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清时期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对此研究一直较受经济史家的重视 ,其中陈学文先生是一位较有成就的学者。他的新作《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于2000年11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八五”社科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全书34万余字 ,主要从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商品市场的结构和网络、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三个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太湖流域的地理范围 ,作者界定在苏、松、常、杭、嘉、湖六府。作者首先对太湖流域农产品的商品化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年代。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干年来,商品经济在明清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却很少论及。本文拟就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市场功能与社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脱离传统自然经济的窠臼,其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是脆弱的,并带有浓厚的传统社会痕迹。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该区域的市场机能毫无长进。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物,作为同时期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显示出许多异于传统经济的新气息,商品市场也出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商品经济曾多次冲击过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又一次冲破封建束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时代进步的一种趋势,在有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尽管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但从明中叶以后直到清代前期,这种社会进步的趋势一直在缓慢地发展着。此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方式尤其是对社会风尚的影响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深刻而普遍。  相似文献   

6.
唐宋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商品经济发展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靖莉 《东岳论丛》2006,27(6):178-180
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具有比较优势的物产资源,构筑了黄河三角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适宜空间,使唐宋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商品经济在山东乃至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但黄河三角洲的商品经济没有摆脱封建小农经济地方化与封闭性的特征,发展地域不够均衡,区域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农耕社会环境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入手 ,用民俗史、区域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之方法 ,探讨明清时期江淮农耕社会所呈现的自身特征及其影响。笔者认为 ,明清时期的江淮地区 ,无论是民风习俗层面还是经济结构层面 ,所呈现出来的以农为本、单一性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商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重要特征 ,都清楚表明了它还处在典型的传统农耕社会环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序列中 ,同其它地区发展阶段相对照 ,还只是处在“不发展”阶段向“发展中”阶段迈进的过程中。这样的发展起点 ,决定了它对外界所给予的压力 ,诸如频发的自然灾害、人口增长与耕地不足之间的矛盾等 ,进行积极应对的能力极其有限。在灾害多发的环境里 ,变得越灾越落后 ,即使小灾往往也变成了大灾。同时 ,伴随着清中期以来人口的高速增长 ,使得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只能通过扩大垦殖以消纳过剩的人口。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农耕社会、频发的灾害 ,形成循环链 ,彼此胶着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顺康时期的河道总督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所周知 ,“总河”或者“河道总督”是主要担负河道、运道治理重责的首脑。然而 ,学术界在论及明清时期的水利制度、河工制度时 ,并没有对作为重要职官的河道总督做深入的阐述。就笔者目前所见 ,专门论析河道总督的文章仅有一篇 ,即袁明泉先生的《明清时期的总河》(刊于《中国水利》1986年第 6期 ) ,该文勾勒出了明清时期 ,河道总督这一重要职官演进的轮廓。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顺康时期的河道总督进行考察 ,不足之处 ,还望方家指正。  元、明“总河”的演进以及顺康河道总督的总体特征  元朝时候 ,贾鲁担任总治河防使、都水分监 ,掌管…  相似文献   

