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常听人说:人多力量大。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未必如此。就拿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来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而三个和尚却没水喝。不是人多力量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谁都不愿吃亏,谁都在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2.
李华振  张昕 《人才瞭望》2005,(11):83-83
注意1:不要让多个和尚挑水 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以往的批评家都把罪错归于和尚身上,认为是和尚的私心在作怪。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错在于方丈,因为和尚作为庙里的“员工”,要听“领导”(方丈)的安排,方丈是授权者,和尚是被授权者。如果不是方丈授权(实质上是指派)甲、乙、丙三个和尚去打水,大概没有哪位和尚愿意学习雷锋好榜样。作为授权者,方丈如果“一权一授”,让一个和尚去打水,他就能一次担两桶水.而“一权两授”,让两个和尚去打水,就只能一次抬一桶水了”一权三授”时,三个和尚连一桶水都搞不来了。同样道理,老总在授权时,也应尽量做到一权一授,不要一权多授。  相似文献   

3.
不妨少几个和尚文/王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则寓言故事早已被人们听嚼烂熟知。虽然“和尚多了不念经”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真要接受起来却不易,致使不得不旧话重提,老寓新解,再议个和尚与三个和尚的辩证关系。机关精简后,摒弃了机关...  相似文献   

4.
撰文 《人才瞭望》2008,(7):104-105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后续…… 深夜,三个和尚虽然都渴极了,却仍然互不理睬。这时,一只小老鼠神气活现地跑出来。它登上烛台,弄倒了蜡烛,烧着了幔布。哎呀!寺庙着火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寓言说明了在一个缺乏制度和文化的团体内,每个个体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了零产出的极端情况,最终既损害了集体,也损害了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每一个个体。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我们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要让它产生聚变,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之一。在人与人的合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啤酒说:喝我的人一般都浪漫!白酒说:喝我的人一般都豪爽!红酒说:喝我的人一般都有钱!酒精说:哼!没有我,你们都是水货!  相似文献   

8.
和尚买梳子     
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分别如下: 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富翁的诡计     
有一位富翁富得流油,钱多得用不完,可总是感觉不快乐。他每天乘车回家都要经过一个垃圾场,垃圾场里总有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人在拾垃圾。有一天,富翁无意中发现拾垃圾的几个人总是那么高兴,似乎总有许多  相似文献   

10.
申江 《人才开发》2006,(9):39-39
没有架子就有人气南京某电气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主任林先生,他在公司原本也只算个“菜鸟”,但最终,老板把突然空出来的主任位置给了他。他业务知识精通,同时,作为员工能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在工作上站在公司或老总的立场上,多为此考虑,这其实体现出一个人的细心,细微之处有时很关键。但作为主管,最为重要的是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公司是一个整体,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因此人气是不能忽视的砝码,他其实是个蛮搞笑的人,平常跟同事喝喝酒,私下里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对待员工向来持一条准则——对事不对人。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家住农村。由于家贫,家里很少买零食。记得第一次喝汽水,觉得那味道美极了。可现在喝汽水,却怎么也喝不出那样的口味来。是现在的汽水没有过去的好喝吗?当然不是。而是我们的味觉被越来越多好吃的东西宠坏了、惯坏了,致使我们的味觉渐渐麻木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世上没有绝对的规律可言。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 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  相似文献   

13.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这就导致了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只关注现在和将来,对历史文化没有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如果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历史课对我们的文化、物质、学习还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如何让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里,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做一个在思想上、品格上、精神上都做一个健全的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14.
彭礼义 《人才瞭望》2006,(11):84-84
经过没有相互沟通的思考,两个罪犯寄望于对方守诺,都招认了,结果都被判5年。这个故事说明沟通的重要性,而当前许多企业里的团队也面临这个“困境”。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隆重的仪式,授于埃及总统夫人苏珊·穆巴拉克女士“顾问教授”称号。接受这一称号,苏珊是当之无愧的。我因学习阿拉伯语专业加上找了个学同一专业的丈夫,命里注定,我同阿拉伯人有不解之缘。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喝了尼罗河的水,还会再回来。”这话还真灵,自1973-1980年我喝足了7年的尼罗河水后,1994年又重返埃及。因长期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加上懂阿拉伯语的中国女外交官不多,使我有机会多次同苏珊女士见面这也是一种缘分吧。今年夏天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携夫人对…  相似文献   

16.
尹明善 《人才瞭望》2003,(10):46-47
人才都具备三个特点:有胆识,敢干;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吃得苦,受得委屈。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胆识,因为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胆识,凡事畏手畏脚,那他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李淼 《人才瞭望》2006,(5):79-79
有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边一看,油缸里的油只剩一点点在缸底,并且缸身太高,谁也喝不到。于是它们想出办法: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只喝饱了,上来,再吊第二只下去喝……。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今天总算我幸运,可以喝个饱。”第二只老鼠在中间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让它喝完了,我还有什么可喝的呢?还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饮料     
古代还没有"饮料"一词,聪明的祖先,把他们喜爱的这些饮料统称为"熟水".最早的熟水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常喝的"白豆蔻熟水".李清照在夏季常有暑湿脾虚的毛病,于是,她就给自己制作"白豆蔻熟水"饮料,在炎热的夏季当水喝.据中医史书《本草拾遗》记载,白豆蔻性味辛温,有化湿行气、暖胃消滞的作用.多用于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胃寒腹痛、宿食不消等症.  相似文献   

19.
乘九路汽车到朝阳区终点站,几分钟就走到一幢居民楼的三层。随着一阵悦耳铃声,身着白底碎花人棉睡衣的梁文茜将我迎到她家客厅。“你是喝可乐、果茶,还是喝龙井茶?要不,切个冰  相似文献   

20.
夏瑛  倪青山 《人才瞭望》2003,(10):39-39
队员们交换和适应相互的思维模式,直到每个人都能对所讨论的意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就是团队沟通过程。只有达成了共识才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沟通。在团队沟通中,言谈是最直接、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有效的言谈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作为团体,成员的倾听能力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