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是城市居民对生活多方面体验后的主观感受。现代城市的发展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其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也能反映城市发展的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就城市居民对个人与家庭生活质量、城市综合生活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区生活与社区凝聚力、政府执政能力、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六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了解上海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认知的现状,分析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建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数据描述广西14座主要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际差异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这对描述和改善中西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对全国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居民进行的主观生活质量即生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法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职业结构或收入结构仍然像20年前一样被城市居民看作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但主要仍是很多分割性的结构因素在影响着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地位获得,最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感知。研究也证实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正在从以往的微观层面转向当前的宏观层面,反映了他们的主导需求开始由经济型向发展型转变。而且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的个体在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胡立杰 《理论界》2007,(6):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经济质量、社会环境生活质量、思想文化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四个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人口大省,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体育的需求也日趋明显,满足河南省城市公共体育需求,保障城市居民的体育权利,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意义重大。找出影响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因素,从社会学和经济学多角度揭示内因,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着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精神健康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研究,是探讨城市生活质量问题的重点之一。它通过城市居民从个体感受上所萌生的一种社会评价,来观察、评估城市生活的实际状况。本文根据我们对上海市区居民的生活调查,试从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居民精神健康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以来,为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庆市集中主要精力探索、改革了城乡社会救济制度,全面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次改革,大大提高了城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建起了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化国有和地方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02年6月末,全市共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5134人,占城市人口的4.7%,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其中:市辖区低保人数为12132人,占…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阐述了环境污染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和城市绿地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
体育旅游从生理上和精神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和健康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递增,体育旅游将成为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以宁夏为例,在对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居民体育旅游的现状和意愿进行分析,并对城市居民体育旅游行为及倾向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华兴  曹现强 《东岳论丛》2019,40(11):174-182
居民生活满意度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基于山东省17地市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数据,探究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供给方式的主观感知与评价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首先,民众的公共服务期望失验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其次,政府公共服务回应性通过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从而影响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这表明不断变化的居民政治文化与政治价值观对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所提出的新的挑战。鉴于此,以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为切入点,通过实现需求导向的供给方式、增强政府回应力和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等途径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民众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必须重视城市居民居住问题的解决.引入现代社区理念,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较高文化品位、适应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建设要求、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并展现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的高品位居住区,是今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桂林迅速成为大后方的重要城市,其生活水平的变化,是战时大后方城市居民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战前桂林是一个消费水平较低、生活相对安定的内陆小城,而战争却打破了这种平衡,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的来说,战时桂林居民生活水平呈现出多样性、阶段性和下降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的不同以及战争影响和大量消费人群到来所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某些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附加优惠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最低生活保障似乎逐渐从一种单纯维持生活困难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手段向一种可以享受多种优惠与福利政策的身份标签转变,即最低生活保障"身份化".这一现象是由宏观、制度及人为等多方因素共同造就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的定位及安排将是今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方面存在的偏差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制度设计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引入社会距离 (socialdistance)的概念 ,运用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新生代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正在逐渐增大 ,他们缺乏主动介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 ,并且感觉与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日趋隔离 ,社会距离的增大使得民工群体自愿选择结成自己的社群网络 ,并以此与城市生活产生隔离。本文对社会距离增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新一代民工的身份认同变化、城市居民的刻板印象以及传统网络的存在是社会距离增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休闲是城市老年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安排休闲活动,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南宁市177位老年人在休闲时间、休闲方式、休闲消费以及休闲场所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特点,进而对影响城市老年人体闲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休闲生活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4,17(6):94-97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包头市的城市贫困问题正日益突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后,包头市在城市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包头市的城市低保制度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确定保障标准、拓宽多元筹资渠道、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互补运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才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提高反贫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门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解决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方面起了较大作用。随着保障对象的逐年扩大和保障标准的提高,三条保障线变为两条保障线的逐步落实,它对财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既能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又能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的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我市*低生活保障的现状我市从1996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全市累计发放保障金439万元,救济人数近5000人。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宝鸡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得到提高,消费需求日益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消费层次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人们的消费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正在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阶段过渡。一、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特点据宝鸡市城市抽样调查资  相似文献   

20.
青年农民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亚波 《兰州学刊》2009,(6):117-119
青年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融入城市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值得社会关注。文章基于2006年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数据,运用满意度测量工具对青年农民工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37.0%的青年农民工对自己的总体生活质量表示满意,青年农民工的婚姻状况、月平均收入和居住类型因素对其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