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曼.乃吉米丁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53
《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并不是对《喀喇汗王朝史稿》、《西辽史研究》和《西辽史纲》的简单再版合辑,较之前著在史料上的该书更加深入和丰富,方法上的博征中外学人,使原书观点更具说服力,内容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2.
田卫疆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52
魏良弢先生新版《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较之于旧版在史料更为丰富、结构更加完善,使这一区域的历史脉络更显清晰,也使旧版诸多观点更具说服力。新版方法论更为多元,且注重从文化的渐进衍变、文化选择的动力等角度看待这一区域内文化和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孟楠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7-58
魏良弢先生的《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充分利用汉文和非汉文史料相互印证,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功力。在对喀喇汗王朝历史和西历史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根据新的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修订自己的观点,充分显示了治学中的“慎思”。在开展西域史学术研究中,做到了“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4.
华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9-50
喀喇汗、西辽两个地方政权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因素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各方面相对隔绝,使得汉文、波斯和阿拉伯文的史料记载较少且各有长短。魏良瞍老师二十年如一日,在原版的基础上竭力搜集汉文、波斯和阿拉伯文史料,并博采众长借鉴近当代中外史家成果,遂使付梓新作《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得以引起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阿合买提江·买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2):70-73
《突厥语大词典》是11世纪突厥民族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回鹘族当时的史学和文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另外为了形象地说明突厥诸部落和突厥语言的分布,通过绘制圆形地图描绘了作者所认识的世界,这也是回鹘民族史学中首次出现的现象,表明了回鹘史学意识的萌芽和世界观影响下的史学观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突厥语大词典》的史学特征,以试探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回鹘史学。 相似文献
6.
李交发教授所著《中国诉讼法史》一书,是研究中国传统诉讼法律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一部力作。其书优点有五:一是学术视野宽广,二是注重文化与经验解释,三是类型划分准确,四是注重基本诉讼理论问题,五是引证资料翔实。 相似文献
7.
白振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6-7
创立中华学 ,倡导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掌握的萧君和教授 ,最近和彭年教授、徐亦亭编审等人一起推出了《中华民族史》(90万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 ,给人们提供了中华民族自我认识的历史视角。分析、揭示《中华民族史》所具有的求实、创新、视野开阔的特点 ,可以帮助读者对这一历史视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一、求实所谓“求实”,就是讲究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中华民族史》确实具有这种特点。例如 ,写到台湾的少数民族、土著民族时 ,从“台湾的土著民族 ,是由居住地区、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特征各不相同的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8.
周、汉审计史新议——兼评《中国审计史》第一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林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88-92
新出版的巨著《中国审计史》体现了我国审计史研究的新高度。其第一卷古代审计史,内容充实,美中不足之处是个别史料有误解,对宝贵的简牍史料发掘不够。本文着重论述了开独立于行政系统的国家审计之先河的周朝内史审计和汉简中的审计活动。 相似文献
9.
毕庶春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121-124
《中国赋论史》是海内外第一部系统的赋论史专著,是一部富有开创性的通史。它的问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是赋学界里程碑似的著述,是赋苑"游于艺"的导航图。它体大而思精,将史论合一,古今合一,宏观与微观合一,创见迭出。 相似文献
10.
11.
肖爱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8-110
诞生于20世纪的63座煤矿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10。煤矿城市在中国城市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期出版的《20世纪中国煤矿城市发展史研究》首开中国煤矿城市史研究的先河,从概念界定,煤矿城市分类,煤矿城市转型,六大区域煤矿城市的区位、发展过程及特点等四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煤矿城市的发展演进。该书在概念厘定、煤矿城市发展历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新颖见解,是一部系统、全面的专题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我国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3):125-135
中国的国家观念和族群关系在“鸦片战争”后经历了一个急剧变化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于如何系统地理解和分析几千年来中国各个族群之间的关系发展史也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盱上世纪30年代的三部《中国民族史》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中国学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其中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试图以族际交往和族际融合为主线来贯穿中华民族整个族群关系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起来的族群社会学,其主要研究视角即是以族群关系为核心。族群社会这在中国也正处于发展之中,在研究分析中国族群关系发展史时,这三部民族关系史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文章以王桐龄书为主线,比较分析了这三本民族关系史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永瑾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98-99
姚名达先生的《中国目录学史》自问世以来,在学术界一直享有盛誉。有的学者称赞“这本书搜罗之博,体例之善,考订之精,称国内目录学界的代表作。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目录学史方面的论文专著不下二三十种,无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4.
杜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32-234
《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史专著,作者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和观念的演进变迁为主线,将广大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史实和大量首次披露的史料为依据,对新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重大而敏感的历史事件作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历史功过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以文学作品材料作为史料,这是历代史家治史的传统。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曲、小说,古代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可作为研究相关时代历史的史料。从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大量引述《诗经》等文学作品为史料,到近代史家以文学作品为史料者,灿若星辰,举不胜举。近代郭沫若、陈寅恪等史家以文学作品与其他史料互证研究历史,突破了传统史学方法的局限,扩大了史料搜集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学术的全面复苏和发展,对中国古代军事史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的军事制度、军事思想、军事文化的专著,对以孙子为代表的军事思想家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从学术史的角度,系统探讨从先秦到晚清兵学发展的著作则少而又少,就笔者所见,基本上是研究空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的赵国华教授的《中国兵学史》一书,不仅为灿烂的兵苑再添新葩,而且填补了我国兵学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翦伯象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132-133
20世纪,词学蔚为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2006年8月,齐鲁书社出版了崔海正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词研究史稿》(分五册),这是一套汇集词学史料和批评史料,并对词学研究进行历时性概括和述评的丛书。此书编纂体例新颖,史料翔实,述论结合,以当下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方法对于千余年的词学研究进行精到的述论,是词学学术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葛剑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8
谭其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是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倾注30余年心血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其内容之完备、考订之精审、绘制之准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和疆域边界等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他所确定的关于历史中国、中原王朝、边疆政权、非汉族政权、地方政权、自治地区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中国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王启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4):132-132
近日拜读了杨新华教授撰写的专著《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保税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对保税区进行专题理论探索,中篇对保税区进行个案研究,下篇把对保税区的研究上升为区域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全书约42万字。这本书对中国的保税区做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对于了解保税区在中国经济近20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览全书,其主要贡献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