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光正交跳频码构造原理,分别用改进素数码和光正交码为时域扩频模式和频域跳频模式,并构造了适用于无线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调整数码/光正交码二维组合码。和现有二维码相比,该组合码容量大,通过有规律的分组,每组内码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组内具有较大的码容量。该构造方式易于实现,对构造实例设计了可调谐光纤布拉格光栅编解码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光码分多址的技术原理。综述电子科技大学光纤通信重点实验室在波分复用/光码分多址混合网络、光正交码构作、码间干扰和双极性OCDMA系统等OCDMA通信技术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最后指出了OCDMA系统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R-S码的二维OCDMA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R-S码构造了一种二维码,并按johnson边界条件研究了1===lllca的二维R-S码的码容量,分析结果表明,构造的码渐近为最优码;在只考虑多用户干扰的理想条件下,分析了多波长R-S码的二维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不同素数p构造的二维R-S码的误码率和并发用户数的关系曲线,为二维OCDM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新的补沃尔什哈达码-M(CWH-M)二维码,在空频二维OCDMA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实现了该码字的编解码方案和系统设计.理论分析得到该二维码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完全正交,彻底消除多用户干扰.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CWH-M二维码OCDMA系统性能比采用一维编解码方案和采用简单开关控制的二维编解码方案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频域相位编解码光码分多址系统的性能。推导了在码位误差时系统误码率的数学公式。分析了在光功率,码位误差,码长,单极码和双极码情况下对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比较高的光功率、较长码字有利于改善系统性能,系统随码位误差增大而对系统影响愈大,双极性系统性能明显优于单极性OCDMA系统。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值分析了基于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技术的光码分多址(OCDMA)时域编解码系统性能.指出在基于SSFBG的OCDMA编解码系统中,系统的误码率(BER)随着码长增加而加大,双极性码的性能优于单极性码.  相似文献   

7.
光多址干扰是影响时域振幅编码和跳频扩时OCDMA系统误码率和用户数的主要原因。该文分别在时域振幅编码和跳频扩时两种OCDMA系统中对光多址干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改良码系采用色散管理的技术、选用适当的线路码及合理使用光限幅器等方法来减小光多址干扰。  相似文献   

8.
在单重合序列(OCS)的基础上,构造了二维相干OCDMA系统的双极性单重合序列(BOCS).在相同码长和波长数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二维相干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码字容量,同时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保持不变,而且串扰值略微降低,提高了二维OCDMA系统性能.此外,对于构造的BOCS,在相同码长的条件下,通过增加波长数,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BOCS的码字容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串扰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二维OCDMA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波分复用/光码分复用混合网络模型,研究了光码分多址和波分复用/光码分复用网络性能,导出网络误码率公式;针对加性白色高斯噪声信道模型,将信息论应用到网络系统性能的分析上,得到网络的吞吐量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波分复用/光码分复用混合网络较单纯光码分多址网络具有容量大,网络扩展容易、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类问题,该文通过对采用严格最佳(F,k,1)光正交码的单极性光CDMA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的量化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光纤信道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会导致系统性能明显下降,因此,色散补偿技术必不可少。不同于传统的色散补偿方案,该文提出采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搭配色散补偿光纤(DCF)的新方案,在进行色散补偿的同时,尽可能弱化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
无线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编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编码方式,通过分析、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比较适合无线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新编码方案,称为双极性码的单极性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空时频分组码,通过分析其成对错误概率的Chernoff边界,揭示了多径时延特征影响空时频分组码性能的根本原因,给出了在快衰落信道中空时频分组码设计方法。并在ITU-R M.1225建议的车载信道模型下,利用仿真评估了空时分组码、空频分组码和空时频分组码在快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快衰落信道中,空频分组码性能优于空时分组码;多径时延特征是设计适合快衰落信道中具有最大分集增益空时频分组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光纤码分多址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结构,并对该系统中的一些地址码进行了技术分析。多用户接入干扰是光纤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噪声源,对减小多用户接入干扰的有关研究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两种典型的减小多用户接入干扰的接收机结构。最后指出了光纤码分多址系统趋于实用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对跳频扩时光码分多址系统是否使用光学硬限幅器的误码率上限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给出了误码率随影响系统性能的各个参数以及有无光学硬限幅器时的变化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得到了结果:减少码片之间的碰撞概率以及使用光学硬限幅器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类新的双容错编码――V阵列码,冗余数据均匀分布在每个磁盘中,能容许任意两个磁盘同时故障。并证明基于V码阵列布局是最优双容错数据布局方法,给出了恢复任意两个磁盘同时故障的快速译码算法。与其他的编码方案相比,基于V码阵列布局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吞吐量、较好的I/O性能、简单的编码和解码算法,以及编译码的复杂度最低和较好的平衡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LDPC校验阵的构造及编译码算法,采用了随机法构造LDPC校验阵,编码基于高斯消去直接进行译码采用无穷阶量化时的置信传播算法;讨论了OFDM自适应加载技术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结合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算法与基于多载波调制的比特分配方案实现了该加载分配技术;给出了LDPC编码的自适应加载MIMO-OFDM系统的模型。经仿真分析得出,二元域上非规则LDPC编码的系统性能优于多元域上的,自适应加载MIMO-OFDM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传输速率,有效增强了系统抗衰落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自由空通信中的多址环境空间无线光通信的强背景噪声等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多种多址方式的对经,综合讨论自由空间无线光通信中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可行性、优越性和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码多址和空分多址相结合的方案以及CDMA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8.
由重复器、交织器、组合器和广义累加器组成的广义系统RA码,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置信传播译码时,码性能受稀疏校验矩阵的小环影响大,而稀疏校验矩阵由编码器的结构决定。该文根据置信传播译码的无环要求,通过重复器、交织器、组合器和广义累加器的联合优化设计,给出了无4环的广义RA码的奇偶校验矩阵设计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简单,实用性强,设计的广义RA码编码增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