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往是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础和根源,交往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是一个中心内容。一些心理学家十分重视交往的作用,把交往看作是人的心理特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必要的、本质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在犯罪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中,不良交往起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绝大多数与不良交往有密切关系。某省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研究,对少年犯管教所的140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具体分析,发  相似文献   

2.
吴海琳  曾媛媛 《学习与探索》2023,(10):25-34+179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异化理论对网络社会背景下的网络社会异化现象分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延续并拓展对异化的主体分析与媒介分析有利于深化对网络化时代异化新形态的理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网络社会日益分化,“网络精英”“网约劳工”“普通网民”“数字难民”四类网络主体在流量变现、平台算法、数据生产与数字鸿沟规训下呈现能动性退化、隐性控制、自主性减弱、数字区隔等异化表征。新时期媒介融合进一步深刻影响了网络化时代的交往形式、交往空间与交往体验,媒介融合在延展交往形式、拓展交往空间、丰富交往体验的同时,也对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交往原则产生破坏,致使网络社会人际交往陷入新的异化困境。  相似文献   

3.
黄文城 《探求》2000,(Z1):92-93
一、小生产意识在当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家长意识。家长意识同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是根本对立的。家长意识会使人产生很强的权力欲望,要时时、事事、处处突出个人的形象和作用,要由“家长”决定一切,指挥一切,其它人只能唯命是从,甚至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由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极其复杂,信息量十分浩大且瞬息万变,作为“家长”的个人即使再聪明,再有经……  相似文献   

4.
谈“锁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谈“锁国”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赵德宇在日本近世史中,“锁国”是至关重要、且最为人所熟知的用语。《角川日本史辞典》“锁国”条目的释文为:“为确立、维持江户幕府的权力而采取的对外封锁政策。……通过1639年禁止葡萄牙船来航的锁国令,最终完成锁国。由此,除...  相似文献   

5.
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本能的需要。但是,在我国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人们对性问题避而不谈或谈性色变,而产生性愚昧,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谐而离婚,老年丧偶不敢再婚,青少年因缺乏指导而早恋、早婚、早育现象不断出现。在群众中也由于对性问题采取压制和禁止的态度,常常产生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淫秽书籍不断出现,私下传播屡禁不止,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识之士大力疾呼“性教育刻不容缓”!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6.
雅斯贝尔斯生存观的人类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思考就是对“存在”的澄明,“存在”乃是作为“大全”的总体性,是通过人的生存交往在历史中生成的。历史性就是人的“生存”本性的展开机制,是通过自我反思而呈现出的一种敞开状态。弗兰克称之为精神生活中的超越现实的实在性,它是由于人的欠缺意识而努力超越一切实际给定物的范围和自己既定的存在范围的事实,是渴求一种完满理想的神性。舍勒认为人的本质特征不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所能获得的东西,而是通过现象学还原的精神态度把人引回到人之为人的未知部分,它是生成位格的本质意向和“动姿”,是对上帝祈祷的X。兰德曼把人的自由和超越本性归结为植根于人本身存在结构中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卡西尔则认为是利用符号的中介形式创造文化的动态过程。因此,自我意识与人之存在的敞开性就是被宗教哲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人类学所阐释的神人性、开放性、未特定化和文化的整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7.
张祥龙 《浙江学刊》2003,(4):131-134
读了陈家琪先生对我去年底发表的关于性别意识与哲学关系的文章 (以下简称“《性别》”) ①的评论 ,多有触动 ,反思之余 ,也想一吐为快 ,于是直陈如下。我将家琪兄提出的不同意见归为三个问题 ,即 :( 1 )《性别》一文所讨论的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性别意识是否有“哲学”的含义 ?( 2 )这种所谓的性别意识是否真的是“性别”的或与“男女之爱”有关的 ,还是只限于“人与人的 (社会、政治与伦理 )关系”的 ?( 3 )这种性别意识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女性的实际地位有没有 (良性 )影响 ?我必须承认 ,这些问题几乎都敲在了点子上 ,很难用简单的…  相似文献   

8.
在今日国际社会巨大的动荡之中,不少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在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的主体是人,因此,也都在为未来社会的新人勾图画像。美国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就提出“一种新人正形成。”他的逻辑是从农业社会——分散,工业社会——集中,信息社会——再分散的模式,去预测未来社会和研究未来社会新人形象的。他由此推论出: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群体社会以及它对群体生产、群体交往、群体教育和群体政见的严重依赖,正在向着“非群体化”演变,价值观念、家庭形式、联络交往、宗教、技术、从政治到诗歌等一切方面的多样性将取代工业社会的统一性;在拥有高级技术的国家中因老年人有技术而使公众更多地注意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的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两性不仅存在身体、生理上的差异,在态 度、行为、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态度、行为、人格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1] 性别角色社会化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了。正如勒诺·韦茨曼所指出的:“从微不足道的一个刚诞生的女婴被包在一条粉红色的毛毯里和她的…  相似文献   

