨满教"天崇拜"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天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12.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反之。实际上,他们在对"命"的态度与取向上有着内在联系。"畏天命"也好,"安之若命"也罢,都是重新拷问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论儒家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对鬼神采取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前而不是死后,认为人在有限的现实生活中就能创造出无限的超越价值来.但当生命存在和仁道原则发生冲突时,儒家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维护仁道原则.与此相应,儒家追求一种以道德为主体的历史主义的不朽.儒家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具有整体性和道德性的特征,它在新的环境中面临挑战,又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命之性是程朱理学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人的存在即性,与生俱来。性有二重,一曰气质之性,一曰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即理。按现代观念,人的社会存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一出生即落入某些社会关系之中。说社会存在与生俱来,或许成立。但是,朱子所说的天命之性,指的是天理(仁义礼智),落在人身,实为文化存在。此学说的涵义是:人生来就是高贵的,具备尊严。这为现代人人平等的观念奠定了基础。但仁义礼智是否与生俱来,却是个要研讨的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是:将“天命之性”之“天”解读为意义世界,即属于第三世界;而将“天命”解读为来源于意义世界,因其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其教化。于是,工夫论要作调整,由朱子的复性论改变为充实完满论。自我,即本己存在。自我建构不仅有文化存在维度,还有社会存在维度。社会存在维度可以设计;文化存在维度目的唯一,即朱子所论。戴震深刻剖析了朱子的天命之性,恢复天命之性乃是气禀(血气心知)的古代学说,否定性即理,解构理义、气质二本,破性本善,开启了现代解读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单纯 《东方论坛》2006,(2):5-13
“天命”信仰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生命起源和最终的归属,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信仰-儒家思想的安身立命之所。它以珍惜人的生命、表达养育之恩的情感为基础,进而推演出家庭伦理、政治原则和生态伦理,以“天人”和谐的形态表达着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统一性,是儒家“民胞物与”的普世伦理的神圣性和平等性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国人表达宗教情怀的一种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6.
锲而不舍     
《阅读与作文》2008,(7):10-10
此语出自《荀子&#183;劝学》。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不信鬼神,反对天命论,主张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发挥人的才能,促进万物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北辰之譬是在先秦人的北极崇拜和崇信天命的心理大环境下提出的。北极崇拜心理使孔子将受命于天的国君同执掌中天的北极星神联系在一起,其“政”、“德”亦一定程度地富有原始天命观的意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产生同孔子的天命意识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孟子虽然信守天命论,但在天命中加入了人意的成份,在宣称人的命运由上天注定的同时,断言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避免意外的变故而达到寿终而正寝。这不仅体现了孟子与孔子对天命的不同理解,而且与尽心知性知天一起构成了孟子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儒学的德性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建立在“天命之调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哲学基础上。“天——性——道”这一以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体现出儒家的人本哲学思想。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形而上学基础“天命”是其终极价值源泉;作为价值尺度的“德性”为其核心;“修齐治平”是其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尽人事,听天命”、“乐天知命故不忧”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箴言,涵育中国人达观、睿智、不怨天、不尤人的平和心态.由此衍生出的“知命”、“畏命”、“正命”、“非命”、“认命”、“制命”和“造命”等观念,无疑是中国文化极富魅力的哲学命题和为人处世的人生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