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因被认为是文化的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语言又是模因的载体之一,反过来制约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大众传媒中的流行语是模因的有效载体,它促进了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但也有消极的语言模因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合理利用语言模因论的复制、传播特点和规律去管理媒体语言的使用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相互承认的表达: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大众传媒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在转型期中国,随着大众传媒治理结构的变化和技术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政策系统中各种利益表达与聚合的公共平台,承担了实现政策辩论、优化公共政策的责任,是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变量.公共平台作用的良性发挥,取决于"相互承认的表达"规则的确立与执行.  相似文献   

3.
谭华 《学术论坛》2007,30(12):176-179
随着民族地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众传媒在农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客观上传递着一种价值观念,成为现代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在农村的政治生活中,大众传媒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农民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民族地区的大众传播现状决定了大众传媒必须符合农村实际才能促进新形势下媒体为农传播宗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晚清谴责小说是在近代大众传媒的语境下产生的、有别于传统小说的"新小说".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传播技术的革新,而是作为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已兼具"目的"和"手段"双重甚至多重意义,并代表着一种权力和意义对晚清谴责小说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话语以及叙说方式等进行着无所不在的渗透.这使晚清谴责小说的文本本身与传统文学的面貌不同,需要在大众传媒的视阁下才能给予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时代对编辑的素养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获取、分析和整理媒介信息的能力素养,运用媒介技术传播信息的能力素养等,传播环境变化、受众变化和媒介技术发展影响下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素养,影响着大众传媒时代的传播观念。大众传媒时代,必须加强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素养,加强编辑人员的思维意识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在当前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的发展变革成为大众传媒潜在的发展空间,政府作为社会层级的上层,对大众传媒及农村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大众传媒、农村、政府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构成了一幅理想的农村传播模式图。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与文化有密切关系 ,我国大众传媒的兴盛是大众文化兴起的主要缘由。大众传媒承载并传播了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即构成了我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又使传媒和文化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罗爱葱 《兰州学刊》2005,(2):239-240,224
文章主要围绕休闲消费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和影响,阐述两者的互动性,揭示大众传媒与休闲消费之间存在巨大互补空间及潜力,以求依托当代大众传媒能够正确引导休闲消费,推动休闲消费生活方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荣 《理论界》2007,(8):54-55
加强大众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传播,提高新农村受众的环保意识,是解决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本文简要分析了加强大众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大众传媒在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媒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是大众传媒经历了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的三百多年历史后出现的新产物.它快捷、灵活的传播途径通过与传统传媒模式相结合,构筑了无孔不入的信息环境.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辨别是非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又较强的青少年,极易受其不良信息的影响,实施暴力的行为,从而危害社会,贻误自身.因此,加强网络传媒的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公共性视野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和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了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公共性视野下,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作为公共政策的新闻政策之与大众传媒的规范、大众传媒之于公共政策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思潮引领与传媒价值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利用可供交流的话语影响受众,渗透到人们心灵和意识的内部,使话语转化为支配受众行动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当代社会思潮传播日益趋向多样化、立体化、平民化,大众传媒是社会思潮引领和价值导向调控的重要载体.面对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环境的变迁,我们应从多学科视阈出发,深入研究社会思潮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和功能,探讨价值导向调控的有效手段,进而推进和谐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3.
郭奇 《中州学刊》2008,(2):255-258
农民工是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他们游走于城乡之间,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边缘人"群体.由于这种边缘的社会地位,在城市文明的传播中,农民工有着双重的传播角色,通过不同的传播行为影响了传统束缚下的农村社会,对农村信息平台的构建有着先导和示范作用.但同时,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传媒环境的制约,其传播行为又有一定的混杂性和低层次性.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民工的传播作用,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信息平台,这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引领构建作用以及政府机构的协调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时乐 《学术探索》2008,(4):120-124
大众传媒以其覆盖面广、影响频率高、传播内容杂、多信息、高时效、强视听、重参与等特点在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调节身心和提供娱乐等方面时常影响着受众。处在大众传媒包裹下的高校及其德育,已经飘浮在大众传媒的海量信息之中。大众传媒作为一柄“双刃剑”,给当今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众传媒已经深刻影响着高校德育的地位、对象、内容、环境、方式与方法及德育效果。需要整合政府、媒体、从业人员、学生、教师以及高校的力量来加强高校德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最先进的理论体系,必须借助于现代大众传媒才能实现大众化,掌握群众,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五四"时期大众传媒直接促成了中国第一次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国初期国家传播机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着双重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之后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高潮.在这股浪潮中,我国蓬勃发展的大众传媒也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强大众传媒的主体性,在大众文化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巧甩"议题设置"的功能,始终将青少年作为重点传播对象.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对于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正向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可以传播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少数民族进入公共领域.大众传媒对于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负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大众文化挤占了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和法律约束,就会被分裂分子作为策划分裂活动的武器,其传播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造成冲击.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培养人们看新闻的习惯,通过多种节目形态传播主流价值观,加大地方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力度,提高少数民族的媒介素养等方面来提高建构国家认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作为中国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生产场,与中国当代艺术构成形态复杂的互文关系。其视觉形象生产过程在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则呈现出视觉性、技术性、日常性、跨界性、地方性、制度性以及跨文化、跨区域等多重特征。大众传媒的视觉形象生产因此不仅成为理解当代社会转型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艺术生产当代性的一个特定视角。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与方式要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偏好,尊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选择的自主性,拓宽其价值判断与选择空间.针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追求“务实”、崇尚“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价值偏好,创设大学生电视台或专门频道和网站,采用“分层管理、分段传播”及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完善监管法律体系和机制,加强社会监督,重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合力作用,强化对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提高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宣传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期罗塞蒂的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大致体现在绘画和诗歌两方面。这时期由于当时国内文艺界正值新旧观念的交替时期,罗塞蒂的绘画与诗歌艺术被中国文化思想界译介之后引发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原因,既有罗塞蒂绘画和诗歌艺术反抗传统宫廷艺术,追求中世纪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原因,也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潮变革之际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当时的中国艺术界试图借用罗塞蒂艺术中对理想美及对人性的追求表现,来打破中国传统文化势力的束缚,为当时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罗塞蒂艺术思想在当时的传播也受到一定的时代局限的束缚和影响。在当时,社会经济与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东西方不同艺术表现体系的载体、材料差异等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鑫 《南方论刊》2006,(10):51-52
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手机、掌上PDA、MP4等新一代移动产品的出现,广义的大众传媒进入到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符号书写时代,从符号学方向对广义的大众传媒时代进行解读,能在其具体的书写过程中得到另一种不一样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