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雯 《女性天地》2006,(12):46-46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字,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字》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眼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儿,正是盖住眼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解字》,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  相似文献   

2.
读了贵刊今年第六期《且说曲棍效应》不禁引起我一些感触。我是学新闻学的,而且上的是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故学了不少西方新闻学理论和历史。按照西方新闻学理论,既然是新闻,就要讲求个“新”字,而不能是旧闻。但在我国的报纸上常常见到“不久前”某地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不久前”就很难说是什么“尺寸”了,也许是几天,也许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这还叫什么“新闻”呢? 不过,按照西方新闻学理论:“狗咬人不是新闻,只有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简直  相似文献   

3.
吴新华 《女性天地》2005,(11):46-46
儿子刚学会说话的时候,除了口齿不清地喊几声“妈妈”、“爸爸”外,有一个字倒是响亮干脆斩钉截铁的——“不!”同时还会辅以摇头摆手之类强烈否定的动作。当时社会上正沸沸扬扬着一本《中国人可以说不》的书,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初为人父的我,却觉得育种啼笑皆非的意趣。  相似文献   

4.
王保林 《老人世界》2013,(11):22-23
2010年11月,古稀之年的我走进石家庄市法院办公楼,楼道墙上有很多古今中外语录,唯有爱因斯坦“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这句话使我驻足沉思良久。他将人类“价值”与“道德”的关系讲得如此深刻,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怎么会对道德问题有如此表述呢?带着疑惑和感动,我开始了对他人格魅力的追寻。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2月开始在网上写小说,先是80万字的《光之子》,然后是150万字的《狂神》、160万字的《善良的死神》、180万字的《惟我独仙》、160万字的《空速星痕》,还有目前正火的200多万字的《冰火魔厨》。换句话说,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同样一个人已经创作了将近1000万字的小说……是的,没错!其实这已经不算是文学创作,甚至也不能算是文化现象,充其量我们绞尽脑汁能想到的也只是6个字:“新文字时尚族”。  相似文献   

6.
在乡下老家,我极喜欢夜逛池塘。一为图静。河面悄然无声,四周万籁俱寂,唯塘面波光潋滟,点点成片,泛着星光。在这种境况下,人很容易沉入一种超然物外、浑然忘我的状态——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肉体和灵魂的一并回归。二为求真天地之间,惟吾一人,这时节,人是真的人,思想也是真的思想,剥去了世俗的伪装,一切都变得单纯而美好起来。所以,当我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无须老师指出文中的“通感”修辞手法,便能全部理解作者当时的心绪和文字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8.
婵娟 《当代老年》2006,(4):31-31
1963年初,在编辑“学习雷锋”这一专辑时,《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编辑提出,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编辑部向毛主席发出请求题词的信函,信封上只写着“中南海呈毛主席”,时间是1963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一则题为《“奔奔族”(1975-1985年出生的人)一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水深火热的族群》的帖子引爆各大网站论坛社区。文中指出:“奔奔族”既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又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他们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高的“三高时代”。“奔奔族”一词,源于他们“一路嚎叫不停地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0.
我读大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两位周先生:一位是周谷城,一位是周予同。两人同年(都生于1898年)、同学(都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北师大前身。周予同学中文,周谷城学英文)、同行(都改行教历史),所以人称“复旦二周”。“文革”初起,二人以“反动学术权威”的身份被揪出,  相似文献   

