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朦胧诗主将的舒婷,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创作中呈现出一种沉重的焦虑感。具体表现为被代表作遮蔽的焦虑、表意的焦虑、以及对文学自身处境的焦虑。其被代表作遮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代的文学氛围发生了改变,语言表达困境的生成源于其固有的语言/思维系统在面对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时的失效,外在的接受环境与内在的表意系统同时使诗人的创作陷入困境,这一困境导致其对文学自身处境的担忧与怀疑。诗人对其固有文学观的坚持在文学溃败的时代成为了一个后英雄时代的寓言。  相似文献   

2.
"日常叙事"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生活化取向,在将日常观念与个体价值立场及生命意识全面开启的同时,也让文学对现实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贴近当下。但其中叙事与日常生活距离的消失、精神视野的萎缩及艺术创新的停滞也因此成为"日常叙事"难以摆脱的审美困境。从话语主题、叙事伦理及文本构建等角度来透视转型期作家认同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战后不同时期,美国消费调控的目标明显不同。本文对80年代以来美国消费调控目标的新变化、主要内容及消费调控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消费调控的首要目标是抑制消费需求,刺激供给。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揭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 ,取得了各种收入来源对收入差距贡献度的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期以来 ,钢琴即兴伴奏的主要方面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形成了繁荣的研究态势。但是 ,大多数研究还主要是从钢琴即兴伴奏的术科性质出发 ,未能涉及到更广更深的潜隐层面 ,在如何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层次品位问题上还未得到充分展开。笔者认为 ,要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还需要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对生态问题的书写已经更为充分,更为繁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诗歌、生态散文、生态小说等层出不穷,徐刚、于坚、李存葆、叶广芩等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使得中国文学的绿色之维真正复活。他们大都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尊重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呼唤着对人类未来具有根本意义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审美本质特征论逐渐取得共识。这种文学审美论的建立经历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即以共同美反拨阶级斗争工具论,以形象思维反拨认识功利论;立的过程包含一种途径,即以审美论替代机械反映论。破为立做好铺垫,立最终实现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引:从亚当、夏娃说起据《圣经》载: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人类个体——亚当,但亚当整日愁眉不展,抑郁寡欢。为了解除其寂寥,上帝趁亚当沉睡之肘,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并用这根肋骨造就了人类第一个女性,名曰夏娃。后来,蛇引诱她偷尝了禁果,于是萌发了性欲;亚当、夏娃生下二男一女,从此,人类绵绵不息,繁衍生长。  相似文献   

9.
国际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是和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它在重视功能的同时,也应使设计与社会、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相结合。工业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社会-环境”和谐,据此,今后工业设计将出现四大趋势:(1)单纯化的设计(2)仿生学设计(3)绿色设计(4)个性化设计。这种趋势也说明了设计必须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秦汉社会史研究主要涉及阶级、阶层,家庭、宗族,农民起义,社会人口,社会流民,灾荒与赈济,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婚丧礼俗,宫观陵寝建筑,以及妇女、老人,环境保护等方面。其中对于豪强、士人、门阀、家庭等方面的研讨尤为热烈,成果亦显突出。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交流王泉根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支脉,台湾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台湾文坛涌现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台湾地方特色、风格流派异彩纷呈的优秀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电影的诞生曾以其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包括影音、视听等),对传统的文学艺术表现模式之一———语言艺术构成了巨大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也似锦上添花,构造了电影画面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加之第五代导演初试牛刀以来,敢于张扬自我、标新立异,尤其对光影、色彩的大胆运用和创意,使观众对中国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文学也有电影无法超越的个性特征,它独具的语言刻画构成其丰厚的精神内核,这是电影永远不可抵达的彼岸。日月交更,文学仍以其丰富的内涵,经世的磨砺而让电影高山仰止,望洋兴叹。总之,无论是文学原作,还是银幕艺术均各有千秋,而二者巧妙结合,则堪称是“视听艺术”与“语言艺术”①的巧妙结合,由此构成文学、影视的双赢。但与此同时,文学改编的名利双收,促使很多作家纷纷改弦易辙,纯文学写作寡人坚守,名篇问世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文学之幸与不幸很难判定。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文学论略:一个文学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文学业已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一些基本问题仍需澄清.一、80年代文学概念是从新时期文学的总称里独立而来的,它出现的契机是1992年学界所提出的新时期的终结;二、80年代文学虽然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轨迹,但比较60和70年代的地下与潜流文学的思想与艺术高度,仍然有巨大的局限;三、80年代文学以1985年为界,之前经历了一个缓慢的渐变期,其节奏严重依赖于政治变革的步伐,其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常使之在进两步退一步的节奏中陷于逆境与顺境的交替之中;四、80年代文学真正的突破是在1985年之后的突变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全面爆发使得此前文学与政治的胶着与博弈完全失效,文学进入了内部变革的黄金时期;五、80年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启蒙主义思想深度与文学的文化属性的获得,还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变革,这些都既成就了这个年代文学的深度,也为90年代文学的成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政治语境、地缘特征和文化消费的时代变化,香港的聊斋题材电影改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表现重心上经历了由鬼怪彰显到情感填充的自觉游移,在影像美学上则发生着从狂乱凌厉向平和典雅的转换。这种变偏重影像奇观而为趣味性与认知性并重的改编倾向在聊斋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双向缝合中,既有力地激活凝聚在鬼怪灵异文学想象中的民族记忆,又促进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承袭、改写与创新,对台湾和内地的电影改编有着重要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20年代乡土文学与80年代寻根文学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和继承发展。从这幅乡土———寻根画面中,挖掘出民族精神世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揭示民族文化的精粗优劣,从而在历史新时代,改造和重塑民族的灵魂,改造和重建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城与乡的关系发生着急剧变化,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这就是入城的农民。这个群体有着自己合理的梦想和追求,又有着特殊历史条件赋予他们的特殊的身份负担。这个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边缘化的地位。他们只能挣扎在城与乡的夹缝中。正因为如此,这个群体的生存与命运就成了城乡关系变迁的晴雨表。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索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所达到的思想水平。通过《哦,香雪》、《人生》、《浮躁》、《愤怒》等文本的分析来呈现中国底层农民在城市中走过的艰难历程,并通过这一文学镜像,呈现作为一个时期思想水平的代表———作家思想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探索文学可谓成绩斐然.在对其崛起的理论机缘和繁荣局面进行全面回顾的同时,从其对题材领域的拓展、生活本质的开掘以及对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肯定了其维持文学创作生态平衡的价值,以及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繁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探索文学可谓成绩斐然。在对其崛起的理论机缘和繁荣局面进行全面回顾的同时,从其对题材领域的拓展、生活本质的开掘以及对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肯定了其维持文学创作生态平衡的价值,以及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繁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刘过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考察,以期勾勒出刘过研究的动态走向及学界研究热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台湾整个社会被“泛蓝”与“泛绿”所切割,被统独斗争的阴影所覆盖,诗坛的“大中国诗观”与彻底本土化的路线存在着严重分歧,这影响和分散了诗论家研究的精力,再加上经济市场化、文化世俗化的背景,这使台湾有经典意义的诗学专著和诗评流派的诞生增加了重重困难,由此距出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理论大师的时代仍然十分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