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生活中不同民族成员的居住格局历来都是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民族互嵌式社区作为一种利于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居住方式而备受各个城市的关注。56种民族成分齐全的成都市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相关建设方面既凸显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多重意义,还为实现各民族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文中简称"三交")创造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文章认为当前成都市各民族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还处于浅层次的水平,其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族际交往中,经济文化交流仅展现交往主体互动的表征,心理感受及其支配的社会行动才是交往主体互动的本质。通过对江浙沪粤4省市19个少数民族的研究发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文化冲突等现象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内卷化"的交往圈降低了族际交往互动的主动心理,跨文化交流障碍使族际互动双方产生了双向排斥心理,民族形象污名化使族际互动双方构筑了心理防御墙。这种民族心理距离现象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延滞了流入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探索弥合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构建跨民族身份的民族团结心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华梦"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3.
1949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推进社会文化发展,致力于改善民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在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族际通婚、族际交友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范围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证明,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要善于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资源;要坚持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供政治保障;要提供坚实有力的经济保障;要构建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和居住格局等在内的互嵌式民族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运用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424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发现学界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期刊论文呈现整体持续上升趋势,但科研学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度低,研究规模小;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为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和谐民族关系,推动构建稳定繁荣、和谐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智慧和力量等方面。未来研究进路趋向于多学科多机构合作研究、强化“走廊型”新型场域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以及注重民族地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研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原隆村是宁夏闽宁镇一个回族与汉族互嵌居住的生态移民村。搬迁前,原居地的民族交往交流形式单一;搬迁后,由于原隆村的回族和汉族群众在空间上相互嵌入的居住格局,彼此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的机会明显增多。新时代,在日常生活、就业务工、教育教学、文化互动等方面,原隆村各民族交往交流日渐广泛和深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就,从而形成文化上彼此欣赏、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婚姻中相互包容、归属上共生共赢,展现出民族交融的美好图景。原隆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对我国新时代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具有启示意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警民多方协同、干部和群众携手奋进,以互嵌式居住、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新时代新征程中,原隆村村民从搬迁前的单一民族居住格局逐步有序过渡为搬迁后的回族与汉族互嵌式社区环境,真正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血脉相通、水乳交融,形成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原隆村经验为新时...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武汉市民族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指出:武汉市制定规范民族法规政策,保证了少数民族在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居住的散居化趋势明显,扩大了民族间的交流;少数民族从事职业多元化,扩大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层次;民族通婚率的提高,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成为武汉市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民族居住格局是研究民族关系十分重要的场景和变量。国内外学者对于民族居住格局进行了很多研究,国外学者多集中在量化分析上、原因分析;国内学者则多倾向于历史溯源、民族交往等定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牧民定居背景下牧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增加,民族成份日益增加,各民族间接触及往来增多,城镇多民族间交往问题突现。本文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实地调查资料,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合作市城区多民族间交往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每位被调查者同其他民族的交往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其次,将预期影响因素表示为编码;最后,采用计量经济学OLS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维度和强度进行了定量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影响城镇多民族间交往的有利因素依次为:对民族政策越加了解,周围的通婚越多,家庭规模越大,居住在多民族社区,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为多民族构成;不利因素为:民族偏见、歧视和非当地主体民族;是否为当地居民对城镇民族交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时期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关系的深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民族文化交流在民族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情况 ,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族文化交流对民族关系的深入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 ,市场经济对民族文化交流也有广泛的促进作用。此外 ,在文中作者还探讨了这方面现存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况的田野调查,对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各民族之间如何维系和巩固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多民族杂居模式为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便利条件;相互依存的经济文化类型推进了各民族间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实践;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理解和尊重;族际通婚使各民族以婚姻的形式促进民族交融。这些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教育国际化的真实内涵及其现实检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国际化无疑促进了各国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共享,为人类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单一与多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于世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之中.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理解教育,我们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构建起与国际理解教育相互联系的新机制,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地区基本上以普通话作为最广泛的交际语言。这种语言状况的成因有两点 :一是由于乌鲁木齐是一个历史不长的移民城市 ,混合方言的基础比较脆弱 ;另一方面解放后人为的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13.
同德是藏族聚居县,县公务员以藏族和汉族为主。虽有近90%的双语人(藏汉双语人59.5%),但在家庭和族内,汉族主要使用当地汉语,藏族主要使用安多藏语,不同民族被试在公务活动和族际交往中主要使用当地汉语。全部被试会汉文,超过半数藏族小学阶段接受过藏汉双语教育,且会藏文。不同民族对普通话的认同度、心理预期最高,实际行为最积极;对藏语文和英语的社会地位、实用功能评价及心理预期、实际行为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4.
在对跨族群书写的评判中,文学介入少数族群的视角、少数族群文化的文本呈现形态和文学介入族群历史的方式等方面成为关注的焦点。赢得广泛好评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这个向度上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族内人的女性成长视角、少数族群文化的深情描摹及其以边缘姿态介入族群历史的叙述姿态等,无疑是跨族群书写值得借鉴的方面。与此同时,对少数族群文化图解式的描摹、人物塑造的平面化等缺陷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比较种族主义是美国主流社会处理各个少数族裔之间关系的惯用策略,目的是使各少数族裔互相制衡,以维持白人至上的主流利益和地位。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家赵健秀在其批评实践中融入了跨族裔的视野,亚裔与非裔的比较以及在亚裔内部华裔与日裔的比较成为赵健秀文学批评的两大视角。通过比较,赵健秀强调跨族裔联盟的重要性,并为组建亚裔文化联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跨族裔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对于尚处于弱势的华/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市民在享受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困惑于诸多原因引起的孤独,部分社会事件因此出现。社区良好的交往空间与便利的沟通能缓解市民孤独,帮助市民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提高社区融合与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本文以交往空间为视角,以宁波市江东区四点钟学校为具体事例,分析社区交往空间的生产过程,指出城市化进程中构建社区互动空间,对于提高社区的互动,加深居民社区融合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借助中国2001—2012年省级城镇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研究城镇居民通信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通信消费存在较强的惯性作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通信行业消费价格指数、实际利率均对居民通信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个人所得税、恩格尔系数、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均对通信消费有负向的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是推动通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口的因素,要提高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经济群体、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通信消费。  相似文献   

18.
纪昀谪戍乌鲁木齐期间,创作了《乌鲁木齐杂诗》160多首。这些诗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叙次风土人物,历历可见,多角度反映了乌鲁木齐的发展变化。此外,《乌鲁木齐杂诗》还具有写实性强、罔不与古相合、舂容浑脱之趣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新风格的边塞诗。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2009年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及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数据,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道路、电力、通讯、教育和医疗卫生五类代表性公共物品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改善农村交通通讯设施、电力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都会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影响最大,其次是通讯基础设施特别是移动通讯设施。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成为新疆的首府是从清代开始的。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清代乌鲁木齐的建城历史过程。乌鲁木齐城建过程中历经屯田城堡、迪化汉城、巩宁满城(老满城),新满城、满汉二城合并最终形成乌鲁木齐城区。这种建城模式也凸现了乌鲁木齐城市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