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官不为"是领导干部对待自己工作不作为或不负责的行为状态,表现为不愿为、不想为、不能为、不会为等特征。通过交易成本分析发现:干部为官将会付出决策成本、执行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而领导干部选择"为官不为"则会获得交易成本比较优势,即支付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收益。因此,治理"为官不为",应增加为官有为的正当收益,同时加大"为官不为"交易成本,包括进行理念教育与技术培训、建立竞争机制与责任机制、改善工资待遇与推进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2.
正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为官与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颇有相似之处:都有卓越的政绩,不仅颇得领导赏识,而且生活幸福,善始善终。赵普的政治、经济、管理理念相对于管仲的丰盈、深邃而言,显得单薄很多。不仅如此,赵普与历朝历代的宰相相比较,其"寡学术"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从为官的角度来看,赵普极为简明的为官之道可以供我们深思,其为官的经营机巧也有助于我们参透职场人生。一、支持、辅佐、建立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为官不易"的感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制度规定正在产生约束效力。从前"为官太易",干部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工作作风都缺乏足够约束,干部对不正之风习以为常。现在层层禁令成为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领导干部群体中存在一些懒政怠政、敷衍塞责的心态和行为,即"为官不为"问题。"为官不为"不仅会造成政策执行不力,影响政策落实,而且会引发人民群众的不信任感,损害党的执政基础,降低政府公信力。"为官不为"是一种顽疾和疑难杂症,不能等同于一种单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表现问题。治理"为官不为"要取得切实成效,必须综合施治。一、把规范权力作为基础"为官不为"实质上是公共权力的不当为、不作为、乱作为,扭曲了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官场中弥漫着"当官真难""公务员太累""为官担惊受怕"等"为官不易"的消极心态。这是一些干部在当前政治生态下的真实心理写照,必须加以正视和解决。否则,部分干部"怨风盛行",容易形成一种泛滥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干部的成长和事业发展。辩证分析"为官不易",需要厘清真、伪两个层面的不同意蕴。所谓"真不易",即"为官不易为",是干部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包拯、林则徐、焦裕禄都是在河南做过官的外省人,他们在河南这块热土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不同时期为官者的典范和楷模。包拯是中国古代为官的楷模,到今天人们仍将"包青天"作为"为官公正"的代表。林则徐一生中三次在河南做事,为治理黄河做出了杰出贡献,人们知道更多的是他的禁烟事迹,其实他还是一个优秀的水利专家。焦裕禄是当代为官者的楷模,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代表。在中原的近千年历史上,从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到林  相似文献   

7.
正4月20日,刘云山同志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时下存在的一些感叹"为官不易、官不好当",因而奉行"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居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庸官、懒官、太平官,可谓对症下药,振聋发聩。为官当思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此乃天经地义之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做了人民公仆,理所当然就当勤图良策、  相似文献   

8.
<正>"为官不为"是政府公务人员对待职责、对待工作的一种心态和状态。"为官不为"现象与个人素质、政党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自政府产生之后就不同程度存在。当前,随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行和深化,我国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管理和约束越来越严,群众对政府公务人员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认识和行为,值得高度关注,亟待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9.
正官职乃天下公器,为官须恪尽职守;民为邦本,为官尽职的根本在于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在1990年第9期《领导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为官之道》一文。他指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体认和笃诚践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关于为官之本的精辟论述和慷慨情怀,仍然令我们深受教益、备受鞭策、激情奋发。  相似文献   

10.
正防治"为官不为"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客观要求。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各地在防治"为官不为"时,目光大都聚焦在反向惩处上,对正向激励关注较少。实践证明,防治"为官不为"必须"堵""疏"相结合,坚持反向惩处与正向激励同向发力、同时用力,这样才能发挥出综合效能。因此,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至关重要,其激发的是正能量,体现的是正效应,有利于改变事后惩处单一的反向震  相似文献   

