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苏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吴门书画的兴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城市版块的扩张拓宽了书画创作想象的空间,长卷山水、人物画大量出现;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丰富了书画创作的题材;商业兴盛背景下明代苏州城市格局发生巨大的变迁,商人、文人群体在阊门一带高度聚集,吴地书画有了广阔市场需求。明代画家仇英曾寄居阊门并迎来他的书画创作巅峰,《清明上河图》(辛丑本)即是其中之一,为剖析吴地书画的兴盛提供了重要切口。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中州,特别是归德地区与吴地文人交游面广,文学互动频繁。这一时期两地文学互动可分三个阶段:启、祯之际,雪苑前六子与吴地文人在党社活动中声同起应、互相支持;顺治至康熙前期,吴地文人流寓归德,对豫东文学发展有激助作用;康熙中后期,汤斌、宋荦开府江南,对吴地文学的复兴与发展有组织推导之功。深入考察两地文人交游与文学互动,对于立体化展示两地文化生态与文学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地乐舞是体现吴地地域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吴地乐舞发源于吴地民间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宫廷、宗教、文人等发生关联,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乐舞风格,体现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地人士与东吴兴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吴政权的创始人孙坚,相传是春秋时吴国名将孙武的后代。孙武的儿子孙明,食邑于富春,从此孙氏就成为吴郡富春人。①孙吴立国很大程度上依靠吴地人士,他们是东吴政权的重要支柱。吴地人士的进退,直接影响东吴兴亡。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一、吴地历史地理范围的由来及其演变吴,也叫句吴,本为古国名。《史记·吴世家》载:太伯、仲雍“奔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句吴”。《正义》云:“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索隐》引《吴地记》曰:“泰伯居梅里,在阖闾城北五十里许。”从以上各种不同说法,可知吴地之中心当在今苏州。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化艺术,是属于北京师和南苏州的时代。明清时期苏州诗人群星灿烂,几乎占据了中国诗坛的半壁江山。在明清繁盛的市民文学中,吴地民歌是鲜活生动的一种样式,受到文人的喜爱。明清时期苏州园林鼎盛,对园林的各种记载描写也逐渐增多,其中有不少文字精美,揭示出苏州园林构建人居环境艺术之美,显示出苏州城市文化中诱人魅力。苏州的戏剧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对明清文学和苏州城市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清代苏州竹枝词作为一种吴地文化现象 ,无论在创作风格还是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方面较前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创作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苏州现存清代竹枝词达 10 0 0余首 ,名姓可考的作者有 10 0余人。以竹枝词记苏州风貌的不仅有尤侗、汪琬、叶燮、王士祯等著名文人 ,还产生了多位专以博采吴郡故实撰写竹枝词为己任 ,并结集留名的高产作者。  相似文献   

7.
吴地市民商人的附庸风雅和崇尚风雅、移民文化的影响和吴地文人的审美心态及其文化自豪感产生的刺激是元明时期吴地园林活动得以兴盛的三个因素。三者共同促成了吴地园林修建和园林景观、园林活动中文化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吴县们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东邻上海,南近浙江,西含太湖,北望长江,内抱中国名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的美称。 吴县是一个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商代末年,周王太子泰伯、次子仲雍在此地开辟吴地,创建“勾吴”小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江南置会稽郡,始设吴县。西汉王莽时,曾一度改为“秦德县”,至东汉顺帝永建四年恢复吴县之称。1928年曾于吴县县治开设苏州市,1930年苏州市又并入  相似文献   

9.
戏曲是文人诗词与民间说唱艺术、民间小戏结合的产物。曲创于文人,戏源于民间。因而,戏曲在文人手里,难免会出现重曲轻戏,重唱词轻说白,以及与此有关的重生旦轻净丑的基本倾向。这种情况,即使一些大家如汤显祖亦未能幸免。 苏州派剧作的语言,在曲和白两方面都显示出他们力图摆脱“曲中之戏”而向“戏中之曲”发展的总趋势,显示出戏曲由案头向舞台回归、由文人向民间回归的总趋势,显示出写意性削弱和写实性加强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0.
明代成化至嘉靖初期,吴中地区的文人交往、文人创作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并由此形成了“吴中文人集团”。文章梳理分析了“吴中文人集团”得名的由来,并回顾反思了近年来对这一文人集团进行研究的概况和特征,文章认为对其进行研究的专著少见;直接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只有两篇;有些论文间接涉及了吴中文人集团的形成原因、发展情况和其他问题:对“吴中四才子”进行研究的论文较多;研究者为此集团中的一些人编写了年谱,整理了作品。因此,“吴中文人集团”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着进一步研究的极大空间。   相似文献   

