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谨 《现代交际》2005,(6):17-17
“你好啊,银河。”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情书总是这样开头。我喜欢这样的开头,简单、率真,却能读出写信人的至情至性。我说这才是典型中国人的情书。王小波的文字除了他住天堂写的我已经全部读过,最后是他给李银河的情书。如果有哪个爱抬杠的朋友质疑我为什么王小波就一定去了天堂那旮儿,那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能写出这样率情率性的情书的人,地狱的管理者不敢收。“你要我告诉你我过的什么生活? 可以告诉你,过的是没有你的生活。这种生活可真难挨。”这样的文字,会把地狱都变暖的。  相似文献   

2.
我老曹曾说:“中国需要进口的东西,未来价格皆看好;中国可以出口的东西,未来价格皆看淡。”  相似文献   

3.
论语数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文化,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表现的重点,当然我们还要表现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我觉得全世界的运动员、全世界的客人来中国,当然是想看中国的东西,他们不用看自己的东西,要不他们跑到这里来看什么?”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家茶座》2008,(4):155-156
社会学家丁学良在接受FT中文网访谈时说,现在常有“愤青”、“愤中”反对中国的开放政策。但是,偶有机会面对面,我发现没人可以站在“愤青”的立场,跟我理性、平静地辩论超过三五分钟。“看你身上穿的衣服、你所用的东西,然后再回家看看你家里所有的家具、电器,你工作场所的一切设备,你能讲出哪几样东西是160年以前中国原来就有的?”通常遇到这些问题,他们就不回答了。  相似文献   

5.
理想主义(以下简称“理”):我们三位来讨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有些人对坏事习以为常,还争先恐后地去干。不强调道德不得了! 幸福主义(以下简称“幸”):我看这问题不值得大动干戈。现在世界哪有你说得那么坏!我看还是讨论法律和法制问题。理:法律是规范,但有的规范不属法律,违背了不是犯法,道德规范是其中一种。所以,只讨论法律问题不行。第一,执  相似文献   

6.
李银河是少有的性学研究专家。这种少有,不仅是指性学研究本身少有人问津,更重要的是,她那“离经叛道”的性学观惹来众多非议,从而使她成为中国学术界少见的类似“明星”学者的人物。且听李银河的观点:“我是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葛剑雄 《中外书摘》2009,(9):100-100
我自幼喜欢看书,其实包括一切有字的东西,如用作包装的半张“申报纸”(当时家乡人对所有报纸的通称),我也会看好一会。由于家里穷,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书,所以从来没有目的和选择,有什么看什么。但等列上初中时,我已转学卜海,有了学生汪,可以上图书馆看书,学校的罔书馆也有少量书可以卅借,我开始找自己想看的书。  相似文献   

8.
我的噩梦
  找到座位坐下后,我立刻从包包里掏出话梅问ET先生:“吃不?”“不用了,你吃吧。”他对我笑笑。
  “吃一颗吧。”我殷勤地打开话梅的盖子。见他没动,我讨好地用两只手指轻轻捻起一颗,递得离他更近了。
  他用满意的眼光看了看我,接过了。我暗暗舒了一口气,心想,只怕你不肯吃而已。
  车子发动后,我尽管装睡,可浑身绷得直直的。话梅,有!纸巾,有!风油精,有!矿泉水,有!最重要的,塑料袋,有!东西齐全!Yes!我用手摸了摸安然躺在我背后袋子里的这些东西,心里暗暗赞了自己一把。  相似文献   

9.
敬畏星空     
康德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在我的心目中,我的村子就是融合了道德定律的一片星空,一片我所敬畏的星空.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希伯来语中有句古老的谚语:“不要看瓶子,而要看里面的东西。”对于《中国妇女》英文月刊而言,瓶子和内容都同样吸引人。专业的图片设计,以及有趣的文章内容,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贵刊第八期《泼辣逗哏儿的天津女人》一文很有趣,尽管我没有去过天津,但这篇文章却将她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她们的就业故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的眼前。看到有关天津食品那一段描述,真令我馋涎欲滴。整篇文章使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以及地方色彩浓重的谚语,这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女性天地》2010,(9):32-32
针对前不久公布的《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学者李银河日前在与大学生交流时,对那些想要嫁给“富二代”、走捷径、放弃自我实现的女生表示“我是比较失望的”。这份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女生愿嫁“富二代”,理由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相似文献   

12.
陈昱文 《老年人》2004,(9):31-31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小说,每当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就只顾看起小说来。有时还把小说带到学校,上课也看。由于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的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察觉到了,爷爷也知道了。一天,放学回家,我又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如痴如醉地看起了小说。不知何时,爷爷站到了我的跟前,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看得这么着迷?”我有点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看小说。”爷爷又问:作业做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还没呢。”话音刚落,爷爷脸色骤变,严肃地对我说:“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把课堂上的东西学好,有时间再看一些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事要有主次…  相似文献   

