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谭玉玲 《源流》2020,(2):47-47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仁化县80多个县直机关的3000多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一线双联”活动,下沉农村一线,举全县之力抓防疫、保春耕、促脱贫。每周2天4夜蹲在农村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精准脱贫、春耕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落实。仁化县全面开展“一线双联”活动,该县四套班子成员、县直单位、镇(街)领导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能够发挥补充和补足政府功能的作用。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特征,制度环境和治理能力视角下的研究难以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对动员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动员具有与疫情防控需求、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水平、政府日常工作相“适配”的特征,是一种“适配型动员”;进一步的案例分析发现,社会组织在不同层次上参与到疫情防控之中,但其参与受动员政策的影响有限,对政府动员显现出“低度回应”特征。提高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动员力,既要加强动员政策与社会组织实际需求的适配性,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监控。  相似文献   

3.
疫情式的“陌生人社会”往往与重大疫情一起发生,并呈现出人际间的信任危机、社交恐惧、个体性孤独等心理状态,其不仅强化了疫情防控中的社会焦虑,同时深刻影响着疫情中人的理性化与社会的秩序化。然而透过理性窥探可知,疫情式“陌生人社会”的真实样态是短期性而非长期性、操作性而非道德性、群体理性而非群体非理性的。这就要求将重大疫情中“陌生人社会”的内在理性秩序强化与外在非理性秩序弱化相结合,通过加强宣传工作、舆论引导与组织管理等对策,弱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陌生人社会”的非理性秩序。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新丰县梅坑镇大岭村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建指导员、党员志愿者等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策群力强化村民自治,织密联防联控防护网,全力确保保持“零疫情”目标。在组织疫情防控过程中.该村采取“党建+疫情防控”方式,强调党员干部牢记初心和使命,以“五合一”(宣传、摸査、测温、劝导、消杀)疫情防控工作队为主力.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于保险的认识已从最初将其作为一种风险分散的技术层面,上升到将其作为一种经济金融制度的制度层面,并最终升华至社会安全与和谐战略的哲学层面。传统的保险研究较多地从微观主体的效率和福利贡献出发,因而越来越远离了其“控制风险”的本质。随着人们从对“风险社会”性质认识到“和谐社会”构建思路的日渐明晰,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控制风险的双重任务面前,还原保险业的本质功能,认清时代特征下保险业的“社会效用”,将有利于认识在风险管理中政府的职责和未来保险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林琳  施琼 《源流》2020,(2):46-46
2月中旬,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疫情未退,但脱贫不能等。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扶贫工作者坚守基层一线,既做疫情防控“守护者”,又当脱贫攻坚“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保险合同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对保赔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保赔保险合同本质上是一种保险合同的结论。最后论述了保赔保险合同同时还具有海上保险合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疫情防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舆情治理更是全民心之所想的重中之重。现在疫情防控下的网络平台可以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导致舆情方面由持续性的风吹麦浪、不断诱发的态势,因此一系列辐射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比如社会心态的集体转变,再比如大众非理性情绪的散播。尤其是被称为网络宿主的高校大学生,更是网络平台下的“常客”,高校人员聚集,群体性生活,疫情防控更是难上加难。作为特殊的组织机构,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目标,如果在高校网络疫情治理方面不能有效应对,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巩固疫情防控的主体地位、奠定认同基础、提供集体依托等。疫情之下挑战重重,要明晰疫情应对中的制度优势,坚持从党的统一领导、全民参与、舆论引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疫情防控中的“巍峨长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疫”。  相似文献   

10.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斗争实践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本质内涵。坚持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的运行保证,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人民性与党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谁”的问题。坚持“人民至上”是疫情防控的价值旨归,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人民性与公平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的问题。人民主体地位是疫情防控的实现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旨归与实践动力的辩证统一关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靠谁”的问题。以疫情防控如何运转、为何坚持、如何实现三个问题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逻辑”,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妨害疫情防控公务犯罪在社会全面开展疫情防治工作期间频发,不仅严重阻碍国家管理活动,同时也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与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文章依托裁判文书网对湖北省典型案例展开实证研究,从犯罪学视角将疫情相关妨害公务犯罪的原因归结为犯罪主体的个人内因和社会外因。应当从培育公共责任担当、宣传法律及医学知识、完善社会保障和规范执法服务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内外一体”的犯罪预防和治理体系,从而降低妨害公务案件的案发率和转刑率,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笙仲轩 《源流》2020,(2):42-42
在全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中的企业家人士,积极响应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和陈开枝会长有关做好抗击疫情的号召,奉献爱心,捐资抗疫,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连日来,省老促会系统热心人士接续“行善”,受到社会赞扬。  相似文献   

