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认识的深化,是实践探索的必然选择,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最典型的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构造机理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优势互补、富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源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解决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伍现实现形式。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不仅一般地要求卢权关系明确,而且要求公有资产产权归属主体的分散和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实行“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是必然选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形式公有制并存,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并存,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特色和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性对接;改变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直接同一的观念与模式;确定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所有制和产权的经济学意义段文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而在这种变革中,所有制变革是基础,产权变革是核心。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制度约束下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其产权结构进行变革,才能实现公有制与市场...  相似文献   

5.
所谓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是指在既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传统公有制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公有制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通过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实现公有制本质及其实现形式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一、有效对接的基础: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市场经济同传统的较单一公有制结构确实难于兼容,但却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多层次所有制结构存在着深刻的互补关系。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作的基础。单纯的市场经济并不能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将二者区别开来,有利于克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片面认识、正确选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努力寻求公有制适当的实现形式,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今后我国国有独资企业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股份制将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主体;股份合作制将成为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形态。在一些特殊的产业中,还必须继续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以加速资本的集中,建立现代化大企业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包括资本所有权归属理论和实现形式理论。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核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式。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关键不在于所有权,而在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不是否定国家所有制,而是调整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判断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不能只根据资本所有权的归属,而是要分析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两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论断,蕴含着一个崭新的经济科学命题──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然选择。一、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行经济体制的这一根本性转变,就是要逐步实现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社会生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李太淼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所有制是通过人对物的关系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其实质是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所有制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实现在社会生产再生产全过程之中的。因此,我们在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  相似文献   

10.
我们必须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和把握所有制的性质,不能把所有权等同于所有制.所有制自身没有存在形式,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都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绝大多数所有制实现形式都是具有制度属性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借以实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要科学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质上是“以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为主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所有制的有效性入手,提出社会所有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的观点。认为社会所有制的有效性在于以个人致富为动力,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建立社会所有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指引下,我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保证我国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科学的认识。一、进一步深化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正确认识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科学内涵,是进一步深化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关键。虽然,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突破,但是,至今还有少数人对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模糊不清,严重阻碍着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阻碍着改…  相似文献   

13.
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所有制实现形式与所有制一样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公有制也要寻找自己的有效实现形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决定 ,因此 ,公有制需要推行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而股份制则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有些人对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概念、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深层次问题还需要进行再认识。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不会导致公有制性质的变化传统理论认为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一体的,二者是不能分离的。改革的实践提出,不仅公有制形式是多样的,而公有制形式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是可以分离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就是公有制性质变样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以后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已不能解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统一,尤其对所有制改革在理论上的分析几乎无能为力。虽然许多学者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或者从所有权的权能分离来探索所有制改革的思路,但这些分析都不能说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统一①。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步履艰难的状况正说明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所有制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一部分学者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从市场主体的行为、产权界定和市场经济的制度要求出发,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结构,从而回避了公有制…  相似文献   

16.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最难的课题正在于所有制的改革,包括构建优化的所有制结构和造就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我以为,我国的改革,特别是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走过一段不短的路程后之所以很难再深入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之于僵化的传统公有制观念仍在顽强地发生着作  相似文献   

17.
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鲁效涛吕延菊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巩固、发展和完善公有制经济指出了新的途径。对于促进我国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所有制的质的规定性、内部结构和实现形式等丰富的内涵.仅就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来说,它是的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资产的运营方式.但研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又必然与所有制的性质、内部结构相联系.我国现阶段如何在坚持公有制性质的基础上,按照有计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和所有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或资产经营形式,它不属于特定所有制或经济制度范畴.股份制既可以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同"公有制形式"等同起来,不要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同公有制性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艰苦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