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并分别与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分析认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但旅游资源优势区中的阿勒泰地区因为大量的旅游资本投入使其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旅游资源优势区旅游业合理转型,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新疆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基尼系数在旅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构建旅游竞争力测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提出"旅游竞争力贡献-旅游收入占有基尼系数"和"旅游竞争力贡献指数"的概念。为验证所提理论的有效性,本文测评了2006年中国31个省区的旅游竞争力和中国2006年旅游竞争力贡献-旅游收入占有基尼系数,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实现了对中国省域旅游发展非均衡性问题的定量研究,旨在为促进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影响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了解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的前旅游感知形象,是古城镇旅游形象定位和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的基础。文章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调查相结合,初步获得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以及潜在旅游者对各要素于前旅游感知形象影响强弱的认知比例。运用Logit模型,以SPSS13.0为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经过5轮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主要要素(影响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古城镇风貌、闲适氛围、地理位置、原生态生活、旅游安全、餐饮美食、历史名人、特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气候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NSA93-TSA"框架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NA93—TSA"是一种科学的旅游经济核算体系;我国部分省市或特定区域设立基于"SNA93—TSA"框架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SNA93—TSA"框架进行账户结构的本土化设计,并在重新界定旅游业及旅游产品、获取旅游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抽取剥离旅游消费,完成数据的产业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旅游者暴露在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旅游花费支出是旅游目的地最有经济意义的一项指标。文章选取西安这一传统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十一"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基于游客个人社会信息和此次出游相关指标,综合探讨了游客花费开支状况。基于虚拟变量回归构建了西安"十一"国内旅游花费模型。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已成为都市旅游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本文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表现形式,在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政府+农家乐旅游协会+农户"、"公司+农家乐旅游协会+社区",甚至是"股份制"形式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国际旅游竞争力与"城市"的不同地域空间及其文明进程有关。文章文从"泛长三角"区域视角,以南京、杭州、苏州、上海等四个国际旅游城市作为参照,用区位商法对2001~2010这十年间黄山的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内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旅游年人均出游率指标建立本底趋势线,据此分析并预测中国国内旅游总体发展趋势.依据本底趋势线发现了中国国内旅游"缓台阶"式的基本发展趋势,估算出1989年政治风波和2003年"非典"危机对中国国内旅游造成的损失,并对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国内旅游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我国2009年2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基于分城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及其引致的投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农村居民。据此,文章提出要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构建"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协同机制,分类推进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面实施和深度推进,海南旅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逐步向旅游方式多样、游客花费多元及旅游住宿多选等方面转型,旅游规模加速扩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1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300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4.04亿元,同比增长25.8%。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更加凸显了旅游统计的局限性。我们传统的旅游统计工具仅仅考虑了旅游的需求方面,忽略了旅游的供给层。这样的旅游统计仅能直接统计得到旅游业的经济收入,而关于旅游业的前期成本却得不到直接有效的控制,也就不能客观计量旅游活动的产出;而且,由于没有供给方面的数据,旅游统计就只能在旅游业内部比较,无法与其他行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4):105-113
大数据是近几年最热的词汇之一,它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旅游大数据的研究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发展很快。选择Web of Science以及Google学术作为数据获取来源,截至2017年12月,收集到旅游大数据研究的有效文献91篇,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有:从计算机科学视角研究旅游大数据的来源、获取和分析;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旅游大数据对旅游知识生成和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运用旅游大数据研究旅游需求;从信息学视角运用旅游大数据研究智慧旅游;从地理学视角研究旅游交通和旅游流等。国外旅游大数据研究呈现议题的宽广性、工具和方法的多元化、应用的问题导向等特征,未来研究重点可以在研究方法和工具的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旅游研究范式的构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旅游吸引半径是旅游地与旅游客源市场供求关系的有效边界,而旅游地识别目标客源市场的基础性研究,则是长线型、中线型和短线型旅游战略布局的参考。遵从理论到实证的思路,立足于距离衰减规律和效用论,从旅游吸引力、旅游效用和旅游成本的角度构建旅游吸引半径数理模型,讨论旅游吸引半径有意义的情况;将水利旅游作为实证对象,并引入2004年和2008年的数据,计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利旅游吸引半径。研究表明:从时间看,水利旅游吸引半径已经随着时间推移而向外扩展;从空间看,中国江苏、河南等地区的水利旅游吸引半径较大,适宜开发长线型水利旅游客源,而内蒙古、吉林等地区的水利旅游吸引半径较小,仅适宜开发短线型水利旅游客源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统计学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河北省各市旅游经济规模综合排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各市进行分类,两种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引力模型对河北省各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强度进行测算,进而对比分析各城市对周边区域旅游经济的辐射能力,借助ArcGIS10.5可视化11个城市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网络图。结果发现:河北省旅游经济具有"双核四驱"的特征,即以石家庄、保定为核心的中部旅游带以及以秦皇岛、承德的东北部旅游带;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石家庄旅游经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最大,沧州最小。整体来看,形成了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旅游经济辐射圈。  相似文献   

14.
