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余辉,胡燕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第一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精心布置了湘江封锁线,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中央红军由于领导者指挥的错误,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但红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终于突破了敌人封锁线,胜利渡过湘江,为...  相似文献   

2.
赵建民  朱红燕 《现代妇女》2014,(12):290-290
党史军史教育作为一项引导人、培养人、激励人、陶冶人的实践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网络新媒体下,既积极推进部队党史军史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也积极创造覆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多、更为官兵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以适应加强部队党史军史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求。  相似文献   

3.
在军史上,为了打一仗,像这样既下军事命令又下政治指令的情况,太罕见了。在政治指令中,将战斗的严重性说到如此地步,也太罕见了。仅此,即可见当时的危急程度。那时掌握全局的中央的这个感觉是如此,历史也证明确系如此: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相似文献   

4.
董笑笑 《公关世界》2022,(2):123-124
每一种精神都是历史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伟大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铭记长征精神,才能从辉煌的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不断地探索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才能使之与新时代新发展结合,把党的历史转化为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王增勤 《老年人》2009,(4):44-45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及后方机关8万余人,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长征之初,红军很顺利地通过了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二三道封锁线,但深入湖南腹地后,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发生了惨烈的湘江之战,损失惨重。红军为什么能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通过前三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6.
石海 《老年人》2005,(11):36-38
1934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准备与在湘鄂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合。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中旬,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边界之地。蒋介石急忙调兵设卡,企图“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围歼红军。11月12日,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湘粤桂边“追剿”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出动26个师约30万兵力“围剿”红军。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凭借湘江之险,并利用桂北沿江600多座碉堡,在全州、兴安、灌阳长约130…  相似文献   

7.
吴启龙 《老年人》2015,(3):38-4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千难万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面对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离不开我党情报人员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央红军长征提前出发、通道转兵由湘入黔、四渡赤水、桐遵战役、奔袭贵阳、挺进云南和北渡金沙江等危急关头,都有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为中枢决策作基础,从而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8.
62年前,叶剑英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海南岛战役。海南岛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在没有海、空军参与的情况下渡海登岛作战的奇迹,被学者称为国共之间的最后一场大仗。  相似文献   

9.
何立波 《老年人》2012,(9):44-45
在人民军队85年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的杰出指挥员灿若群星。然而,被中央军委审定为"军事家"的却只有36人,其中包括26岁即英年早逝的红军高级指挥员、红15军军长蔡申熙。在两次东征战役中脱颖而出开国元帅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这样写道:"蔡申熙同志是红15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10.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在此期间,在红军高级领导层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流传说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要求撤换领导。凯丰甚至指着毛泽东的鼻子嘲讽他:“你懂什么军事?至多读了几遍《孙子兵法》!”林彪也是要求撤换毛泽东领导权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生命最后阶段生活在他身边时间最长、年纪最长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许多话埋藏心头很久了,一直没有说。在一次新四军军史研究会上,人们谈论到新四军军史编纂的话题,使叶正明深受触动,他表示愿意讲讲他自己心目中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刘小玲  詹慧玲 《老年人》2013,(10):28-28
1998年,郭晃春从常宁市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下来后,市委领导让他担任了市党史工作联络组组长。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15年来,郭晃春认真组织市党史工作者和历史事件当事人,从尘封的历史记忆中查找线索,辨别真假,撰写出一份份颇具历史价值的党史资料,为传承党的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史工作,就是存史、资政、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来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然而在现实面前,它却十分"冷门",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之付出辛劳。郭晃春不然,他把学习党史、研究党史、传承党史视为自己晚年生活的一部分,孜孜以求,全力以赴,而劳心、而致力、而收获。为了搜集在外常宁籍人士的资料,郭晃春带领市党史办的同志南下北上,东奔西走,把近百名"常宁之子"的资料收入卷宗。2008年,郭晃春在衡阳  相似文献   

13.
1月10日是著名的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纪念日。这次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人,打败了近80万的敌军,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55.5万余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此次战役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歼灭敌人之多,在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极其辉煌的伟大篇章。当年亲历淮海战役的迟浩田上将特此撰文,回忆了60年前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相似文献   

14.
正"她们是我们心中的‘女神’。"长沙市一名中学生在《长征故事读后感》中这样写道。女红军们穿越时空,成为今天人们心中的"女神"。"她们没有一个中途退却的"在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份72年前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名单。于都党史办主任曾懿华介绍说:"长征出发时,有32名女红军随军出征,其中30名最终到达了延安。"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9月3日,500名五邑子弟兵齐聚一堂,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掌声、鲜花中,欢庆粤中纵队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专门发来贺信;原纵队副司令员欧初、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江门市委市政府领导等在主席台上就坐。  相似文献   

16.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研究势必要追根溯源。在革命斗争时期我党我军对川陕苏区的思政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不仅是对党史军史的丰富,也是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的再启示。政治理论教育是中心,实践教育是对政治理论教育的深化。川陕苏区的思政教育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核心,是人民利益的践行者与先锋。  相似文献   

17.
仁悟 《老年世界》2014,(22):4-6
皋兰山上,遍地是殷红的血浆 兰州战役,史称第1野战军在西北的最后一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1949年8月30日兰州战役之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第1野战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了大西北。之所以这样说,还因为,兰州战役,第1野战军打得十分艰苦,历时四个多星期,曾两次攻城,马家军的疯狂抵抗,使我第1野战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何立波 《老年人》2006,(10):36-39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在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68天的征战中,共发生了380余次战斗,其中有6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关系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对长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湘江战役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控制了渡河点。但是,大部队因为辎重过多,行动迟缓,没能及时过江,遭到敌人的夹击。为强渡湘江,红军各军团浴血奋战,损失惨重。12月1日,国民党军队发起全线攻击,企图夺回渡口,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12月l日…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畔,青山作证! 奔腾不息的嘉陵江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蜿蜒曲折,仿佛年轮一般,见证着这个千年古县的沧海桑田.而有些时刻,注定被历史铭记,比如80年前那场红军战士血洒沙场的革命战争,比如如今这场南部县干部群众攻坚拔寨的脱贫战.一场是为南部百姓谋解放的"革命战役",一场是为南部乡亲谋小康的"脱贫战役".  相似文献   

20.
吴恩远 《中外书摘》2007,(10):71-73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该战役历来成为兵家、史家研究的重点。前苏联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是战后十年左右,在历史文献中主要是宣传战争的成就和胜利,而掩盖了对战争中某些战役失败及战争进程中苏联领导人指挥失误的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