9.
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揭示作为历史形态的“儒商伦理”的发生是根植于其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中 ,以至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出现商品经济的独立化倾向 ;商人阶层活动的独立化倾向 ;传统社会的等级性结构的松动 ,以及明清启蒙思想家自觉对商品经济活动辩护等总体性特征。这对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 (“儒商伦理”)的问世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历史契机 ,而这一时期发育的商业伦理也不可避免地烙上当时的历史性格。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山东的山陕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东岳论丛》2003,24(2):102-105
在商品流通空前活跃的明清时期 ,崛起于西北的山陕商人 ,迅速将势力渗透到山东城乡。鲁西一带由于运河交通的便利 ,成为山陕商人的密集之地 ,鲁西南、鲁西北及鲁中地区也多有山陕商人的足迹 ;他们或设坊开店 ,或长途转贩 ,或建立会馆 ,或设立票庄 ,经营广泛 ,财力雄厚 ,乃至垄断了某些地方的食盐、粮食、棉布、典当、钱庄等行业。山陕商人的经营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学是儒学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特殊理论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实学的本义为通经、修德、时务、致用之学,其内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宋明时期反对佛学与道学,以佛道为“虚学”;明清之际反对理学、心学的空谈心性,以理学、心学末流为“虛学”,实学作为儒学特殊理论形态成为社会主要思潮。实学有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自己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观等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明清实学与宋明理学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实学,具有泛化与定位不准确倾向,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唐宋之争”与朱彝尊、查慎行宋诗观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文学流派纷呈,各流派或宗唐,或崇宋,围绕尊唐尊宋、唐诗宋诗孰优孰劣等问题产生诸多争议,唐宋之争成为明清文学史上一大公案。朱彝尊的诗学观主要是尊唐黜宋,以唐诗为源为正为盛,以宋诗为流为变为衰,呈现出的是一种传统的源流正变的文学史观,强调伸正黜变。晚年其对宋诗态度虽有所缓解,但仍认为宋诗不能成为诗坛主流。查慎行与朱彝尊有表亲关系,两人经常诗文唱和,在对待宋诗问题上,查慎行不同于朱彝尊,朱彝尊认为唐宋诗是继承关系,查慎行对唐宋诗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变化过程。最初,查慎行认为唐宋诗是继承关系,后来逐渐认识到宋唐诗是并列关系。查慎行改变了长期以来所流行的以唐论宋模式,提出唐宋互参的模式,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此外,与朱彝尊排斥宋诗不同,查慎行以宋诗为尊,诗学苏轼、陆游,尊宋而不废唐,兼法唐宋,以高超的创作成就使浙诗派呈现出独特的宋诗特质。  相似文献   

13.
明清山东方言白话文献中,指示代词“这(个)”、“那(个)”用来回指前文所述内容时出现了两种特殊的句法位置:指示代词+NP+VP和NP+指示代词+VP。这两种位置的指示代词与NP之间都没有结构关系,而指示代词与VP则存在着语义上的主-述关系和宾-动关系。这两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约是在元明时期产生的,它的出现具有鲜明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我国就极为重视家庭教育,家训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流存下来的家庭教育文献。明清两朝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鼎盛时期,对明清家训的研究,学者多从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入手,而对其文学价值的探讨则显得较为薄弱。本文拟就明清家训的文学价值作一整体概述,以期引起学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佴澎  刘亚虹 《学术探索》2008,(1):103-106
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证据制度同时存在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两种制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证据制度又逐步走向融合,趋向大同,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证据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戏曲传播学、史料对比及美学等理论探讨广昌孟戏中民歌时凋的遗存与特质,着重分析了明清戏曲中遗存的民歌时凋元素问题,重点对明万历以后流行的《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寄生草》等时调,以及清与近代的小曲《夫妻观灯》等六支民歌时调的曲牌音乐体系进行了考辨分析,以冀解读明清地方戏曲民歌时调的遗存与特质。  相似文献   

17.
袁进 《社会科学》2012,(2):179-184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也是重要的批评家。他在总结明代文学史的教训中提出一系列的主张,具有独到的系统性,开清代文坛风气之先,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以歙县为最,考察盐商故里及其家族,对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在梳理歙县盐商故里分布的基础上,对长龄桥郑道同家族、西溪南吴氏、潭渡及竦塘里黄氏、潜口汪氏、江村江氏、许氏与鲍氏等家族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  相似文献   

19.
明清晋陕沿黄流域贸易经济圈刍议--以晋西、陕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陕两省地域相邻,经济交流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该区域形成了沿黄河两岸地区的固定贸易圈,并富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同处于本省经济中心辐射网的最边缘,两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体现了沿黄河流域贸易圈快速而稳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任士英 《河北学刊》2003,23(1):152-156
流外官在隋唐时期属于国家职官系列,是“官”身,但其中也包含着“吏”的成分。这一成分到赵宋时期逐渐加大,降至明清,则形成了所谓“未入流”的“吏员”阶层,他们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政治地位与作用具有共同性。这一阶层自隋唐以后到明清时期的嬗递与演变,蕴涵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深刻内涵,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隋唐时期流外官及其相关制度时,既应该注意考察其与吏员之间在政治身份上的渊源,又不能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