11.
薛晓琳 《社区》2012,(23):28-29
过云楼是苏州怡园的文化图腾。这座在清代几与狮子林争胜的私家园林,正是借助过云楼的文化象征资本,不仅成就美景,也成为吴地收藏、鉴赏、交游的中心之一。过云楼收藏的名画书法、佳刻名抄、珍秘善本历经主人顾氏家族几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文化“家产”中的“佳产”。  相似文献   

12.
苏州评弹是我国极富盛名的江南地方民间曲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代表性艺术形式.历史上,评弹曾作为民间艺人的安生谋命手段,它虽不具有主流文化的正宗血统,但却始终与文人文化和民间俗文化保持着深厚的渊源和联系,因而它一直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路径.书目文本传承在苏州评弹的文化传承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其形成、演变、创新、发展、延存、保护的重要见证.揭示评弹书目的传统传承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昆剧问世伊始,昆山派迎合士大夫、贵族文人的审美情趣,开创了典雅骈俪的一代剧风,而萌起于丝绸之乡的吴江派奋起为昆剧的市民观众代言,以“本色”理论对昆山文风予以否定。在昆剧的发展过程中,苏州的人文环境促进了昆剧所内蕴的二元社会属性即贵族性、市民性的和谐共处,苏州派从而得以最终完成雅俗共赏的昆剧终极风范,从而显示了吴中昆曲派的无比魅力。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至 2 0 0 1年 ,苏州博物馆考古队在苏州西南的木渎一带发现了一座春秋晚期的城堡遗址 ,它应当就是阖闾时伍子胥所筑的吴国都城。木渎春秋吴城遗址的发现 ,对于研究阖闾的都城位置、汉代吴郡的位置和探索战国秦汉之间吴地所发生的巨大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旧中国的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它的早期校史,在一些文章、专著与辞书里,均有涉及或介绍。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一书说:“七十年代传教士开设的学校有,监理会于一八七○年在苏州的存养书院”;又说:“一八八一年林乐知在上海开办的中西书院,后来形成了东吴大学”;还说:“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一年建校,由苏州博习书院、上海中西书院、苏州中西书院等合并组成,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开办”。《辞海》三卷本上册说:“东吴大学,美国基督教会在旧中国办的大学。校址在苏州、上海两地。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美国监理公会设中西书院于上海,一八九七年又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合为东吴大学”。滕亚屏同志在《旧中国的教会大学》一文中说:“一八九七年,美国监理会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改为东吴大学”。那末,苏州东吴大学的建校经过如何?苏州存  相似文献   

16.
吴地西施“响屐舞”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施“响屐舞”是吴地舞蹈史上的经典与代表,因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从古至今备受关注,该舞蹈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吴地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吴地民族文化、环境、图腾等对舞蹈动作、姿态、动律、节奏等民族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吴地地域环境对舞蹈表现形式、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舞蹈道具等同质性与异质性地域风格形成的影响,论述了西施“响屐舞”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州据三江五湖之利,有海陆之饶,吴俗自古讲究餐饮起居。自先秦下溯,悠远历史和深厚的吴地文化造就了苏州餐饮业的繁荣和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苏州餐饮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纷杂的现实和市场的无情,使苏州餐饮业在进一步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和约束。因此,突破求变、诚信兴商、品牌战略、锐意创新、文化建设等成为苏州餐饮业再谱绚丽多彩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苏州具有 2 5 0 0多年的历史 ,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为苏州文化强市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苏州市坚持从实际出发 ,构建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努力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吴地书院的演进与学术思潮徐启彤吴地历来被人们称为“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发达之区”,历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是我国古代文化重心之一。吴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特别发达,书院教育是其重要的形式。吴地书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吴地书院从南宋开始...  相似文献   

20.
王咏 《东方论坛》2009,(5):111-115
吴地“九四香”习俗的起源和流变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吴地民众选择了全国性宗教节日“地藏香”与政治纪念节日“九四香”在时间点上的重合是民间社会生存技术的表现;后者在表述形式上与前者的刻意求异是民间社会的政治表意。应重新审视当下民众生活世界与现代博物馆场域中“九四香”的不同表述方式,以从“小传统”到“大传统”的地位转换中来分析国家和民间社会力量对比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