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网络反腐而下马的官员所能警醒世人的无非是贪赃枉法必然要承受法律的制裁,起因可能是网民监督,利用网络进行权力的博弈,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网络政治的一种体现。如今,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模式,网络反腐又是怎样让政治腐败犯罪当事人落马的呢?其过程又是如何?本文试图以"杨达才案"为个案进行"过程—事件"的叙事与分析。研究得出,这样一场"无声的革命",背后却是"网络举报—媒体关注或网友转播—制度惩治"的一条反腐路径,且与以往的反腐体系(运动反腐1+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比较来看,已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四维一体"(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网络反腐)的反腐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进步,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然而对于网络反腐我们要理性面对,在看到其参与者众多、方便快捷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存在的部分网民反腐动机不纯和我国的网络监管不尽完善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中的作用,应使网络反腐从"意外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反腐在政治领域中逐渐成为反腐斗争的新途径、新模式。作为传统监督模式的补充,网络反腐已经成为社会开放、政治民主、民众参政的重要标志。但是,网络反腐只有个别成功案例,没有作为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也没有正式纳入反腐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的层面构建网络反腐体制。本文从研究网络反腐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出发,探讨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以便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网络反腐体制,并将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常态的反腐方式纳入反腐机制,从而,强化网络反腐这个监督权力、预防腐败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4.
网络反腐日益受到网民的青睐,其便捷、低成本、传播快、容易形成围观效应、有利于保护爆料者自身安全等独有特点也加速了网络反腐的发展。面对网络反腐的热潮,如何将其转变成一种"制度反腐"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4,(43):F0004-F0004
四川省纪委出台《关于深化"三项建设",深入推进"三转"的实施意见》,将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确保其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并以此带动"两深"工作和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深化网络监督、确保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决策》2013,(Z1):10
1月中旬到2月初,地方两会顺利召开,伴随着地方两会新风,网络反腐、炒作式反腐、房产曝光和情色反腐风潮此起彼伏,网络监督虽是反腐利剑,却不应成为"被使用"的手段和工具,网络监督还需制度保障。1月17日,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作风问题被免职;19日经济观察报发出重磅文章"房子的焦虑",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反腐以其公开、快捷、经济、保密等特性,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有机融合的产物,其实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网络技术本身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检察技术部门应当多渠道、多形式促进网络反腐的实效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反腐倡廉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如何从法治的角度对网络反腐进行规制,通过制度构建激发其正向功能,抑制其负面效应,使网络反腐朝向法治化方向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对网络反腐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结合民间智慧的一种新型反腐模式。尽管网络反腐有力地推动着反腐败斗争工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非常强调制度反腐,无论是高层传递的信号,还是长期研究反腐的专家学者口中,制度反腐共识已然形成。然而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靠单一制度反腐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边反边腐"的现实和反腐模式的历史昭示我们:制度反腐虽然是治本之策,但制度反腐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制度都难免百密一疏。只有在制度为本的基础上辅之以技术为器,才能有效发挥技术反腐的热炉效应,有效弥补制度反腐的局限。针对当前制度反腐面临的新挑战,需要通过应用技术反腐优势弥补制度反腐漏洞难题,对技术反腐与制度反腐进行协同创新,以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技术反腐与制度反腐协同创新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曾向阳 《经营管理者》2014,(32):190-191
目前在我国广东、浙江、湖南等省实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突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大变革。改革核心理念是进一步激发商事主体市场活力,市场准入"宽进、严管"。实行"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度,实现许可事项实质性审查职责的转移,集中突出后续监管的管理理念。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烟草零售许可证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烟草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对原有制度、流程进行微调,本着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完善行政许可审批和后续监管体系,加强对烟草零售许可审批的实质性审查和商事活动的后续监管,规范烟草零售许可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制度—文化"的双重角度入手进行反腐是当前我国反腐的主要方式,但腐败依然发生,并且还出现了奇奇怪怪的现象,继续损害着党和人民的形象和利益。如何创新反腐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挑战。将"制度—文化"转向为"制度—文化—个人"的反腐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一方面,个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拒绝腐败,也可以成为腐败的监督者;另一方面,个人与制度、文化彼此关联,环环相扣,从个人层面加强建设,可以完善"制度—文化"的反腐体系,从而精准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2.
杨子晚 《领导科学》2012,(34):22-24
舆论"扒粪"是一柄双刃剑,在发挥了网络曝光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网络"乱象丛生"的缺陷,并且与现实反腐需要还有很远的距离,还需要多方面的保障与支持。然而,完善惩防腐败体系,是新形势下惩防腐败的杀手锏,也是保障与支持舆论"扒粪"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笔者就完善教育、监督、制度和惩治四位一体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鼎力支持舆论"扒粪"做些探究。一、夯实教育基础,增强反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这一公众参与政治的新的反腐败形式在我国得到很大的发展,相当一批腐败官员因被网络曝光而纷纷落马,对网络反腐的学术研究在我国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一、网络反腐研究的概况 综观国内目前的网络反腐研究,笔者概括为两点. 首先,网络反腐学术研究伴随着网络反腐的实践而展开.2008年之前,仅有零星的网络反腐研究成果,2008年之后网络反腐研究渐热,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和官方对网络反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坚持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路线,不断拓展公众反腐渠道,是党和政府领导公众反腐的基本方略。传统的公民反腐渠道运行已不适应当前渠道变革与创新的潮流。在多重动力推动下的网络反腐渠道的蓬勃发展是我国公众反腐渠道变迁中最突出的特征。当前应吸收政治营销学中的渠道创新理论的精髓,坚持渠道间互补、渠道内深浚、制度化推进的思路,积极推动网络社会背景下以现实制度反腐为主体、以网络反腐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反腐格局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16.
正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近日提出,要解决反腐败的战略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建立"反腐特区"先行先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一直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令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至此,我们必须向主动性预见式的制度反腐转型。而制度反腐的核心就必须改革权力结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的反腐工作中,一支新力量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那就是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用“实绩”证明了自身的力量和正义,也激发了公众反腐的热情,如何将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无缝链接起来,从而在源头预防腐败上取得新得突破,人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反腐制度不可能单兵突进、单独设计。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都与反腐斗争息息相关,个别领域的改革甚至还会生成新的腐败爆发点。反腐制度设计难以脱离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这也是包括反腐在内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所在。任何一项制度的顶层设计,都一定要周全考虑、稳步推进。反腐制度的纰漏,比滋生腐败的制度漏洞更可怕,返工的成本也更高。"笼子"扎得稳一点,是为了扎得好一点。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通过微博、论坛等新兴媒体被揭发,"网络反腐"一词也迅速进入公众的视野。网络反腐产生可以说是借网络发展的大势,但也有其必然的因素。网络反腐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战场有着传统反腐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信息的互动性、参与的便捷性等等。本文基于此,就网络反腐的兴起缘由及其相关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苏童 《经营管理者》2013,(25):299-299
近年来,随着国内网络微博的迅速发展,微博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由于其用户广泛性、交流便捷性和信息传递高效性,微博已成为广大网民表达意见的主要阵地,激发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在这种趋势下,微博反腐成为了中国反腐的新形式。面对这股网络反腐热潮,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趋利避害,为中国反腐制度的建设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