13.
戴琳芳 《社区》2022,(7):57-57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形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金风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通过“西湖先锋”、党员微信群开展招募志愿者和暖心慰问微心愿活动,老中青三代在职在册党员主动请战加入“金钥匙”党员先锋队,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奉献和责任共筑社区防疫“红色堡垒”。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藏区司法领域,赔命价与国家刑事法制形成冲突,成为藏区社会稳定的隐患。破解此难题,可以从历史中借鉴成功经验。清代中央政府依循“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思路,将赔命价纳入国家法制,利用土司制度解决藏区私人相犯的刑事案件,使赔命价成为藏区社会稳定的有益因素。历史的启示是:解决赔命价难题,藏区政法机关需要摒弃单一的“取缔”思维,寻找赔命价与国家刑事法制之间的契合点和可沟通之处,从而在程序法上实现对赔命价的吸收、在实体法上实现对赔命价的现代化改造,使赔命价为社会主义法治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文章对我国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进行了思考分析,为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提出对策建议: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改革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完善疫情防控业务能力建设机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快速应对机制、健全疫情防控预警与应急执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了重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了“疫情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界定了“疫情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并介绍了“疫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认为,“疫情经济学”的创立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包括流行病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政府有关疫情政策文件以及百年来人们应对疫情的实践经验; “疫情经济学”的学科可以定位为一门涉及多种门类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人类社会在疫情发生、发展、疫后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研究主线为疫情的管理、影响及机遇; “疫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疫情的概念及其演进、疫情的危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疫情预防、疫情控制与管理、疫后经济发展特点与政策、应急产业发展与管理和疫情管理体制等; 创立“疫情经济学”学科,能够通过系统分析疫情来源,研究疫情防控措施,从而对疫情进行事前预控、事初急控、事中管控以及疫后经济恢复、疫情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在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用。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工作为例,分析社区在人员与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有效。研究发现,“党员下沉”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党员下沉”将大量人力和物力聚集到基层社区,充实了社区疫情防控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党员下沉”将一套科层组织运作体系移植到基层社区,构建起以下沉党员为核心的组织权威体系,提升了社区内部的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以社区为核心的组织资源调配与组织体系构建在治理主体、制度规范和资源配置等三个方面重新塑造了社区治理秩序,而这一秩序重塑背后凸显的是政府寓科层于社区之中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8.
黄毅峰 《东方论坛》2020,(2):101-112
“新冠”疫情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再次警示人们,当今世界仍处在风险社会,重大风险的客观存在难以避免。但是,有风险的存在未必一定导致危机的发生,风险与危机处在一个连续体上的不同阶段。无论是从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的致灾机理分析,还是从“新冠”疫情风险防控的实践考察都充分证明,公共卫生重大风险是可以治理和防控的。构建系统、科学的风险治理机制是实现对公共卫生重大风险治理的关键。公共卫生重大风险治理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机制、研判机制、决策机制和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重大流行病疫情都具备范围广、跨区域、全社会、全球性等重要特征,流行病疫情的全要素、全过程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大数据数字技术功能。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例,论述了大数据在支持临床诊疗持续改进、支持病毒溯源与分析、支撑流行病学调查与诊断、精准监测和研判疫情、有效排查疫情、远程医疗诊疗、准确预警疫情等疫情防控全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大数据助力疫情期形势综合研判、构建适应于国家到社区“六级”联防控体管理决策系统、疫情期间科学化和精准化社会治理、AI智能创新医疗产品、智慧医疗行业和疫情后期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分析大数据在重大疫情防控应用方面存在的数据准确性、数据割裂、数据公开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赔命价”在传统社会作为一种法文化对解决杀人案件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基本理念上,“赔命价”与我国刑法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构建和谐法治的视角来审视,“赔命价”对我国的刑事法治建设又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