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括张继《枫桥夜泊》在内的数首唐诗所言之“寒山”、“寒山寺”,皆为诗歌意象,而非实指。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宋人称今天寒山寺为枫桥寺或普明塔院。今天寒山寺之名虽肇端于张继夜泊之诗,而实乃定名于元明之际。寒山子“寒山无漏岩”诗所言之寒山,应是苏州虎丘。张继诗中的“寒山寺”若被理解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
凌郁之《寒山寺古史新榷》断言: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寒山子、张继等所谓"寒山寺"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此论值得商榷。根据切实的证据,厘晰其间的逻辑,我们认为,现今苏州枫桥的寒山寺,就是梁代的妙利普明塔院,宋代的普明禅院、枫桥寺,唐代和元明以降的寒山寺。  相似文献   

3.
包括张继《枫桥夜泊》在内的数首唐诗所言之"寒山"、"寒山寺",皆为诗歌意象,而非实指。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宋人称今天寒山寺为枫桥寺或普明塔院。今天寒山寺之名虽肇端于张继夜泊之诗,而实乃定名于元明之际。寒山子"寒山无漏岩"诗所言之寒山,应是苏州虎丘。张继诗中的"寒山寺"若被理解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此诗一出,寺因诗传,声名远播。寒山寺,是不是因为有了一座寒山,才称为寒山寺呢?到过的人都知道,寒山寺的四近无山,连土丘也没有。《吴门表隐》(清·顾震涛撰)说:“寒山在枫桥东民家廒内,一石突出”。原来所谓寒山者,只是一块假山石而  相似文献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踩着《枫桥夜泊》的诗韵,踏入了寒山寺胜境。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佳句,使寒山寺名驰天下,蜚声海内外。如今的寒山寺,殿堂壮观,钟楼巍然。日前竣工落成的仿唐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普明宝塔”,金顶闪烁,宏伟端庄,又为这座名寺增添了新的景观。 寒山寺,建于六世纪初梁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名僧寒山与拾得曾由天台山来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4,(6):44-45
寒山寺古钟去向之谜寒山寺以钟传名,到此游览的游客都想亲眼目睹一下张继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古钟。但现在寺中所悬的是清人陈夔龙所铸的铁钟和日本人所铸的一口铜钟,不但唐代张继诗中的唐钟早已不存在,就连明代所铸的铜钟也不知去向。唐钟早已失传,明代本寂禅师重铸了一口巨钟,唐寅《姑苏寒山寺化钟疏》中记载颇详。  相似文献   

7.
拙著《“江枫”新解》(载《社会科学战线》82年1期)发表后,不料竟引起一场小争论。一九八三年秋,笔者在陕西师大图书馆偶而看到叶昌炽编篡的《寒山寺志》,摘记数条,以为《新解》的补证。一、诗题《枫桥夜泊》之“枫桥”,宋代以前本作封桥;诗句“江枫渔火”之“枫”字,原亦应指封桥,与枫树无涉。《苏州府志》引《豹隐纪淡》云:旧作封桥,王郇公居吴时,书张继待刻石作枫字,相承至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四字朱印。知府吴潜至寺赋诗云:“借问封桥桥畔人。”笔史言之,潜不肯改,信有据也。翁逢龙亦有诗,且云寺有藏经,题至和三年曹文  相似文献   

8.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一千二百年来,传播中外,脍炙人口,是不朽之作,人们对诗的理解,也大致相同。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江西日报》,发  相似文献   