10.
车玉玲 《求是学刊》2003,30(5):56-60
近年来,交往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哲学探究的热点,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个自明的话题,是因为随着文明的进展,"交往"愈加显示出其危机与异化的态势,在现代社会,交往几乎等同于交际。对于交往问题的关注应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即通过探究交往危机的根源寻找主体间交往的根本途径。本文认为,只有恢复精神性和神圣性在人的存在中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交往中的功利化状态。同时,在传统形而上学业已消解、诸神已经远逝的科学时代,"神圣性"与"完整性"可以在交往的内在领域中再现。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的反响。它是指“某个国家、某个时代或某个社会阶层大多数人的情感和意识状态”①。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一定社会的结构,其性质“将一般地反映于人们的全部心理之上,反映于他们的一切习惯、道德、感觉、观点、意图和理想之上”②。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书讯     
人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社会动物,也是一种政治动物,“政治的人”或多或少被“社会的人”所影响,同时,每个人的政治生活又由诸如等级、宗教、收入、社会地位、性等社会因素所构成,此外,家庭大众传播媒介、同阶层群体、政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教育等都对个人政治意识的形成起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政治意识越高,他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也就越大,特别是在民主政治中,民主的成功,依靠大众的  相似文献   

13.
义务性关系: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毅 《社会》2003,(9):21-25
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工具性关系与情感性关系通常是以个体具备交往的选择性为前提的,因此这两种关系实质属于可以进展、又可退化的交往必关系。而在中国社会,大量关系可能蕴涵着难以摆脱的伦理义务,从而形成了缺乏选择的义务性关系,其中包括先赋性的亲情型与获致性的恩情型两种类型。相对于交往性关系而言,义务性关系往往处于优先性的地位,义务集中体现在重要资源的“无私”给予中。  相似文献   

14.
宗教心理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心理功能初探宋广文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上帝”、“佛”、“安拉”,可以说,宗教与人类发展几乎是形影不离。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只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  相似文献   

15.
高岩 《社科纵横》2007,22(1):122-123
道德存在并依赖于人的现实生活,又在人的现实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交往性活动是形成学生德性品质的源泉,也是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基础。有了交往性活动,主体才能了解和理解道德、体验道德,才能主动改造自己的德性,真正成为道德活动的主体。交往性活动要求学校德育要打破僵化的“知性”德育模式,重视和引导学生的交往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有益的交往性活动中追求道德的进步和德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百玲 《社科纵横》2009,24(4):122-124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阐述了劳动实践,以及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语言与人类产生、发展的因果性联系;从交往学视角来解读,可以看到在人类产生初期,交往与劳动实践一起共同促进人类的进化、语言的产生和社会的形成,体现了交往理论中“主体-客体”、“主体-主体”模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客观性的全球化使得整个世界有着在“中心-边缘”图式中延续和扩张的可能,但就后工业化这一特殊背景下特定内涵的历史过程而言,全球化不应该是资本主义制度开放和扩张的延续,而是一种需要突破“中心-边缘”结构的努力.这种努力的过程与目标的达成,包括近代以来人类交往的形式、范围、内容走向融合的过程,也是走向后工业文明发展中世界交往的新形式,它的功能在于把全球联系为一个互动合作的整体,是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的合作与互动,更是全球化背景中试图摆脱边缘位置的国家必须进行的行政创新:变革已有的“中心-边缘”式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8.
付伟 《社会》2005,40(4):26-51
本文关注我国农业转型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以茶叶为例,描述了茶叶经营过程中的家庭经营和市场网络,论述了农业的技术细节和交往细节如何塑造了这一经营组织形态。茶叶种植、采摘过程的技术细节决定了家庭经营的独特作用,但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还需要市场网络与之配合。这个网络的有效运行需要解决一定的“组织困境”,经营者普遍使用类似“和稀泥”的方式解决监督管理问题。本文紧扣交往细节和交往心态分析特色农业的组织形态何以可能的社会基础。交往细节具有费孝通所提出的“意会”的意涵,通过对交往细节和交往心态的分析,深挖交往细节背后的历史维度,可以与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努力结合起来,推进社会学对社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具有公共性质的自卑心理态势已成为当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瓶颈问题。35年前的“个体自卑”促成了改革开放,现在改革开放又造成了“公共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上的螺旋式运行是否是社会的一种常态,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现实是,一方面是人际之间的交往、沟通、理解和支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是“私性”的认同、私欲的膨胀、私利的猖獗,进而导致了世风日下甚至人心迷乱。对国家来说,“公共自卑”是“国家意识”的一种毒瘤。既然是毒瘤,其内部就势必蕴涵有一种特别和特殊的势能。用好了,可以把“反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用不好,则容易把“正能量”转变为“反能量”。十八大报告的“自信说”不仅提出“公共自卑”管理的“公共自信”的方向、方面和方法的思路,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克服“公共自卑”的心理学上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维这一概念是钱学森同志1984年在《开展科学的研究》一文中提出来的。人的思维不完全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社会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维是社会思维。社会思维的本质是集体思维,是指人作为社会群体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无数个人思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多元复合的观念体系。首先,从思维的属性看,人类思维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