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因素对于经济发展及社会演进的作用,可以在政治腐败与经济崩溃、王朝更替的关系,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与历史上经济发达局面的出现之间的关系,封建专制政治与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中典型地表现出来。从这三种关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政治因素的作用的两种特性:决定性和双重性。这两种特性对现代中国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仅就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人。政治腐败与经济崩溃、王朝更替的关系纵观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从封建社会的内部来说,造成封建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封建城市问题,直接关系着封建社会的命运和前途。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尽管有好些共同点,但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它们在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和西欧封建城市的比较,从而剖析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原因。 中国封建城市的建立决定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力量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从战国到鸦片战争两千多年,中国是封建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相比较,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么长呢?这个问题牵扯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构成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封建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不发达,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中国封建城市的产生、特征及其在封建经济中的作用 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且没有起决定作用。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国的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有的时候,统治者为了避免少数民族的攻扰而迁都筑城。这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大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其中,关履权、李文治、吴稼祥、唐力行、卢利源、周继旨、郁越祖,庞卓恒等同志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广。归纳各家之说,可分以下几类:(一)封建的宗法制;(二)封建的地主经济;(三)封建的工商业;(四)剩余劳动的周期性规律;(五)地理环境;(六)中西封建社会劳动者及经济力量对比之差距。可以看出研究的重点偏侧于经济方面。这是研究中的新趋向。为此,中山大学曾于一九八二年召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学术讨论会”。该会集中讨论了封建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所起的作用。与学会者发表了不同看法:如李文治等主张经济结构及地主经济为其最终根源;孔经纬、樊树志主张地主、商人、高利贷三位一体的作用;漆侠主张地主残酷剥削、压迫农民是其基因;胡守为、杨国宜主张小农经济;李光霁、朱绍侠等主张封建地主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关履权、谷霁光等主张封建意识形态对封建经济的影响等等。总体来看是以经济为基点作为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压抑,儒家思想对人们头脑的禁锢,少数民族侵扰中原所造成的频繁战乱及其带来的落后因素……等等,都阻碍中国封建社会向前发展,都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因素还不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要阐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未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归根结蒂,必须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剖析中国封建市镇的经济结构特殊性方面,探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例如,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广泛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治乱兴衰,各个王朝不断地兴亡交替”都是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的①。也有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以朝代更替而解体,江山易主而瓦解。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瓦解,所以,封建社会能一代延续一代,缓慢地向前发展。”②还有人说:“自耕农经济或个体小农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研究,试图从中寻找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内在原因。然而,由于学术界对于封建经济结构的见解不尽相同,往往难免“学者多方,歧路亡羊”。我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不同于欧洲和日本的纯粹封建社会,而是以地主制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生产关系”。因而,无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中央集权制是唯一的政体形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封建帝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独裁的官僚政治。这一政体,在历史上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同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有两重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阻滞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历史包袱。研究封建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封建主义,铲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恶劣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和巩固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持续达四百余年之久的封建的统一王朝,其所建立的制度影响及于此后的二千余年,对世界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亚洲;其所表现出的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在以后的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一再重复出现。因此,秦汉时代可以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奠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概括地说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古典诗歌的前资本主义性质,它发展成熟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期间,因而不只在内容方面,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必然为封建经济封建政治所制约着;而且在外型方面,它的格律,它的形式,也必然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尚和审美观念所决定着。另外,汉语以及汉字的特点,对于诗歌语言的成熟过程,亦即古汉语的诗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国家“垄断”一部分赢利最厚的工商业,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经常推行的经济政策。它对于加强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限制危及封建统治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批判封建主义时,对这种封建的“垄断”制度,很有必要加以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二千多年,其间王朝更迭,兴盛衰落。在历代皇帝的“家天下”统治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工这一问题,曾出现过两种现象:一种是“外重内轻”;一种是“内重外轻。”这两种现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各自有什么特点,与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图对此谈一点看法。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央与地方权力分工上表现出的“外重内轻”现象是:中央给予地方很大权力,使之能独立统管地方的军、政、财大权,结果形成“尾大不掉”,不再听中央的调遣,乃至形成封建地方割据。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达二千多年之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有的认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有的认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有的则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封建经济基础,充其量只能发生某种限度以内的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还必须通过封建经济结构内部的条件才能发生它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一是在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下,地主、高利贷、商业资本三位一体都以农民阶级作为残酷剥削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发展道路等,是史学界争论潮头迭起的问题之一。长时期来,许多论者通过深入钻研,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了推动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还限于对封建形态的个别方面,如封建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等,进行单项的重点研究,而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综合性探讨的专著,则属罕见。不久前,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桂海同志所著《中国封建结构探要》,在一定意义上起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几度大起大落,在繁荣和兴盛的高峰中突然衰败下来,又从衰败中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在达到新的高峰时又衰败下来。封建商品经济的这种曲折的发展道路,正是中国封建结构发展进程中的某些不稳定性造成的,是动荡的小农经济通过封建结构在商品经济中的反映。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兴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三次大的兴衰。第一次兴盛是从战国开始,到汉武帝时发展到高峰,经过汉武帝的打击之后开始衰退,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低潮;第二次兴盛是从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产权制度性质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封建社会土地产权制度属于私有制的历史结论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在政治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的情况下,纯粹经济意义上的私人土地所有权,在中国历史上不曾获得独立的地位和达到自主的地步;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追求,主要由政治途径实现;从总体上看,地主阶级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土地的经营上,而是放在政治的权力经营上,结果注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经济停滞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经济是主要的经营形态,也是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庄园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奴隶制在中国瓦解之后,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即自耕农)就成为广泛存在的经营形态。在封建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封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掠夺下,小农经济虽然很不稳定,占有的土地经常受到地主、官僚和商人的吞并和掠夺,使小农沦为依附大地主的佃客或无职业的流民。但是,小农经济是很顽固的,它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后,又会复苏并得到发展。为什么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能长期存在下来,成为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统治基础?小农经济为什么在与大土地占有制的地主经济屡经搏斗后,能够生存下来,而不被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吞灭呢?这有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缅甸封建社会的起讫,史学界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从1044年蒲甘王朝建立,到1886年雍籍牙王朝灭亡,大约经历了8个半世纪。这在东南亚各国中,是较为漫长的。缅甸封建社会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使得缅甸古代的历史发展不同于周边国家,而且对近现代缅甸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缅甸封建社会的特点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封建社会排斥异端邪说的强抑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历代王朝除了通过控制教育和录用选官①等手段来确保适应专制主义要求的思想(汉武帝以后基本上是儒学)的独尊地位以外,还运用国家政治权力,严格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一思想,以此来作为中国社会高度一元化的意识形态,并对种种离经叛道、侵犯皇权的“异端邪说”,予以残酷打击和压制,以严刑峻法来防止土林之中一切稍有偏离正统思想的举动,亦即实行对思想文化的强抑制,这种强抑制和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机制,构成了封建社会文化专制主义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也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得以绵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