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张继《枫桥夜泊》诗,长期以来传诵不绝,脍灸人口。近日,友人见告,清俞樾书张继诗时,曾说:“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两字,宋代旧籍记为“江村”。为此,笔者对张继的《枫桥夜泊》进行了一番考察,拾得异文、疑义四点:一、“江枫”或作“江村”;二、“枫桥”或作“封桥”;三、“愁眠”或作山名;四、“半夜钟”疑无。对此异文、疑义,笔者稽查文史资料和苏州地方志,作文逐一辨证,发表些个人意见,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 自唐代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问世后,千百年来寒山寺的钟声常常回响于历代文人学士的篇章之中。相传该寺因著名诗僧寒山子曾来此住持而得名。关于寒山子生活的年代和身世,由于资料缺乏,历来研究者都有歧议;对他的诗歌的评价,看法也不很一致。本文试图就已有的资料作一些整理,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读者和专家。一、关于寒山子的年代及身世目前有关寒山子生活的年代及身世最早而又较可靠的资料主要是《寒山子诗集序》(署名为唐初闾丘胤作)和《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引《仙传拾遗》一段记载,  相似文献   

11.
寒山寺     
黄墙绿树、庄严幽深的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10里的枫桥镇,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曾在此当主持,遂改名寒山寺。宋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浮图七  相似文献   

12.
苏州号称“东方威尼斯”,以“泽国”著名于世。正由于它临近太湖水乡,所以小桥流水横贯城闉,风光异常秀美。白居易所谓“红栏三百九十桥”,也只是约略指出这里桥多而已。即使是像白居易那样的伟大诗人,也没有咏遍苏州的桥,真正以描写枫桥而驰名千古的,却是另一位诗人张继。 我记得张继的名声,并不比李白、杜甫、白居易低,凡是念过几天书的人,很少不会背诵《枫桥夜泊》诗的。只要一闭上双眼,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鲜明诗境,就会浮上心头,迫切希望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姑苏水乡的枫桥。  相似文献   

13.
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这首《枫桥夜泊》,传唱千年,这也几乎成了苏州的一张名片。苏州,中国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才子佳人汇聚。自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小家碧玉"的苏州却爆发出惊人活力,坚持改革追求高质量发展,先后抓住农村包产到户、浦东开发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机遇,形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与寒山寺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寒山寺文化论坛9月22-23日在苏州会议中心举行。寒山寺文化论坛由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创办,已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论坛。本次论坛正值寒山寺建寺1510年,共有两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研究学者和嘉宾出席。论坛以"和合吴地.和谐社  相似文献   

15.
预防性法律制度下的“枫桥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枫桥经验”体现更多法治属性:讲法说理进一步强化,法律权威得到体现。体现更多可实施性:“枫桥经验”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得以提高。预防性法律制度下新时代“枫桥经验”展现三个发展方向:一是预防为主得到更加鲜明的彰显;二是“枫桥经验”的规范性、确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枫桥经验”的权威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6.
姚炎中 《21世纪》2013,(11):3-4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推广“枫桥经验”50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相似文献   

17.
大海寺始建于北朝,盛于唐代,北宋以后衰落。大海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以唐代中晚期造像艺术成就最高。文章探讨了大海寺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唐代大海寺的佛教造像、宗教信仰及造像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近年来见到不少对这首诗的考证和分析文字,真可谓注家蜂起.其中关于“江枫渔火对愁眠”,究竟是什么“对”什么,就有四种不同的解释:①《唐诗三百首新注》:“江枫,江边的枫树.对愁眠,愁眠人(实是因愁而未能眠)与渔火相对.”据此,相对的是双方一  相似文献   

19.
所谓模糊,即:“不分明、不清楚”。模糊语境是指上下文内在联系的朦胧的、潜含着作者审美意识和心理活动,给读者留下想象追意的空间。作为译者,必须善于从这种语境中发幽掘微,再现原作的神韵与风貌,以沟通作者、译者、读者的心理,增强理解,有效交流。这种语境比较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譬如唐朝诗人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  相似文献   

20.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固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上面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涉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名作。它流传久远而广泛,其结句“又得浮生半日闲”,往往被人用为表达繁忙疲劳之中暂得休息的口头禅。 《全唐诗》收了李涉这首诗,篇名是《题鹤林寺僧舍》。旁注“寺在镇江”四字,当系清代编诗者所加,因为在唐代镇江尚称润州。又诗的结句“又得浮生半日闲”下加注:“‘又’一作‘偷’。”据《全唐诗》所收李涉其它各诗,如:《京口送朱昼之淮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