我省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活“黄金周”旅游经济,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我省“黄金周”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黄金周旅游近五年来发展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年“春节”、“五一”两个黄金周,全省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6000多人次,旅游创汇850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接近4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1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消费统计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蓉  吴越 《统计研究》2009,26(12):56-59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世界旅游组织、欧盟统计处和经合发展组织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联合发布了两个版本的《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用于指导各国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改进各国的旅游统计工作。旅游卫星账户现已成为旅游统计的国际标准。我国的旅游消费统计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导致对旅游业的经济贡献评价不准。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消费统计和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咨询》2004,(1):27-27
据省假日办统计,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刽 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二驯4万人次,旅游咧入14,4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ZOop? 刀%。接待入境旅游者互129人、旅游创礼 犯5.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羽 春节黄金周旅游简况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钻石模型提炼相关指标,以2010—2015年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托,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外向型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邮电业务总量、R&D经费、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政策文件和规定、文物事业总量、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量、城镇居民文娱消费支出等因素是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外向型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民用航空航线里程、星级饭店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文化事业总量、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铁路营业里程等因素作用则较小。基于此展开理论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8,(3):49-50,55
四川历来是富庶悠闲、别有洞天的旅游佳境,被古人誉为"优游天府"。"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于公元669年5月"自长安观景物于蜀",写下了"入蜀纪游诗三十首",这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巴蜀旅游史上以旅游为目的地、个人旅游的最早记录。在他之后,诗圣杜甫入蜀,带着中原人的文化眼光,忽然感到蜀中是山川习俗迥异的"别一世界"。直至19世纪末,法国人古德尔孟入蜀,还写下了这样的观感:"入四川更惊其人工生产:入其野,桑麻遍野,井井有条,其农之勤可知。入其市,人工制造的物品,陈列满场,且发运他省者相望于道。此等绝妙未经开辟的舞台,如加点缀,即可成为一东方的巴黎。"近代白屋诗人吴芳吉据此写《竹枝词》,称颂"成都富庶小巴黎"。把成都称为"东方的巴黎",就是从这里来的。成都还有个"小北京"的雅号,这是茅盾在抗战期间入蜀的时候给的。他认为成都如北京一样,是个"民族形式的大都会"。上述这些看法表明,巴蜀历来是块神奇特异的地方,是与中原景观绝不相同的"绝域殊方",是天府的仙境,宇宙的绝观,所以从古到今都能引起海内外游客文化心理上的特殊新鲜感受。这种历代人都共同认同的"优游天府,宇宙绝观"的观念形态,一经成为连续性的传统,就变成了今天一笔无与伦比的无形旅游遗产,值得我们珍视。为此,本刊将分五期连续刊登著名学者、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先生的"天府神游"系列散文。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半年全省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繁荣兴旺景象.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本形成核算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旅游资本形成的概念、分类及相关范畴,并提出了旅游资本形成的核算原则和我国旅游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方法,同时建议尽快健全我国旅游核算体系,对旅游业进行全面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