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维吾尔族居民更多地面临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和交流。在城市多民族文化环境下,他们意识到保持并传承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必须尽快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汉语。本文以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比分析了维吾尔族城市居民对母语、汉语、双语的态度,并就他们的双语教育相关问题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给少数民族学生教汉语或给汉族学生教少数民族语,培养双语人,均属双语教学。这种通过课堂教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正在不断地加深双语知识、扩大双语的使用范围和提高人们运用第二语言的技能。它在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四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族际的交往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就越发显得重要。由于汉语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交际用语,所以,各族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学习、使用着自己的母语外,还要学习、掌握汉语。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问题业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问题是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碰到的问题,也是保证双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探讨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南疆高校的双语教学。通过各种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该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能够全面提升维吾尔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利于双语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的知晓状况。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说,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的知晓度比较高,说明高频字母词已进入维吾尔族的汉语使用中;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的知晓度,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年龄是影响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知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大,对高频字母词知晓度越低;职业、文化程度、收入也是影响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知晓度高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伊犁师范学院艺术类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结果分析表明:大多数艺术类少数民族学生对双语及双语教育持肯定态度,认为开展双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将来的发展都很重要,但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及所使用的教材满意度不高。据此建议应当加强汉语学习的思想认识,培养汉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改革汉语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土家语南部方言社区已是汉语土家语双语社区,且呈"孤岛"态势。在双语社区里,母语使用人口日益稀少,且使用人口年龄越来越大,使用程度和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使用场合和时机越来越倾向不重要的、私下的、本寨、家庭内等狭窄范围内,不能作为族际语言工具,母语传承出现断代。  相似文献   

7.
分析由于动词自身的重要性和它在使用时与其他单位的复杂的句法语义关系,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在动词学习中经常出现一些偏误,论文对最近15年来维吾尔族学习者学习汉语动词偏误的研究做出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新疆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公共交际语言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公交语言、购物语言、机关办公用语、传媒语言调查材料的分析发现:乌鲁木齐市的少数民族在公共场合与汉族人交谈使用汉语,与本民族人交谈使用维语,他们的汉语普通话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量词是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系所特有的词类,也是汉语表达体系中最有民族特色的词类,量词一般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其中名量词的情况尤为复杂,这也是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从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名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出发,找出出现偏误的原因及规律,可以为维吾尔族学生汉语的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的偏误在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从汉语介词"在"的用法出发,分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四个方面分析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在"的使用偏误,并力求找到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国外双语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与新加坡及欧美的双语教育相比,中国高校双语教学起步晚、双语环境差、师资资源贫乏、缺乏连贯性、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低,对双语教育理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针对新加坡等国的先进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国高校双语教学适合采用“以外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师生自主”的分类教学、“培养培训双语师资为主、外聘为辅”的工作思路、自编双语教材或附汉语译文的国外原版教材和相应的双语教学考试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介绍了双语教学的必然性及在工程训练中运用双语教学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认为在工程训练课堂上采用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课的兴趣和课堂注意力,对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在高校中推广双语教学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流文化与思想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但要将原语文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则是翻译中的困难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引用将维吾尔语翻译为汉语的实例来说明有必要适当引入歇后语这种表达形式,并从歇后语的类别、歇后语引入翻译的实践及其反思等方面加以研究,提出歇后语——一种值得引入的翻译形式,以期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阿克苏中小学维吾尔族教师为例,从少数民族教师语言态度入手,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育中存在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语言环境较差、对双语教育认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立足实际、深化认识;科学规划双语教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民族语言、优化双语教育等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汉语方言与维吾尔语的句类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新疆汉语方言与维吾尔语句类的四种基本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逐一从结构类型、表达形式、语气强弱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与分析,以期对双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和田地区的双语师资培训教育,对于疆内其他地区正在发展的双语师资培训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在回顾和田地区双语师资培训教育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地区在培训工作中所积累的校本培训、县级集中培训和地区级集中培训等经验,指出了在培训教育中存在的培训课程品种单一、学科和年级分布不均衡、双语教师数量结构性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培养受训学员的自学能力、严把参训学员选送关和制定双语教师资格标准等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是我国西部两个非常重要的双语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来自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作者曾假设:由于存在民族文化的差异,来自两个不同民族的两组被试在双语态度方面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研究结果否定了假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双语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一项问卷调查揭示了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尤其是师资的问题 ,并分析高校双语师资的现状 ,提出解决双语师资问题的对策 ,以便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在具体的文本中以悟性意合(言简意赅、模糊隐性、凌虚传神)的古典汉语诠释现代英文语篇。在双语切换的意义诠释中,教师以高度的知识责任感,通过语言的审美转化的情感冲击来激发汉语语境下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实现审美意向维度的情感创化。  相似文献   

20.
彭凤 《东方论坛》2008,26(1):71-74
对比维吾尔语和汉语的味觉词汇,可以发现,维吾尔族和汉族对于味觉概念的切分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与维吾尔族对立统一地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中世纪维吾尔族的饮食矛质及维吾尔族原有的味觉概念的词汇体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维吾尔语言表味觉概念体系的词汇现状,受维吾尔饮食文化发展和认知方式的制约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这种差异只是在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中才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