11.
买书不为阅读只为观赏的,恐怕只有两种人,要么是附庸风雅的暴发户,要么是家境殷实的藏书家。这两种人我都不是,却也有过一番类似的经历。汉译《埃及古代史》不过10万字,买回一两年至今尚未读毕,可它又是我从书架上取出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不时拿在手中把玩欣赏。对一本书产生这样的“感情”,在我是从未有过的。当时在旧书摊上发现它后的喜悦,仿佛现在还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显赫的学问。在王朝时代,历史编纂学是显学。而现在经济学是显学,历史学则成了无人理睬的“丑小鸭”。中国如此,外国也差不多但是,2003年,英国出了一本研究上海的历史专著《帝国造就了我》,却得到了专业杂志和通俗媒体的一致好评:“《帝国造就了我》是对鼎盛时期的上海的引人入胜和精妙无比的生动写照。(”《亚洲书评》)“多么奇特而英勇的一个人的肖像。(《星期日时报》)“一段令人神往的帝国回忆……值得一读。(”《格拉斯哥先驱报》)“今年最引人入胜的关于真实生活的书籍之一。”(《南华早报》)创造这一不凡成就的年轻…  相似文献   

13.
1912年8月,受外蒙古“独立”事件影响,哲里木盟札萨克图旗(即科右前旗)郡王兼哲里木盟副盟长乌泰,发动了一场武装暴动,发布《东蒙古独立宣言》,并“驱逐汉官,肆掠都邑,惨杀汉民”。乌泰暴动被国民政府军队迅速镇压。1913年2月,外蒙古叛军巴布扎布又频频袭扰内蒙古中东部地区。 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古和呼伦贝尔相继宣告“独立”。尤其“自呼伦倡变,内蒙古各旗亦受影响”。就在“蒙回各部影响所及,人心思动,  相似文献   

14.
人有一喜,有时也会带来一忧。1949年我读小学的时候,正赶上解放后党在农村大办教育,当时利用旧寺庙或没收地主家的宅院,各村都办起了初级小学。不论适龄生还是解放前上不起学已超龄六七岁的,都一窝蜂似的上了学。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只是到了1953年.高级小学(简称“高小”,指小学五、六年级的中心小学)十几个村子才有一所,扩大招生后也只招两个班,绝大多数同学都面临着上完初小(小学一至四年级)落榜失学的危险。这又成了一忧。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永恒的闪烁着绚丽的色彩。而《女部》是《说文解字》中最大的部类之一,《女部》系统构建了最为繁杂的语义场,蕴涵着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本文运用“字以族分”的方法就《女部》中的“婴”字,从字音、字形、字义及文化内涵方面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17.
方雪梅 《老年人》2014,(9):40-41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开篇就说:“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像许多人一样,我一直以为古城巴陵的那座名楼,是北宋庆历年间藤子京所修。其实,是我们在多年反复呤诵与品味其忧乐观的同时,忽略了“重修”的“重”字。近日读汪曾祺先生的书,他提到岳阳楼为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所建,这才让我注意到,这座名楼的历史来路更为遥远,也让我回眸张说其人时,有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佩佩 《现代交际》2003,(10):72-72
当“BOBO族”、“MO族”等时尚族群在流行前沿中成了“明日黄花”时,IF(InternationalFreeman,国际自由族)一族作为另一种职业风景来到了我们面前。这个概念是由“表演英语”的创始人、世界知名英语培训专家刘克亚先生提出的。IF一族是在世界范围内根据自己的个性自由地选择工作、居住和旅游度假的一群人。 想成为IF一族,如下几种素质是必须具备的。 国际化的视野。由于学习和工作地点的频繁变更、所服务对象的千差万别,IF一族总是处在  相似文献   

19.
相面故事     
什么是道?道在那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向我们阐述了道,不过其内容浩瀚,难以让大家抓住精要。其实从“道”的字型来看,“走之旁”为变动的意思,“首”为头,为一个人的思维,综合起来就是要有一个变动的头脑,这就是道。细细琢磨,“与时俱进”这四个字何尝不是大道精髓。  相似文献   

20.
自“文革”初章士钊上书毛主席,力图劝说毛、刘和好,挽回“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的努力无效之后,章士钊知道国家的一场浩劫已不可避免,他再也不向毛主席提意见了。每日除了看“两报一刊”,看传单小报,收听广播,关心时局发展外,就是伏案修订《柳文指要》。他从小酷爱柳宗元的文章,一生钻研柳文,孜孜矻矻,像蜜蜂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