11.
为官受礼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一些为官者,总觉得收受私礼既无可厚非,又在所难免,因而就有"官不打送礼的"之说.然而,谁都知道,为官者收受私礼与"公事公办"是矛盾的,两者的关系历来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2.
正为官,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为官之道,需要悟,也需要"记"。1.记住一个"学"字"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是善于学习的人。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知从学中来,智从学中求,志从学中立。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为官从政的重要基础。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道德品行、素质能力、个人魅力的背后,其实是知识、实践、阅历的积累。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与自己工作领域相关的东西,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3.
正官,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作为个体,选择"为官",就是运用合法的职位公权来服务公众、服务社会。从职业角度讲,"为官"必须尽官职所赋予的责任,如同当教师必须尽教书育人责任、当医生必须尽救死扶伤责任一样。"为官必为"就是必须安于自己的官职,勤守自己的官责;反之就是"为官不为",就是放弃做官应尽的责任,这是渎职。这种行为一旦泛滥,就有可能使整个社会沦为"无责的社会"。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官业群体看成是"无私奉献"的特殊群体,以至于忽视了官业群体本身是一个"俸禄"群体,即当什么级别的官,就有对应标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以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逐步深入,治吏之网日渐收紧,监督越来越严格、问责越来越严厉、反"四风"越来越深入,一些官员产生了憋屈心理、埋怨心态,对"为官不易"的感叹也随之产生。如何理解"为官不易"?从现实来看,"为官不易"的感叹,恐怕对应的是一些领导干部曾经"为官太易"的情形。正是由于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工作作风上缺乏足够束缚,让这些领导干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抛到脑后,怀揣"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的信条,奉行办事就得吃拿卡要的潜规则,对不正之风习以为常,甚至将其看成"当官"的应有状态。现在,他们整天长吁短叹"为官不易",其实是舍不下"为官不正"带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为官不为与官员乱作为同属于干部失职失责问题。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此大环境下,为官不为更成为一种变相腐败,危害性极大。要根治为官不为,必须"知其害,防其乱"。一、知其害——为官不为的不良影响延缓工作进程、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官有为,需要把握决策规律,做到敢于决策、善于决策,切实提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就是决策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都把多谋善断作为重要能力。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也说过,"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这些都反映出领导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领导干部事务繁多,其中大  相似文献   

17.
为官铭     
正物欲横流、浮躁功利,信仰危机、世风日下。做人难,做官更难,做个好官更是难上加难。为官之"义"在于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本"在于造福,若"义、德、本"三馨,是谓"好官"。故而须铭刻"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之至理名言,做"吾日三省吾身"之为官楷模。以"三修"为着力点,务求严以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相似文献   

18.
当前精准扶贫领域暗藏"为官不为"这一隐形腐败。从形成机制分析,"为官不为"是政府功能运行碎片化、考核机制形式化、激励结构失衡化和监管机制软约束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规制"为官不为",实现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构建基层公职人员权责清单制度、创设监督问责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并设置高效独立的廉政监察制度等立体化的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公职人员在新常态下"为官有为"。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10,(17):126-126
<正>问题231:有人说:"为官之路有三条:关系路,作假路,苦熬路。"请实话实说,你打算走哪条路?为什么?参考答案:(1)这三条路都不是积极、正确的为官之道。(2)作假,害国害民,  相似文献   

20.
<正>"为官不为"可以概括为五种类型:"庸官""躲官""看官""懒官""木官"。要坚决反对和纠正"从严治党导致为官不为、强力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论调,将整治"为官不为"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广东省纪委暗访发现:某派出所在扫毒时,误将一名无关群众资料录入了吸毒人员信息库。派出所接到该群众反映后,不但未及时更正错误,反而一直以删除记录要走程序为由,历经4年不予办理,导致这名群众工作难找、房子难租。由此可见,"为官不为"虽然有别于"权力寻租式"的贪污腐败,但也不容忽视,这种"权力浪费式"的消极腐败,是对党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