13.
我与卡罗斯     
“我有一个想法”卡罗斯对我说,“为什么不让我成为你的经纪人?我会让你成为全校最酷、最漂亮、最引人注目的女孩。”“听上去你真像一个吹牛皮的商人。”我说。“这个头衔虽然是贬义,但我的理想的确与之大同小异。我要做化平凡为伟大、化普通为神奇的人。”于是,卡罗斯就成了我的经纪人。我第一次见到卡罗斯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会影响我的生活。那天我怀抱一堆书进教室,却不料与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撞了一下。低头一看,竟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国内媒体都在炒作一则新闻:“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反对公开展示著名作家王小波裸体雕像”,说的是4月11日王小波辞世10周年纪念日前,广州美院雕塑系学生郑敏创作了一尊王小波的裸体雕像,受邀参加在上海开幕的“上海国际雕塑年展”。但此事却受到王小波家属的强烈反对,王小波之妻李银河还写信给主办方,要求不要公开展出这尊雕塑。  相似文献   

15.
说起来,社会风尚就如同钟摆,常常从一端摆至另一端。曾经有过一段时期,我们的社会是唯道德至上,大众全是“雷锋”的“粉丝”,“为人民服务”是流行语。当然,这一时期人民的幸福指数如何,不提也罢。于是迎来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风尚即刻发生180度大转弯,一夜间大众似乎全成“利益”的“粉丝”,“道德”则犹如昔日明星少人问津,难受追捧。但近20年来我们所遭遇的尴尬却是,随着GDP的一路上扬,道德水准却一路滑坡,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时有所闻。于是,有学者站出来呼吁,眼下“中国需要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见秋风,《南方周末》2007年2月8日“视点”)。其用心可谓良苦,但这样的道德重建运动是否有着足够的合理依据?我以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写个这个题目,心里便怯意冉冉,怕骂。人们或许等不及看下文,狐疑的目光便会把敝人的衣冠一一剥光:此人怎么了,病乎?道德会猛喝一声;大胆;然而,我不想隐讳。真的,我梦想有个情人。男人一生中,接触最多的异性是妻子,虽然朝夕相处,耳鬓厮信,却难免亲密“有间”。男人与女入自从拜天拜他成为“一家人”后,昔日诸多称之为“情谊”之类的东西瞬息变成了当然的“义务”。过去能让人欣喜无比互为钦羡的事情即刻变得“没什么了不起”而无所谓了。优点黯淡下去,再闪烁便有欠明智;缺陷许会醒目地突出,让人久不可耐。于是便有了“做作…  相似文献   

17.
亲子趣事     
(一)一天吃饭时,4岁的女儿看见餐桌上的鲫鱼卵,问是什么,我说是鲫鱼卵——就是鱼蛋。她欢呼道:“哦,这条鱼结婚了!它穿婚纱吗?”有一次我和女儿经过医院,告诉她说你是在这间医院出生的。她问:“那我原来在哪里?”我说你原来在妈妈肚子里面。“啊!你怎么把我塞到肚子里去了?”(钟思林)(二)宝宝看电视特别喜欢动脑筋。一天宝宝看了一部国王的电视剧,就问:“妈妈,寡人是什么东西?”妈妈说:“寡人是人,不是东西,是古代国王对自己的称呼,和现在说‘我’是一样的。”宝宝想了想说:“妈妈,寡人是国王,那国王的妻子就是寡妇对吧?”妈妈纠正宝宝:“不…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开船之前  琼斯太太:“我把什么东西给忘了,可是我想不起是什么东西。请帮我找找好吗,乘务员?”  乘务员:“您不会是把护照忘了吧,琼斯太太?”  琼斯太太:“护照?嗯,在这儿呢。船票也在这儿……究竟把什么掉了呢?” 乘务员:“你的行李都全吗?”  琼斯太太:“让我看看,一、二、三、四、五件,全都在这儿。”  乘务员:“照我看,您没有忘掉什么东西。”  琼斯太太:“不,我确实丢了点什么,不过实在想不起来了。”  乘务员:“您别再着急,反正重要的东西都在。好了,请上船吧,很快就要开船了。哎,琼斯先生…  相似文献   

19.
李银河,1952年主,北京人,社会学家。1969年下放内蒙,1974年进入大学读历史。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曾出版《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性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入门》、《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女性权力的崛起》等著作。去年年初她又推出了《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虐恋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三部著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性社会学系列著作,引起媒体高度评价。她所做的中国男性同性恋研究填补了我国社科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李银河的名字,之所以超越学术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还在于她的另一重要身份:她是深受读者热爱的已故作家、学者王小波的爱妻。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小波这位“文坛外高手”之诞生,还缘于李银河的“慧眼识珠”。  相似文献   

20.
60岁的阿华在永嘉瓯北街头张贴了“爱妻转让”告示,很快引发轰动。这张奇怪的“告示”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阿华与阿君婚后第8天,阿君突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后来被诊断为癫痫,去过很多医院,一直看不好。病魔给这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阿华还是能感觉到妻子的好,“她这个人很节省,平时有什么东西,总会省出来给我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